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清弟赴丹阳赋古调饯之

作者:李洪 朝代:宋代

子清弟赴丹阳赋古调饯之原文

酌君以乌程若下之酒,赠君以鲁山于蒍之声。
酒以惜在原兄弟之别,歌以见爱民父母之情。
大江襟喉城铁甕,万旅连营地势重。
天弧北射扫欃枪,云阳健令时方用。
从官四十腰铜章,莱衣弄孙娱高堂。
未妨朿湿先驭吏,立去败群如牧羊。
茧丝保障优租赋,瓯窭污邪饱禾黍。
冠盖使客应荐贤,不日姓名彻当宁。
索别作恶殊匆匆,呻吟病卧号秋蛩。
松竹读书得新句,缄题数寄北来鸿。

诗词问答

问:子清弟赴丹阳赋古调饯之的作者是谁?答:李洪
问:子清弟赴丹阳赋古调饯之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洪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洪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乌程

古名酒产地。有二说:一谓在 豫章 康乐县 (今 江西省 万载县 ) 乌程乡 ,一谓在 湖州 乌程县 (今 浙江省 湖州市 )。亦指美酒。《文选·张协<七命>》:“乃有 荆 南乌程, 豫 北竹叶。” 李善 注:“ 盛弘之 《荆州记》曰: 渌水 出 豫章 康乐县 。其间 乌程乡 ,有酒官取水为酒,酒极甘美。” 刘良 注:“乌程、竹叶,酒名。” 宋 乐史 《太平寰宇记·江南东道六·湖州》:“《郡国志》云:古 乌程氏 居此,能醖酒,故以名县。” 宋 欧阳修 《送胡学士知湖州》诗:“ 吴兴 水精宫,楼阁在寒鑑。橘柚秋苞繁,乌程春瓮釅。” 宋 苏轼 《次韵答王巩》:“今日扁舟去,白酒载乌程。” 清 方以智 《通雅·饮食》:“ 乌程 在今西 浙 湖州 , 秦 时有 程林 、 乌金 二家善酿。”

若下

见“ 若下酒 ”。

赠君

犹赠公。 清 钮琇 《觚賸·自怡编序》:“先赠君 芥葊公 ,春秋六十有八,性喜读书。”

在原

《诗·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后因以“在原”指兄弟。《北齐书·元坦传》:“汝何肆其猜忌,忘在原之义?”《资治通鉴·宋明帝泰始七年》:“ 太宗 保字螟蛉,剿拉同气,既迷在原之天属,未识父子之自然。” 宋 洪迈 《容斋五笔·<汉书>多叙谷永》:“予亡弟 景何 ……尝见 梁弘夫 诵《汉书》,即云:‘唯 谷永 一人,无处不有。’ 弘夫 验之於史,乃服其説。今五十餘年矣,漫摭 永 诸所论建,以渫予在原之思。”

兄弟

(1)

(2) 专指弟弟

(3) 男子自称

爱民

指热爱人民,特别指官员热爱百姓。

父母

(1)

(2) 父亲和母亲的总称

父母者,人之本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具有父亲和母亲作用的人

大江

(1) 大的江

(2) 中国的长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龟蛇锁大江。——毛 * 《菩萨蛮·黄鹤楼》

襟喉

衣领和咽侯。比喻要害之地。 南朝 梁 刘孝绰 《三日侍安成王曲水宴》诗:“躡跨兼流采,襟喉邇封甸。”《醒世恒言·小水湾天狐贻书》:“那 扬州 , 隋 时谓之 江都 ,是 江 淮 要衝,南北襟喉之地,往来檣艣如麻。” 清 褚人穫 《坚瓠二集·苜蓿烽》:“ 胡芦河 上狭下广,洄波甚急,不可渡,上置 玉门关 ,即西域之襟喉也。”

连营

(1).扎营相连。《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帝闻 备 兵东下,与 权 交战,树栅连营七百餘里。”《北史·宇文护传》:“ 护 连营渐进,屯军 弘农 。”

