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森侄赴官

作者:李处权 朝代:宋代

送森侄赴官原文

郴江带郴山,逶迤入平楚。
伟观甲潇湘,信美非吾土。
阿咸方试吏,家风住仪矩。
此时奉亲舆,行李慎袢暑。
别离同姓重,况我老尔许。
勉力事勾稽,远臣观所主。

诗词问答

问:送森侄赴官的作者是谁?答:李处权
问:送森侄赴官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处权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处权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江带

似带的江流。 唐 樊宗师 《绵州越王楼》诗序:“既縈视其江带,又极视其土冈。”

逶迤

蜿蜒曲折;拐来拐去

山路逶迤

匍匐逶迤。——《文选·刘峻·广绝交论》

逶迤退食。——《后汉书·杨秉传》

五岭逶迤腾细浪。——毛 * 《长征》

平楚

(1).谓从高处远望,丛林树梢齐平。 南朝 齐 谢朓 《宣城郡内登望》诗:“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唐 李商隐 《访隐》诗:“月从平楚转,泉自上方来。”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平林》:“楚,丛木也;登高望远,见木杪如平地,故云平楚。” 鲁迅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诗:“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满蔽高岑。”

(2).犹平野。 宋 文天祥 《汶阳道中》诗:“平楚渺四极,雪风迷远天。” 清 冯桂芬 《劝树桑议》:“西北诸省千百里,弥望平楚,莫不宜桑。”

伟观

壮丽的景象

潇湘

(1).指 湘江 。因 湘江 水清深故名。《山海经·中山经》:“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 江 渊, 澧 沅 之风,交 瀟湘 之渊。”《文选·谢朓<新亭渚别范零陵>诗》:“ 洞庭 张乐池, 瀟湘 帝子游。” 李善 注引 王逸 曰:“ 娥皇 女英 随 舜 不返,死於 湘水 。” 唐 李白 《远别离》诗:“古有 皇 英 之二女,乃在 洞庭 之南, 瀟湘 之浦。” 王琦 注引《湘中记》:“ 湘川 清照五六丈,下见底石如樗蒲矣,五色鲜明。” 元 耶律楚材 《用薛正之韵》:“ 凤池 分付夔龙去,万顷 瀟湘 属 湛然 。” 明 徐祯卿 《古意》诗:“帝子葬何处, 瀟湘 云正深。”

(2). 湘江 与 潇水 的并称。多借指今 湖南 地区。 唐 杜甫 《去蜀》诗:“五载客 蜀 鄙,一年居 梓州 ;如何关塞阻,转作 瀟湘 游?”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送刘恭父趋朝》词:“归辅五云丹陛,回首 楚 楼千里,遗爱满 瀟 湘 。” 明 何景明 《雁》诗:“长风度关塞,九月下 瀟 湘 。”

吾土

我的乡土。 汉 王粲 《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唐 孟浩然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诗:“ 建德 非吾土, 维扬 忆旧游。” 唐 杜甫 《长沙送李十一》诗:“远愧尚方曾赐履,竟非吾土倦登楼。”

阿咸

三国 魏 阮籍 侄 阮咸 ,有才名,后因称侄为“阿咸”。 宋 苏轼 《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斋》之二:“朝回两袖天香满,头上银幡笑阿咸。” 王文诰 辑注引 查慎行 曰:“用阿咸,当指 子由 诸郎。” 清 薛雪 《一瓢诗话》一○四:“阿戎例呼从弟,阿咸例以呼姪,何必拘拘如此?”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秀姑》:“老身去家时,十二弟才十三岁,犹未议婚。音问梗塞,近四十年矣。不谓阿咸如此成立!老身为汝父胞妹,汝之姑也。”

试吏

出任官吏。《汉书·高帝纪上》:“及壮,试吏,为 泗上 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试用补吏。” 宋 刘敞 《得隐直书并闻将之洛阳》诗:“上书报闻罢,试吏何繾綣。” 徐一士 《一士类稿·谈吴士鉴》:“ 艺甫 则试吏 汴 中,湛冥廿载。”

