端午思远楼小集

作者:叶适 朝代:宋代

端午思远楼小集原文

凭高难为观,楼居势尽倾。
思远地不远,空复生遐情。
上惟山绕围,下惟溪环萦。
此实擅清境,岂以旷朗名。
土俗喜操楫,五月飞骇鲸。
鼓声沉沉来,起走如狂酲。
不知逐臣悲,但恃勇气盈。
衰翁茧帐卧,南风吹作棱。

诗词问答

问:端午思远楼小集的作者是谁?答:叶适
问:端午思远楼小集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叶适的名句有哪些?答:叶适名句大全

叶适端午思远楼小集书法欣赏

叶适端午思远楼小集书法作品欣赏
端午思远楼小集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高难

难度大

经过五个月的艰苦排练,这个合唱团终于攻下了这部高难度的名作

居势

(1).处于有权势的地位。 汉 东方朔 《七谏·怨世》:“小人之居势兮,视忠正之何若?”

(2).指所处的情势。《汉书·景十三王传赞》:“ 汉 兴,至于 孝平 ,诸侯王以百数,率多骄淫失道。何则?沉溺放恣之中,居势使然也。”

思远

谓追思先人。《汉书·礼乐志》:“有哀死思远之情,为制丧祭之礼。” 晋 郭璞 《登百尺楼赋》:“情眇然以思远,悵自失而潜愠。”

遐情

(1).对远方的人或物的向往思念之情。 唐 刘禹锡 《望赋》:“发孤照于寸眸,騖遐情乎太空。” 唐 武元衡 《酬谈校书长安秋夜对月寄诸故旧》诗:“故园千里渺遐情,黄叶萧条白露生。”

(2).高远的情怀。 清 陈确 《还葬》:“ 东坡 谓:‘ 伏波 愿马革裹尸还葬,犹 刘伶 之忘生不忘形。丈夫即死絶域耳,何须收葬耶!’谅哉斯言!非惟达士之遐情,抑亦圣哲之要论也。”

旷朗

(1).开阔明亮。 晋 张协 《七命》:“天清泠而无霞,野旷朗而无尘。” 唐 李华 《灵涛赞》:“凄清阴渰,旷朗阳晞。”《红楼梦》第四十回:“ 贾母 因见岸上的清厦旷朗,便问:‘这是 薛姑娘 的屋子不是?’”

(2).开朗。《艺文类聚》卷三六引 南朝 梁 陶弘景 《寻山志》:“於是散髮解带,盘旋巖上,心容旷朗,气宇调畅。”

土俗

(1) 地方风俗

(2) 粗俗;不雅观

沉沉

(1) 沉重;必需费力才能举起或移动的

穗子沉沉地垂下来

(2) 低而沉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宋· 柳永《雨霖铃》

沉沉入睡

狂酲

大醉。《庄子·人间世》:“ 南伯子綦 游乎 商 之丘,见大木焉……嗅之则使人狂酲,三日而不已。” 王先谦 集解引 李颐 曰:“狂如酲也,病酒曰酲。” 宋 陆游 《书房杂书》诗:“狂酲醒始悔,穷独老方知。”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衝决嚣叫,状犹狂酲。”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逐臣

被朝廷放逐的官吏。《战国策·秦策五》:“ 太公望 , 齐 之逐夫, 朝歌 之废屠, 子良 之逐臣, 棘津 之讎不庸, 文王 用之而王。” 南朝 梁 王僧孺 《何生姬人有怨》诗:“逐臣与弃妾,零落心可知。” 唐 钱起 《江行无题》诗之二十:“憔悴异 灵均 ,非谗作逐臣。” 宋 苏轼 《儋耳》诗:“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 坡公 ( 苏軾 )不过逐臣, 遗山 ( 元遗山 )则遗臣孤臣也。”

勇气

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

鼓起勇气

夫战勇气。——《左传·庄公十年》

以勇气闻于诸侯。——《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刚心勇气。——宋· 苏轼《教战守》

衰翁

老翁。 宋 欧阳修 《朝中措》词:“行乐直须年少,樽前看取衰翁。” 宋 陆游 《晓出东城马上作》诗:“晓出东城数帜红,蒙茸狐貉拥衰翁。”

披着蓑衣的老翁。 宋 辛弃疾 《乌夜啼·廓之见和复用前韵》词:“千尺蔓,云叶乱,繫长松。却笑一身缠绕、似衰翁。”

南风

从南边吹来的风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