(2).指连绵不绝的营寨。 唐 李白 《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诗:“ 函谷 絶飞鸟, 武关 护连营。” 清 王省山 《秣陵纪事》诗:“沿江数十里,连营高垒起。”

(3).星名。《晋书·天文志上》:“贯索九星在其前,贱人之牢也……一曰连营,一曰天牢,主法律,禁暴强也。”

地势

地面高低起伏的形势

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宋· 沈括《梦溪笔谈》

天弧

星名。亦称弧矢,属于南方七宿中的井宿。凡九星( 汉 时谓有四星),形如弓弧。正对天狼星而有光,古人以为主弭兵盗。弧矢动移不如常而现角芒,古人以为主兵盗。 汉 扬雄 《羽猎赋》:“荧惑司命,天弧发射。” 明 刘基 《感兴》诗:“天弧不解射封狼,战鼓纵横满路旁。”《陈书·高祖纪上》:“自摄提无纪,孟陬殄灭,枉矢宵飞,天弧晓映。” 清 顾炎武 《石射堋山》诗:“太白天弧见角芒, 金山 、 京口 又沙场。”参阅《晋书·天文志上》。

欃枪

(1).彗星的别名。古人认为是凶星,主不吉。《尔雅·释天》:“彗星为欃枪。” 郭璞 注:“亦谓之孛,言其形孛,孛似扫彗。”《淮南子·俶真训》:“欃枪衡杓之气,莫不弥靡而不能为害。” 高诱 注:“欃枪,彗孛也。” 宋 文天祥 《有感》诗:“夜凉看星斗,何处是欃枪?” 明 夏完淳 《哀燕京》诗:“一出 乾清 翠华列,仰视欃枪大如月。”

(2).喻 * 势力。《文选·张衡<东京赋>》:“欃枪旬始,羣凶靡餘。” 李善 注:“欃枪,星名也。谓 王莽 在位如妖气之在天。” 唐 杜甫 《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几时迴节鉞,戮力扫欃枪。” 明 沉寿民 《江上行》:“我生不及全盛时,攘攘欃枪天步危。屠城掠邑义士死,日月无光天地悲。” 清 钱谦益 《干将行》:“鬼怪相戒匿形影,欃枪不敢争妖躔。”

云阳

(1).《史记·秦始皇本纪》:“ 韩非 使 秦 , 秦 用 李斯 谋,留 非 , 非 死 云阳 。” 张守节 正义引《括地志》:“ 云阳城 在 雍州 云阳县 西八十里 秦始皇 甘泉宫 在焉。” 汉 桓宽 《盐铁论·毁学》:“ 李斯 相 秦 ,席天下之势,志小万乘,及其囚於囹圄,车制於 云阳 之市。”后世诗词戏曲小说中常用以指行刑之地。 元 孟汉卿 《魔合罗》第四折:“我将 * 贼斩首在 云阳 内。” 明 许三阶 《节侠记·直谏》:“出言廝挺真无状,怎饶他伏法 云阳 。”

(2).指 云梦泽 中 高唐之台 。一说为“阳云”之误。《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於是 楚王 乃登 云阳之臺 。” 李善 注引 孟康 曰:“ 云梦 中 高唐之臺 宋玉 所赋者,言其高出云之阳。” 唐 李白 《代寄情楚辞体》:“ 云阳 一去,以远隔 巫山 緑水之沉沉。” 王琦 注:“诗意正暗用《高唐赋》中神女事,知 云阳 乃 阳云 之误为无疑也。” 宋 黄庭坚 《减字木兰花》词:“ 云阳臺 下,更值清明风雨夜。知道愁辛。果是当时作赋人。”

(3).古县名。指今 江苏省 丹阳市 。《文选·谢灵运<庐陵王墓下作>诗》:“晓月发 云阳 ,落日次 朱方 。” 李善 注引《越绝书》:“ 曲阿 为 云阳县 。” 唐 李白 《丁都护歌》:“ 云阳 上征去,两岸饶商贾。” 王琦 注:“《元和郡县志》: 江南道 润州 丹阳县 ,本旧 云阳县 。 秦 时……截其直道使之阿曲,故曰 曲阿 。” 宋 陆游 《送子虡赴金坛丞》诗:“悠悠 阳羡路 ,渺渺 云阳 川。”