家风

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门风

习其家风。——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仪矩

仪法规矩。 秦 李斯 《碣石刻石》:“羣臣诵烈,请刻此石,垂著仪矩。” 三国 魏 曹植 《鹖赋》:“甘沉陨而重辱,有节士之仪矩。” 宋 宋祁 《宋景文笔记·释俗》:“ 齐 魏 间以人有仪矩可喜者,谓之庯峭,盖庯峻也。” 清 恽敬 《与纫之论文书》:“吾宗之能学者不数人,能学而行復有仪矩者益不数人。”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我的剪辫,却并非因为我是 越 人, 越 在古昔,‘断发文身’,今将效之,以见先民仪矩,也毫不含有革命性。”

此时

这时候。《后汉书·刘玄传》:“﹝ 韩夫人 ﹞輒怒曰:‘帝方对我饮,正用此时持事来乎!’” 唐 白居易 《琵琶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此时已经四更天光景了。”

亲舆

旧时奉亲乘坐的板舆。典出 晋 潘岳 《闲居赋》:“微雨新晴,六合清朗,太夫人乃御板舆,升轻轩,远览王畿,近周家园。”后以“亲舆”借指居官迎养其亲或致仕奉亲归田。 宋 张先 《天仙子·公择将行》词:“坐治 吴州 成乐土,詔卷风飞来圣语。亲舆乞得便藩归。”

行李

行旅。亦指行旅的人;出行所带的东西

从楼顶拿下衣箱、旅行袋,准备收拾行李

袢暑

犹溽暑,炎暑。 宋 楼钥 《跋扬州伯父所藏魏元理画卷·莲荷》:“又有熟芡生菱鳧茈之属,一一如生,袢暑尤宜观之,所谓宛然坐我水仙府也。” 元 方回 《夏夜闻雨》诗:“可以逃袢暑,征徒盍少休。” 明 宋濂 《题栖云轩记后》:“余往年读 刘元靖 《山栖志》,见其所载 紫巖 、 灵巖 胜概,分明如画。时正当袢暑,不觉凉颼生肘腋间。”

别离

(1) 离别;分离

别离家乡,踏上征途

心知长别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商人重利轻别离。——唐· 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

(2) 》

同姓

姓氏相同

他与我同姓

尔许

犹言如许、如此。《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浩周 之还”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此鼠子自知不能保尔许地也。” 宋 杨万里 《自音声岩泛小舟下高溪》诗:“舟稳何妨小,波恬尔许平。” 郭沫若 《南冠草》附录《夏完淳》:“故余意以为《吴志》较为真切,且仓卒自缢之人,不会有尔许闲暇咬文嚼字也。”

勉力

(1) 尽力,努力

勉力为之

(2) 劝勉;鼓励

勉力农桑

勾稽

(1).犹考核。《通典·职官六》:“ 汉 有御史主簿…… 大唐 置一员,掌府事,勾稽省事。”《旧五代史·唐书·李敬义传》:“为臣之节如斯,貽厥之谋何在!须加惩责,以肃朝伦,九寺勾稽,尚谓宽典,可责授卫尉寺主簿。”

(2).查考核算。 元 赵孟頫 《题耕织图奉懿旨撰》诗之九:“勾稽数多寡,必假布数清。”《明史·秦紘传》:“总镇府故有赏功所,岁储金钱数万,费出无经,宜从都御史勾稽。” 清 方苞 《礼部尚书陈公神道碑》:“公性沉静,其治事,勾稽文簿,终日不倦。”

远臣

(1).远方之臣。《孟子·万章上》:“吾闻观近臣,以其所为主;观远臣,以其所主。” 朱熹 集注:“远臣,远方来仕者。” 唐 刘禹锡 《浙东元相公书叹梅雨郁蒸之候》诗:“百辟商量旧相入,九天祇候远臣归。”

(2).谓疏远之臣。《国语·楚语上》:“近臣諫,远臣谤,舆人诵,以自誥也。”《墨子·亲士》:“近臣则喑,远臣则唫。” 宋 孔文仲 《制科策》:“臣愿陛下容忍近臣之献言,开纳远臣之论事。”

所主

(1).所寄居的主人。《孟子·万章上》:“吾闻观近臣,以其所为主;观远臣,以其所主。”

(2).主管的地方。 唐 谷神子 《博异志补编·张遵言》:“有一人具军容,走马而前,传王言曰:‘四郎远到,某为所主有限,法不得迎拜於路。’”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