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伯兄万九

作者:杨仲玉 朝代:元代

呈伯兄万九原文

一水盈盈隔,中宵耿耿思。

雀环非望报,鸿羽漫为仪。

生德乃如此,斯文期在兹。

昕宵同淬砺,寸念判危微。

诗词问答

问:呈伯兄万九的作者是谁?答:杨仲玉
问:呈伯兄万九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呈伯兄万九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杨仲玉的名句有哪些?答:杨仲玉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三部

参考注释

盈盈

(1) 形容清澈

春水盈盈

(2) 形容举止、仪态美好

盈盈顾盼

(3) 形容快乐神情或美好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

喜气盈盈

(4) 形容动作轻盈

盈盈起舞

(5) 十五岁

料他年纪多只在盈盈左右。——《鼓掌绝尘》

三五而盈。——《礼记·礼运》

中宵

中夜,半夜。 晋 陆机 《赠尚书郎顾彦先》诗之二:“迅雷中宵激,惊电光夜舒。” 唐 陆贽 《贞元九年大赦制》:“中宵屡兴,终食累叹。” 清 龚自珍 《忏心》诗:“经济文章磨白昼,幽光狂慧復中宵。” 陈毅 《满江红·游广东旋到海南岛度假》词:“应中宵起舞到鸡鸣,练腰脚。”

耿耿

(1) 心中挂怀,烦躁不安的样子

夜耿耿而不寐兮,魂茕茕而至曙。——《楚辞·屈原·远游》

耿耿于怀

(2) 明亮;显著;鲜明

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谢眺《夜发新林至京邑》

(3) 诚信守节的样子

忠心耿耿为祖国

进雄鸠之耿耿兮,谗介介而蔽之。——汉· 刘向《九叹·惜贤》

雀环

《后汉书·杨震传》“父 宝 ” 李贤 注引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 宝 年九岁时,至 华阴山 北,见一黄雀为鴟梟所搏,坠於树下,为螻蚁所困。 宝 取之以归,置巾箱中,唯食黄花,百餘日毛羽成,乃飞去。其夜有黄衣童子向 宝 再拜曰:‘我 西王母 使者,君仁爱救拯,实感成济。’以白环四枚与 宝 :‘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事,当如此环矣。’”后用“雀环”为知恩报德之典。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方正学蛇报之妄》:“呜呼!小人之説不止蛇珠雀环之可笑也。 宋庠 登科,此常事耳,而以为救蚁之报,甚至於绘之为图以惑世愚民。”参见“ 衔环 ”。

非望

(1).非分的希望。《汉书·息夫躬传》:“ 东平王 云 以故与其后日夜祠祭祝诅上,欲求非望。” 颜师古 注:“言求帝位也。”《魏书·张袞传》:“ 显 志大意高,希冀非望,乃有参天贰地,笼罩宇宙之规。”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剿抚异同》:“上知洋情叵测,一旦假以词色,必有覬覦非望之求。”

(2).犹言未曾期望。 汉 王粲 《出妇赋》:“既侥倖兮非望,逢君子兮弘仁。” 晋 陶潜 《杂诗》之八:“代耕本非望,所业在桑田。”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邵廷铨》:“仿佛日暮间所值者,不觉喜出非望。”

鸿羽

(1).鸿雁的羽毛。比喻轻微之物。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抑轻则鸿羽沉於弱水,抗重则玉石漂於飞波。” 明 沉鲸 《双珠记·并拜荣升》:“可怜视死轻鸿羽,衔寃九地难追。”参见“ 鸿毛 ”。

(2).借指鸿雁。以其善高飞,故比喻腾达的仕途。 唐 钱起 《送李四擢第归觐省》诗:“鸿羽不低飞,龙津徒自险。” 王闿运 《<桂阳州志>序》:“进实鸿羽,退亦龙蟠。”

(3).《汉书·苏武传》载有鸿雁传书之事,故比喻信使。 宋 吕诲 《和邵尧夫见寄时知邓州》:“冥冥鸿羽在云天,邈阻风音已十年。” 宋 卢祖皋 《倦寻芳》词:“鸿羽难凭芳信短, 长安 犹近归期远。”

如此

(1) 这样,那样;像指出的或提出的方式或方法这样或那样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资治通鉴》

理当如此

(2) 达到这个程度或达到这个范围

劳苦而功高如此。——《史记·项羽本纪》

(3) 这样的

两座城市发展的状况是如此相同

斯文

(1) 指文化或文人

带几个近侍官,都扮作斯文模样,一同信步出城。——《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皇上》

斯文崔魏徒,以我似 班杨。—— 唐· 杜甫《壮游》

(2) 温文尔雅

我俊秀,我斯文,不比师兄撒泼。——《西游记》

昕宵

早晚。犹言终日。 陈去病 《岁暮杂感》诗:“何计使之併,昕宵对姝丽。”

淬砺

(1).淬火磨砺。 北齐 刘昼 《新论·崇学》:“ 越 劒性利,非淬礪而不銛。” 唐 元稹 《箭镞》诗:“箭鏃本求利,淬礪良甚难。” 元 杨梓 《豫让吞炭》第三折:“今淬礪得一匕首,暗暗藏在身边。”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七:“廉鍔非关上帝才,百年淬厉电光开。” 郭沫若 《满江红·赞雷锋》词:“劈断 崑崙 ,有宝剑锋芒淬厉。”

(2).激励;磨炼。 唐 元稹 《授田布魏博节度使制》:“尔其淬礪勇夫,敬恭义士。” 宋 苏轼 《策略四》:“是以人人各尽其材。虽不肖者,亦自淬厉,而不至於怠废。” 明 刘基 《书善最堂卷后》:“盘之铭几杖之书,朝夕警省淬厉以成其德,非衒外以为观也。” 清 黄景仁 《古柏行》:“岂因冰霜始淬厉,不待雷雨方精神。”

(3).犹锋利。 夏衍 《追念秋白同志》:“从仪表,从谈吐,乃至从他日常生活来看, 秋白 同志是一个典型的‘书生’……但是,当接触到工作,接触到理论斗争,他就一变而为一个淬厉无前的勇猛的斗士。”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