(4).古县名。故地即 秦 云阳邑 。 汉 时改县,属 左冯翊 。《文选·潘岳<西征赋>》:“面 终南 而背 云阳 ,跨平原而连嶓冢。” 李善 注:“《汉书》 左冯翊 有 云阳县 。”

(5).树精。 晋 葛洪 《抱朴子·登陟》:“山中有大树。有能语者,非树能语也。其精名曰云阳,呼之则吉。”

(6). 秦 程邈 因罪而囚 云阳 狱。在狱中,增减大篆书笔画,创为隶书, 始皇 善之,名其书曰隶书,定为八体之一。后因以“云阳”指称隶字。 南朝 梁 庾肩吾 《<书品>序》:“爰洎中叶,捨烦从省;渐失 潁川 之言,竟逐云阳之字。” 宋 晁补之 《胡戢秀才效欧阳公集古作琬琰堂》诗:“云阳八体又瓜剖,至使 汉 童讹尉律。”参阅《晋书·卫恒传》。

时方

指 宋 元 以来通行的药方。对“古方”、“经方”而言。 清 陈念祖 有《时方妙用》四卷、《时方歌括》二卷,即选用时俗通用的药方编辑而成。

从官

(1).属官。《史记·张耳陈馀列传》:“王姊醉,不知其将,使骑谢 李良 。 李良 素贵,起,慙其从官。”《清史稿·礼志十》:“以次颁赐贡使暨从官从人,咸跪受。”

(2).指君王的随从、近臣。《史记·孝武本纪》:“三月,﹝ 武帝 ﹞遂东幸 緱氏 ,礼登 中岳 太室 。从官在山下闻若有言‘万岁’云。”《汉书·元帝纪》:“令从官给事宫司马中者,得为大父母,父母、兄弟通籍。” 颜师古 注:“从官,亲近天子常侍从者皆是也。” 宋 洪迈 《容斋续笔·侍从官》:“自 观文殿 大学士至待制,为侍从官,令文所载也。 绍兴 三十一年, 完颜亮 死於 广陵 ,车驾将幸 建康 ,从官列衔上奏,乞同班入对。”《明史·佞倖传·陆炳》:“夜四更,行宫火,从官仓猝不知帝所在。”

铜章

古代铜制的官印。 唐 以来称郡县长官或指相应的官职。 汉 应劭 《汉官仪》:“千石至三百石铜印。六百石铜章墨綬。” 唐 岑参 《送宇文舍人出宰元城》诗:“县花迎墨綬,关柳拂铜章。” 明 宋濂 《处州季君墓铭》:“手麾义旌,从者如水,左捕右攘,朱衣铜章。”

莱衣

相传 春秋 楚 老莱子 侍奉双亲至孝,行年七十,犹著五彩衣,为婴儿戏。后因以“莱衣”指小儿穿的五彩衣或小儿的衣服。着莱衣表示对双亲的孝养。 南唐 李中 《献中书汤舍人》诗:“鑾殿对时亲 舜 日,鲤庭过处着 莱 衣。” 明 沉鲸 《双珠记·二友推恩》:“北堂光景迫桑榆,寂寞 莱 衣久失娱。”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四九:“祇将媿汗溼 莱 衣,悔极堂堂岁月违。”

弄孙

逗玩孙儿。 北魏 崔鸿 《十六国春秋·后赵·石虎》:“但抱子弄孙日为乐耳。” 宋 戴敏 《郑公家》诗:“弄孙时掷果,留客旋煎茶。”《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这等説,你我跟前就要弄孙了。有趣!有趣!”参见“ 含飴弄孙 ”。

