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春感

作者:幼武 朝代:元代

浣溪沙 春感原文

西子湖头三月天。
半篙新涨柳如烟。
十年不上断桥船。
百媚燕姬红锦瑟,五花宛马紫丝鞭。
年年春色暗相牵。

诗词问答

问:浣溪沙 春感的作者是谁?答:幼武
问:浣溪沙 春感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浣溪沙 春感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幼武的名句有哪些?答:幼武名句大全

幼武浣溪沙 春感书法欣赏

幼武浣溪沙 春感书法作品欣赏
浣溪沙 春感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西子湖

即 西湖 。 元 邵亨贞 《浣溪沙》词:“ 西子湖 头三月天,半篙新涨柳如烟,十年不上 断桥 船。” 郭小川 《三门峡》诗:“明明在中原落脚,为什么又像遨游 西子湖 边?”

三月

(1) 格里历(即阳历)每年的第三个月

(2) 农历(阴历)每年的第三个月,第三个朔望月

(3) 三个月

十年

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不上

(1).不到。《秦并六国平话》卷上:“不上三十合, 飞虎 佯败。”

(2).不得。 明 冯惟敏 《傍粧台·旅思》套曲:“听不上凛冽悲风,听不上嘹嚦哀鸿,听不上画角悠扬,听不上檐鉄丁东,响当当惊好梦,冷清清和泪滴。”

断桥

(1).毁坏的桥梁。 唐 杜甫 《过故斛斯校书庄》诗之二:“断桥无復板,卧柳自生枝。” 宋 苏轼 《正月二十四日与儿子过同游罗浮道院及栖禅精舍过作诗和其韵寄迈迨》:“断桥寻胜践,脱屨欣小揭。” 元 曹文晦 《九月一日清溪道中》诗:“断桥归郭路,细雨过溪人。” 清 王韬 《淞隐漫录·乩仙逸事》:“或遇枯木寒花,断桥流水,輒低徊不忍去。”

(2).桥名。在 浙江省 杭州市 白堤 上。自 唐 以来已有此名。或言本名 宝祐桥 ,又名 段家桥 ,今罕有称者。 唐 张祜 《杭州孤山寺》诗:“ 断桥 荒蘚澁,空院落华深。” 宋 周密 《武林旧事·湖山胜概》:“ 断桥 ,又名 段家桥 ,万柳如云,望如裙带。” 清 王韬 《淞隐漫录·吴也仙》:“家住 西湖 断桥 北,緑杨深处有柴门。”

百媚

形容极其妩媚。《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淳于王歌》:“百媚在城中,千媚在中央。” 唐 白居易 《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宋 贺铸 《点绛唇》词:“见面无多,坐来百媚生餘态。”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可喜娘的脸儿百媚生,兀的不引了人魂灵。” 清 黄燮清 《吴江妪》诗:“四座各自媚,百媚销一巵。”

燕姬

(1). 春秋 时 北燕 之女。《左传·昭公七年》:“﹝正月﹞癸巳, 齐侯 次于 虢 。 燕 人行成…… 燕 人归 燕姬 ,赂以瑶罋、玉櫝、斝耳。” 杜预 注:“嫁女与 齐侯 。” 杨伯峻 注:“ 北燕 , 姬 姓国。”

(2).泛指 燕 地美女。《文选·鲍照<舞鹤赋>》:“当是时也, 燕 姬色沮, 巴 童心耻。” 刘良 注:“ 巴 童、 燕 姬,并善歌舞者。” 唐 李白 《豳歌行上新平长史兄粲》:“ 赵 女长歌入綵云, 燕 姬醉舞娇红烛。” 元 萨都剌 《京城春日》诗:“三月京城飞柳花, 燕 姬白马小红车。” 清 陈维崧 《金明池·茉莉》词:“ 燕 姬戴斜拖辫髮,朔客嗅烂斟驼乳。”

(3).泛指妃嫔姬妾。 唐 韦应物 《冰赋》:“寡人生於深宫,懵於服食,左右唯 燕 姬 赵 女,侈服美色,微客卿之言,则何以雪余惑?” 明 袁宏道 有《苏潜夫侍御买燕姬为赋合欢诗》四首。

锦瑟

漆有织锦纹的瑟。 唐 杜甫 《曲江对雨》诗:“何时詔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傍。” 仇兆鳌 注引《周礼乐器图》:“饰以寳玉者曰寳瑟,绘文如锦者曰锦瑟。” 明 无名氏 《霞笺记·逾墙得喜》:“朱楼里会娇娘,似春风燕子逢 刘盼 ,蹔醉佳人锦瑟旁。” 清 龚自珍 《浪淘沙·有寄》词:“我自低迷思锦瑟,谁怨琵琶?”

五花

(1).见“ 五花马 ”。

(2).五加皮的别名。 宋 洪迈 《容斋四笔·雷公炮炙论》:“五花者,五加皮也。叶有雄雌,三叶为雄,五叶为雌。”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三·五加》:“此药五叶交加者良,故名五加,又名五花。”

(3).即五行阵。 清 洪栋园 《后南柯·伐檀》:“只要五花应节,四正相维,八阵非常,物情相制本阴阳,垤鸣雨至占卦象。”

宛马

古代西域 大宛 所产的名马。后亦泛指北地所产好马。《汉书·张骞传》:“得 乌孙 马好,名曰‘天马’。及得 宛 汗血马,益壮,更名 乌孙 马曰‘西极马’, 宛 马曰‘天马’云。” 唐 杜甫 《秦州杂诗》之八:“牵牛去几许, 宛 马至今来。”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赚将》:“ 宛 马嘶风缓轡来, 黄河 冰上北门开。”

丝鞭

(1).丝制的马鞭。 元 袁桷 《次韵郭岩卿》:“金吾控骑青丝鞭,夹道动色争駢肩。” 元 宫天挺 《范张鸡黍》第三折:“恨不的摔碎我袖里丝鞭,走乏我坐下驊騮。”

(2).古代亦用作缔结婚姻的信物。 元 关汉卿 《拜月亭》第四折:“可是谁央及你个 蒋状元 ,一投得官也接了丝鞭。” 清 李渔 《凰求凤·避色》:“引得人家女子,个个倾心,人人注念,不但明央媒妁,显送丝鞭,要与小生联姻缔好。”

(3).戏曲锣经。以鼓签连续急促地敲击单皮鼓,形成类似燃放鞭炮或撕布之声。多用以衬托念白和身段动作。武戏里最紧凑的对打,或单人连续耍刀花、枪花、棍花时,往往停下锣钹等打击乐器,单用丝鞭衬托。

春色

(1) 春天的景色

(2) 指脸上的喜色

暗相

谓盲人扪摸人体以测人之贵贱祸福。《北齐书·神武帝纪上》:“﹝盲妇﹞因自言善暗相,遍捫诸人皆贵。”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