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溪八景诗徐凫蛟瀑

作者:陈著 朝代:宋代

筠溪八景诗徐凫蛟瀑原文

一流瀑泻九重天,长挂如虹引洞仙。
岩壁凫飞延岁月,石梁龙滚起云烟。
满山药味增新色,夹岸桃花胜旧年。
愧我白头登览日,咏归赓韵信多缘。

诗词问答

问:筠溪八景诗徐凫蛟瀑的作者是谁?答:陈著
问:筠溪八景诗徐凫蛟瀑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著的名句有哪些?答:陈著名句大全

陈著筠溪八景诗徐凫蛟瀑书法欣赏

陈著筠溪八景诗徐凫蛟瀑书法作品欣赏
筠溪八景诗徐凫蛟瀑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一流

(1).一类;同一类。 晋 葛洪 《抱朴子·穷达》:“或问一流之才而或穷或达,其故何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刘尹 道 桓公 鬢如反蝟皮,眉如紫石棱,自是 孙仲谋 、 司马宣王 一流人。”《红楼梦》第五八回:“ 藕官 因方纔护庇之情,心中感激,知他是自己一流人物。” 孔厥 袁静 《新儿女英雄传》第七回:“他俩一面吃,一面凑在一块儿,嘁嘁喳喳的说了半天。他两个本是一流子,一说就合辙。”

(2).第一等。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接识》:“故一流之人能识一流之善,二流之人能识二流之美。”

(3).一个流派。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二节:“农而可列於九流也,则如 孙 吴 之兵, 计然 白圭 之商, 扁鹊 之医,亦不可不为一流。”

(4). 王莽 时银币的一种单位。《汉书·食货志下》:“ 朱提 银重八两为一流,直一千五百八十。它银一流,直千。”

九重天

(1).古人认为天有九层,因泛言天为“九重天”。《淮南子·天文训》:“天有九重。”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六引 宋善威 诗:“月落三株树,日映九重天。”《封神演义》第二回:“愁云直上九重天,一派败兵随地拥。” 李瑛 《我们的飞机》诗:“等信号,一步跨上九重天,回头看,全国人民望着你!”

(2).指帝王或朝廷。 唐 韩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 潮阳 路八千。” 宋 晏殊 《浣溪沙》词:“可惜异香珠箔外,不辞清唱玉尊前。使星归覲九重天。” 元 吴昌龄 《张天师》第一折:“稳请受着九重天雨露恩和宠。” 清 李渔 《风筝误·请兵》:“羽书飞上九重天,佇望旌旗自日边。”

洞仙

仙人。传说其好居深山洞壑,故称。 唐 宋之问 《下桂江龙目滩》诗:“巨石潜山怪,深篁隐洞仙。” 清 吴伟业 《桔灯》诗:“绣佛传灯珠错落,洞仙争奕漏深沉。”

岩壁

像墙壁一样陡峭的岩石

凫飞

据《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载, 王乔 任 叶县 令时,每月初一、十五乘双凫飞向都城朝见皇帝。后用“鳧飞”指县令上任或离去。 唐 岑参 《崔驸马山池重送宇文明府》诗:“凤去妆楼闭,鳧飞 叶县 遥。” 宋 刘克庄 《送薛明府》诗:“祇恐鳧飞后,民间事事新。”参见“ 鳧舄 ”。

岁月

年月日子;时间

岁月如流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起云

云的生成;转阴

下雨之前起云

药味

(1) 中药方中的药(总称)

(2) 药物的气味或味道,即寒、热、温、凉四气和酸、苦、甘、辛、咸五味

新色

新奇;新鲜。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定势》:“效奇之法,必颠倒文句。上字而抑下,中辞而出外,回互不常,则新色耳。”《儒林外史》第二二回:“初时 卜 家也还觉得新色,后来见来的回数多了,一个生意人家,只见这些‘之乎者也’的人来讲獃话,觉得可厌,非止一日。”《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这一向闷得紧,还得先生寻个什么新色解闷的营生才好。”

夹岸

水流的两岸;堤岸的两边。 晋 陶潜 《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繽纷。” 唐 杜牧 《隋堤柳》诗:“夹岸垂杨三百里,祇应图画最相宜。” 许地山 《桥边》:“夹岸遍是桃林:桃实、桃叶映入水中,更显出溪边底静谧。”

花胜

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以剪彩为之。《文选·曹植<七启>》“戴金摇之熠燿,扬翠羽之双翘” 李善 注引 晋 司马彪 《续汉书》:“皇太后入庙先为花胜,上为凤凰,以翡翠为毛羽。” 南朝 梁简文帝 《眼明囊赋》:“杂花胜而成疏,依步摇而相逼。”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娶妇》:“众客就筵三盃之后,婿具公裳,花胜簇面,於中堂昇一榻,上置椅子,谓之高坐。”《东周列国志》第一百回:“向日我著你送花胜与 信陵夫人 ,这盒内就是兵符了。”

旧年

农历新年

他们过旧年更热闹

白头

(1) 白头发,多指年老

少白头

白头到老

(2) 老年

(3) 不署名的

白头帖子(不署名的字帖儿)

白头材料

登览

登高揽胜。《晋书·江逌传》:“宜养以玄虚,守以无为,登览不以臺观,游豫不以苑沼。”《新唐书·后妃传下·懿安郭太后》:“后尝幸 驪山 ,登览裴回。” 宋 辛弃疾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词:“千年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 清 王晫 《今世说·文学》:“ 周櫟园 少时,日则游行登览。”

咏归

《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 沂 ,风乎舞雩,咏而归。”后遂以“咏归”作为很多人聚合一起吟诗作赋之典。《后汉书·仲长统传》:“讽於舞雩之下,咏归高堂之上。” 唐 独孤及 《唐故右补阙安定皇甫公集序》:“每舞雩咏归,或 金谷 文会,曲水修禊,南浦愴别,新意秀句,輒加於常时一等,才钟於情故也。”

赓韵

和韵。 宋 楼钥 《客省中次适斋韵》:“诗筒纔到先賡韵,酒兴方浓莫算杯。”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