高堂

(1) 高大的厅堂

开户内光,坐高堂之上。——《论衡·别通》

观其坐高堂。——明· 刘基《卖柑者言》

(2) 指父母

委别高堂爱,窥觎明主恩。——唐· 陈子昂《宿空舲峡青树村浦》

抢剑辞高堂。——李白《送秀才从军》

未妨

不妨。表示可以这样做。 宋 陆游 《夜闻雨声》诗:“未妨剩拥寒衾卧,赢取孤吟入断编。”

驭吏

(1).指驾驭车马的役吏。《汉书·丙吉传》:“ 吉 驭吏耆酒,数逋荡,尝从 吉 出,醉欧丞相车上。” 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二:“驭吏追及之,则面目俱败,血肉模糊,不可辨识。”

(2).统御属吏。 清 蒲松龄 《代学师寿邑侯兴安周公六十序》:“驭吏则霆断霜威,爱民则春如冬日。” 清 周三燮 《责仆诗》:“用人道最难,将兵与驭吏。”

败群

危害集体。《汉书·卜式传》:“﹝ 式 ﹞布衣草蹻而牧羊。岁餘,羊肥息。上过其羊所,善之。 式 曰:‘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矣,以时起居,恶者輒去,毋令败羣。’”《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祐元年》:“今復於帘前争役法,辞气不逊,陵上侮下,败羣乱众。”

牧羊

看羊,放羊

牧羊曲

茧丝

(1).蚕丝。《荀子·富国》:“麻葛、茧丝、鸟兽之羽毛齿革也,固有餘足以衣人矣。”

(2).泛指赋税。敛赋如抽丝于茧,故云。《国语·晋语九》:“ 赵简子 使 尹鐸 为 晋阳 。请曰:‘以为茧丝乎?抑为保障乎?’” 韦昭 注:“茧丝,赋税;保障,蔽扞也。”

(3).指正月十五日夜以米、麦粉抟制的面茧。 宋 杨万里 《上元夜戏作长句》:“儿女炊玉作茧丝,中藏吉语默有祈:小儿祝身取官早,小女只求蚕事好。”参见“ 茧卜 ”。

保障

(1) 保护(权利、生命、财产等),使不受侵害

保障国家安全

为国重镇,不能保障江淮。——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确保;保证做到

保障供给

保障人民 *

(3) 起保障作用的事物

租赋

租税。《史记·五宗世家》:“令吏毋得收租赋。” 唐 韩愈 《顺宗实录四》:“州送租赋诣京师,至 潁川 界为盗所夺。” 宋 苏洵 《上皇帝书》:“今不为之计,使姦人猾吏养为盗贼,而后取租赋以啖骄兵。”《明史·太祖纪一》:“今有司除租赋,皆顿首谢。”

瓯窭

亦作“ 甌楼 ”。狭小的高地。《史记·滑稽列传》:“﹝臣﹞见道傍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祝曰:‘甌窶满篝,污邪满车。’” 张守节 正义:“窶音楼。篝音沟,笼也。甌楼谓高地狭小之区,得满篝笼也。” 清 赵翼 《自遣》诗:“身随甌窶豚蹄祝,梦断周陆豹尾班。” 清 沉树本 《大水叹》之二:“高田筑版牐,全力保甌窶。”

污邪

(1).污秽 * 。《荀子·君道》:“脩道之人,污邪之贼也。今使污邪之人论其怨贼而求其无偏,得乎哉!” 清 王晫 《今世说·夙惠》:“今此江有神,倘一涉污邪,致干神谴,葬於鱼腹,即何日得復见父母乎?”

(2).谓着了邪气,神志失常。《醒世姻缘传》第八一回:“罢,怪丫头!污邪了胡説的甚么!”

(3).地势低下的田。《史记·滑稽列传》:“甌窶满篝,污邪满车。” 司马贞 索隐引 司马彪 曰:“污邪,下地田。” 宋 范成大 《雨后田舍书事》诗:“向来矜寡犹遗秉,此去污邪又满车。” 清 孙枝蔚 《再生诗为汪长玉赋》:“为长贵身劳,何时耕污邪?”

