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操江落花诗三十首李临淮先有属和余兴不自

作者:李孙宸 朝代:明代

原文

每到花时意况佳,漫疑春色在山斋。

未模锦障归高帐,且放芳茵布小阶。

为报深恩楼分坠,肯拚薄命骨同埋。

绿阴何必秾华减,游侣还堪其写怀。

诗词问答

问:《唐操江落花诗三十首李临淮先有属和余兴不自已遂悉次其九·九佳》的作者是谁?答:李孙宸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李孙宸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孙宸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佳韵

2. 存二十三首

参考注释

花时

(1).百花盛开的时节。常指春日。 唐 杜甫 《遣遇》诗:“自喜遂生理,花时甘緼袍。” 宋 王安石 《初夏即事》诗:“晴日暖风生麦气,緑阴幽草胜花时。” 明 袁宏道 《除夕观诸公饮》诗:“角杯穷酒事,分帖记花时。”

(2).开花的时期。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娑罗树》:“观诸书所载娑罗树,不独此山有之,然其生特异凡木,树数百枝,枝十餘头,头六七叶,惜未见其花时也。” 郭沫若 《天地玄黄·消夏二则》:“我喜欢的 广东 木莲,两大株,对称地种在正院前面的院子里,可惜花时已经过了。”

意况

亦作“ 意况 ”。1.内容。《魏书·术艺传·殷绍》:“ 太安 四年夏,上《四序堪舆》,表曰:‘…… 法穆 时共 影 为臣开述九章数家杂要,披释章次意况大旨。’”

(2).情态;情趣。 唐 舒元舆 《录桃源画记》:“左右有书童玉女,角髮而侍立者十二,视其意况,皆逍遥飞动。” 明 高攀龙 《三时记》:“八日蚤起,独步山薄中,或登高而眺,或临水而坐,悠然於无人之境,别有一种意况。”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却病》:“病形将见而未见,病态欲支而难支,与久疾乍癒之人,同一意况。”

见“ 意况 ”。

春色

(1) 春天的景色

(2) 指脸上的喜色

山斋

山中居室。 南朝 梁 萧统 《晚春》诗:“风花落未已,山斋开夜扉。”《陈书·孙瑒传》:“常於山斋设讲肆,集玄儒之士,冬夏资奉,为学者所称。” 明 袁宏道 《和王以明山居韵》:“山斋通夜雨,肠断 子瞻 诗。”《维新梦·入梦》:“阶翻药,窗展蕉,镇日里山斋寂寥。”

锦障

亦作“ 锦鄣 ”。锦步障。 唐 王勃 《春思赋》:“锦障縈山,罗幃照野。” 宋 宋祁 《送郭太保知相州》诗:“黼帐三云清晓别,锦鄣千骑上头迎。” 戴望舒 《我用残损的手掌》诗:“春天,堤上花如锦障。”参见“ 锦步障 ”。

归高

犹推崇。 晋 陆云 《与平原书》:“天下人归高如此,亦可不復更耳。”《三国志·魏志·崔琰传》“ 太祖 亦敬惮焉” 裴松之 注引《先贤行状》:“﹝ 崔琰 ﹞清忠高亮,雅识经远……朝廷归高,天下称平。”

芳茵

茂美的草地。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遁》:“庇峻岫之巍峩,藉翠兰之芳茵。” 唐 崔日知 《奉酬韦祭酒偶游龙门北溪》诗:“巖前窥石镜,河畔踏芳茵。” 清 纳兰性德 《浣溪沙》词:“掩抑薄寒施软障,抱持纤影藉芳茵,未能无意下香尘。”

深恩

大恩。 唐 王勃 《秋日别王长史》诗:“别路餘千里,深恩重百年。”《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满生 ﹞又叩着头道:‘若得如此玉成, 满 某即粉身碎骨,难报深恩。’” 郭沫若 《女神·地球,我的母亲》:“地球,我的母亲……我要怎么样才能够报答你的深恩?”

薄命

生来命运不好,福分不大

这正是梦幻情缘,恰遇见一对薄命儿女。——《红楼梦》

何必

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秾华

(1).指女子青春美貌。语本《诗·召南·何彼穠矣》:“何彼穠矣,唐棣之华。” 郑玄 笺:“何乎彼戎戎者,乃栘之华。兴者,喻王姬颜色之美盛。” 唐 元稹 《七女封公主》:“虽穠华可尚,出閤未期,而汤沐先施,分封有据。” 宋 王禹偁 《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奉敕撰》:“惟夫人素禀肃雍,早从釐降,虽穠华已谢,而蕙问长存。”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公主……幼而聪惠,长而韶敏。穠华秀整,令德芬馨。” 明 无名氏 《四贤记·孝养》:“明月随孤影,穠华负此生。” 清 纳兰性德 《鹧鸪天》词:“惊节序,叹沉浮,穠华如梦水东流。”

(2).代指公主。 唐 苏颋 《裴君士太子少詹事制》:“地称垂棘之寳,门降穠华之贵。”

(3).繁盛艳丽的花朵。 前蜀 韦庄 《叹落华》诗:“飘红堕白堪惆悵,少别穠华又隔年。” 明 刘基 《感兴》诗之一:“转添细草当门径,不惜穠华香路尘。” 清 金农 《绯桃花下喜雨》诗:“一枝半叶三沐浴,从此穠华分外生。”

游侣

同游的人;游伴。 南朝 梁 何逊 《落日前墟望赠范广州云》诗:“高门盛游侣,谁肯进畋渔?” 明 徐熥 《武夷溪口送惟起弟》诗:“青山游侣散纷纷,况復临岐远送君。” 清 龚自珍 《水调歌头·寄徐二义尊大梁》词:“游侣半生死,想见涕潺湲。”

写怀

抒 * 怀。 汉 蔡邕 《司徒袁公夫人马氏碑铭》:“哀子 懿达 、 仁达 ,衔恤哀痛,靡所写怀,乃撰録母氏之德所履,示公之门人。” 三国 魏明帝 《苦寒行》:“赋诗以写怀,伏軾泪沾缨。” 清 李赓芸 《炳烛编》卷四:“坐间思忆二帝有感,作一絶写怀。”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