禾黍

(1).禾与黍。泛指黍稷稻麦等粮食作物。《史记·宋微子世家》:“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后汉书·承宫传》:“后与妻子之 蒙阴山 ,肆力耕种,禾黍将孰,人有认之者, 宫 不与计,推之而去,由是显名。” 宋 曾巩 《送程公闢使江西》诗:“袴襦优足徧里巷,禾黍丰穰罄郊野。”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由草料的恐慌,发生了刍秣的栽培;由刍秣的栽培,更发明了禾黍的种植。”

(2).《诗·王风·黍离序》:“《黍离》,閔 宗周 也。 周 大夫行役至於 宗周 ,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閔 宗周 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后以“禾黍”为悲悯故国破败或胜地废圮之典。 唐 许浑 《金陵怀古》诗:“楸梧远近千官塚,禾黍高低 六代 宫。” 宋 苏轼 《南都妙峰亭》诗:“池臺半禾黍,桃李餘榛菅。”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擒嚭》:“千载 吴 宫皆禾黍。嘆故国已无望。” 清 周实 《重九偕吹万天梅亚希哲夫石子平子诸子过明故宫谒孝陵有作》诗之一:“松楸抱恨依残日,禾黍伤心赋变风。”

冠盖

(1).泛指官员的冠服和车乘。冠,礼帽;盖,车盖。《史记·魏公子列传》:“ 平原君 使者冠盖相属於 魏 。” 南朝 梁 沉约 《少年新婚为之咏》:“自顾虽悴薄,冠盖曜城隅。”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一折:“他辛勤十年书剑 洛阳 城,决峥嶸一朝冠盖 长安 道。”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梅》:“ * 数辈,捧一丽人出,僕从煊赫,冠盖甚都。”

(2).指仕宦,贵官。 汉 班固 《西都赋》:“冠盖如云,七相五公。” 唐 杜甫 《梦李白》诗之二:“冠盖满京华,斯人独顦顇。”《儒林外史》第三六回:“我因谢絶了这些冠盖,他虽是小官,也懒和他相见。” 叶楚伧 《陶然亭》诗:“疮痍满 京 洛 ,冠盖自翩翩。”

(3).特指使者。《后汉书·章帝纪》:“吾詔书数下,冠盖接道,而吏不加理,人或失职,其咎安在?” 元 耶律楚材 《和冀先生韵》:“开夷逾 汉武 ,平叛跨 周宣 。冠盖通穷域,车书过古埏。” 陈毅 《感事》诗:“国庆十五周,万国冠盖来。”

(4).犹冠族。官宦之家。《后汉书·酷吏传·阳球》:“ 阳球 字 方正 , 渔阳 泉州 人也。家世大姓冠盖。” 宋 王谠 《唐语林·豪爽》:“顾其言语清楚,宛有冠盖风仪,遂于宾榻中,选士嫁之。”

(5).象帽子样盖着。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其高则冠盖乎九霄,其旷则笼罩乎八隅。”

使客

使者。《史记·樊郦滕灌列传》:“为 沛 廏司御,每送使客还,过 沛 泗上亭 ,与 高祖 语,未尝不移日也。” 唐 杜甫 《秦州杂诗》之十:“ 羌 童看 渭水 ,使客向 河源 。” 宋 曾巩 《齐州二堂记》:“ 齐 滨 濼 水,而初无使客之馆;使客至,则常发民调材木为舍以寓,去则彻之,既费且陋。”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积年餘,有 高丽 使客三四人,旁睨良久,问:‘此铁价几何?’”

应荐

受到荐举。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四》:“ 蔡伯晞 神童应荐,官拜秘书。”

不日

不几天;不久(限用于未来)

我不日到京,请准备住处

姓名

人的姓氏和名字

当宁

(1).处在门屏之间。宁,古代宫室门内屏外之地。君主在此接受诸侯的朝见。《礼记·曲礼下》:“天子当宁而立,诸公东面,诸侯西面,曰朝。” 孔颖达 疏:“天子当宁而立者,此为春夏受朝时也。宁者,《尔雅》云:‘门屏之间谓之宁。’ 郭 注云:‘人君视朝所宁立处。’”后以“当宁”指皇帝临朝听政。 南朝 陈 徐陵 《陈公九锡文》:“酬庸报德,寂尔无闻,朕所以垂拱当宁,载惭怀悸者也。” 唐 张说 《开元正历握乾符颂》:“﹝圣上﹞受禪当宁,而光大前烈;垂统拜璧,而慎寧后嗣。” 宋 陈亮 《论开诚之道》:“平居则何官不可为,缓急则何人不退缩!是宜陛下当宁而嘆天下人才无一之可用。”参见“ 当扆 ”。

(2).指皇帝。 唐 白居易 《画元始天尊赞序》:“﹝皇帝﹞命设绘素,展仪形,五彩彰施,七寳严饰:所以表当宁之瞻仰,感在天之圣神。” 宋 陈造 《赠钱郎中》诗:“孤忠当宁知,宏图时宰领。” 明 李东阳 《同年祭陆鼎仪文》:“疾疢婴其志意,造化歛其形躯。当宁临轩而嗟悼,士林掩涕而欷歔。”

作恶

干坏事;为非作歹

那些奸商却还乘机作恶

作恶多端

匆匆

急急忙忙的样子

老栓匆匆走出,给他泡上茶。—— 鲁迅《药》

呻吟

(1) 指因痛苦而发出的声音

无病呻吟

(2) 发出像叹气的声音

风在树梢中呻吟

病卧

卧病,因病躺下。《史记·酷吏列传》:“ 謁居 病卧閭里主人, 汤 自往视疾,为 謁居 摩足。”《汉书·郊祀志上》:“ 秦穆公 立,病卧五日不寤。”

秋蛩

指蟋蟀。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七:“秋蛩扶户吟,寒妇成夜织。” 唐 孟郊 《西斋养病夜怀多感》诗:“一床空月色,四壁秋蛩声。” 明 李东阳 《怀麓堂诗话》:“ 夏宏 《联锦集》,有一絶句曰:‘悬灯照清夜,叶落堂下雨,客醉已无言,秋蛩自相语。’” 清 林则徐 《题潘功甫舍人宣南诗社图卷》诗:“前躋 沉 宋 后 钱 郎,日下题襟履綦错。顾余缩瑟吟秋蛩,如万牛毛一萤爝。”

松竹

(1).松与竹。亦以喻节操坚贞。 南朝 梁元帝 《与刘智藏书》:“山间芳杜,自有松竹之娱;巖穴鸣琴,非无薜萝之致。”《南史·张冲传》:“ 房长渝 谓 孜 曰:‘前使君忠实昊天,操愈松竹。’” 唐 白居易 《得辛氏夫遇盗而死遂求杀盗者而为之妻或责其失贞行之节不伏》:“ 辛氏 姑务雪寃,靡思违礼。励释憾之志,将殄雚蒲;蓄许嫁之心,则乖松竹。”

(2).喻节操坚贞的贤人。《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潜鱼择渊,高鸟候柯;赫赫三雄,并迴乾轴,竞收杞梓,争采松竹。” 吕向 注:“松竹,贞坚也,并比於贤人也。”

读书

(1) 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新句

诗文中清新优美的语句。 唐 张籍 《使回留别襄阳李司空》诗:“迴首吟新句,霜云满 楚 城。” 宋 王安石 《与郭祥正太博书》之三:“承示新句,但知嘆愧。” 宋 范成大 《次韵温伯纳凉》:“且復哦新句,相嘲 饭颗山 。”

缄题

信函的封题。亦指书信。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下》:“尝以五彩纸为缄题,其侈纵自奉,皆此类也。” 唐 白居易 《令狐相公与梦得交情素深眷予分亦不浅一闻薨逝相顾泫然》诗:“缄题重叠语殷勤,存殁交亲自此分。”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将军所便,不敢奉违,某有故欲往 江 淮 上,希三两处护戎缄题。”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 刘季高 得罪 秦氏 ,坐赃废。后虽復官,去其左字, 季高 缄题及作文皆去左字,不以为愧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