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季允作吞云楼索诗和总漕韵答之

作者:魏了翁 朝代:宋代

原文

栅新飞观走狐嗥,楼鹤洲鹦贺此遭。
整暇旌旗登巀页,奔波舟楫笑嗷嘈。
宅中平后规摹拓,烛理明时运量高。
须信是间天地似,词人云梦特秋毫。

诗词问答

问:《李季允作吞云楼索诗和总漕韵答之》的作者是谁?答:魏了翁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魏了翁的名句有哪些?答:魏了翁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飞观

高耸的宫阙。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阳榭外望,高楼飞观。”《文选·曹植<杂诗>之六》:“飞观百餘尺,临牗御櫺轩。” 李善 注引《尔雅》:“观,谓之闕。” 李周翰 注:“观,楼也。” 宋 柳永 《仙吕宫·倾杯乐》词:“连云复道凌飞观。耸皇居丽,嘉气瑞烟葱蒨。翠华宵幸,是处层城閬苑。”

鹤洲

养鹤的洲渚。《西京杂记》卷二:“﹝ 兔园中 ﹞又有雁池,池间有鹤洲鳬渚。” 宋 王仲旉 《南都赋》:“鹤洲背其后,鳧渚面其前。” 清 宋荦 《水龙吟·白莲》词:“对鹤洲千朵,堪成雪赋,向 邹 枚 道。”原注:“鹤洲在 梁园 ,即 邹 枚 赋雪处。”

整暇

《左传·成公十六年》:“日臣之使於 楚 也, 子重 问 晋国 之勇,臣对曰:‘好以众整。’曰:‘又何如?’臣对曰:‘好以暇。’”后因以“整暇”形容既严谨而又从容不迫。 宋 张戒 《岁寒堂诗话》卷上:“‘萧萧马鸣,悠悠斾旌’,以‘萧萧’‘悠悠’字,而出师整暇之情状,宛在目前。” 明 张居正 《答蓟镇吴环洲料虏虚报诳赏书》:“顷僕闻 蓟 报,即戒彼中以镇静持重,务以整暇,勿致张皇。” 王国维 《乐庵写书图序》:“夫以世之苟且而惨促也如彼,君之精勤而整暇也如此。设以 悔庵居士 处此,未识能为 乐庵 之所为否也。”

旌旗

旗帜

旌旗裂。——《资治通鉴·唐纪》

上建旌旗。——《资治通鉴》

钟鼓旌旗。——宋· 苏轼《教战守》

遍地旌旗。——《广东军务记》

旌旗蔽日

奔波

(1) 辛苦地往来奔走

孙中山先生奔波一世

(2) 奔腾的波涛

奔波聒天。——《水经注·渐江水》

舟楫

(1) 船和桨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荀子·劝学》

(2) 水上船只

江河湖泽给我们以舟楫之利

舍鞍马仗舟楫。——《资治通鉴》

幸有舟楫迟。——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嗷嘈

喧杂。 南朝 梁武帝 《古意》诗之一:“嗷嘈绕树上,翩翾集寒枝。” 唐 杜甫 《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太常楼船声嗷嘈,问兵刮寇趋 下牢 。” 欧阳予倩 《渔夫恨》第五场:“朦胧香雾里,眼花撩乱,笑语嗷嘈。”

中平

中等,平常。《宋史·选举志一》:“其考第之制凡五等……文理中平为第四。”《红楼梦》第八一回:“如今 儒大太爷 虽学问也只中平,但还弹压的住这些小孩子们,不至以顢頇了事。” 刘心武 《班主任》:“她功课中平,作业有时完不成。”

规摹

见“ 规模 ”。

烛理

(1).英明治理。《汉书·元帝纪》:“朕承至尊之重,不能烛理百姓,娄遭凶咎。”

(2).考察事理。《旧唐书·代宗纪》:“朕涉道未弘,烛理多昧。”《朱子语类》卷五二:“若非烛理洞彻,胸次坦然,即酬酢应对,蹉失多矣。” 郑观应 《盛世危言·吏治下》:“一涉瞻徇,即为负国溺职……无如烛理不明者,比比皆然。”

明时

(1).阐明天时的变化。《易·革》:“君子以治厤明时。” 孔颖达 疏:“脩治厤数以明天时也。” 南朝 梁 陆倕 《新刻漏铭》:“治歷明时,盈缩之度无準。”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治歷明时之本,固在于此也。”

(2).指政治清明的时代。古时常用以称颂本朝。《隶续·汉沛相范皮阙》:“嗟痛明时, 仲治 旡年。”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志欲自效於明时,立功於圣世。” 严复 《戊戌八月感事》诗:“求治翻为罪,明时误爱才。”

运量

运输量的简称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词人

(1).擅长文辞的人。指骚、赋作者。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 汉 初词人,顺流而作, 陆贾 扣其端, 贾谊 振其绪。” 宋 何薳 《春渚纪闻·作文不惮屡改》:“自昔词人琢磨之苦,至有一字穷岁月,十年成一赋者。”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又有《卜居》、《渔父》,述 屈原 既放,与卜者及渔人问答之辞,亦云自製,然或后人取故事仿作之,而其设为问难,履韵偶句之法,则颇为词人则效。”

(2).擅长文辞的人。指诗人。 唐 刘禹锡 《送王司马之陕州》诗:“两京大道多游客,每遇词人战一场。” 宋 岳珂 《桯史·晦庵感兴诗》:“予读 陈子昂 《感遇词》,爱其词旨幽邃,音节豪宕,非当世词人所及。” 金 赵秉文 《答李天英书》:“ 太白 、 杜陵 、 东坡 ,词人之文也。吾师其词,不师其意。”

(3).擅长文辞的人。指填词的人。《二刻拍案惊奇》卷五:“这一首词乃是 宋 绍兴 年间词人 康伯可 所作。” 清 阮元 《王竹所词序》:“词人之作小令,以 五代 、 十国 为宗。守其派者,有 晏 氏父子、 欧阳公 、 张先 、 秦观 、 贺铸 、 毛滂 诸人。” 郭沫若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不用说这里丝毫也没有旧式词人的那种靡靡之音,而使 苏东坡 、 辛弃疾 的豪气也望尘却步。”

云梦

亦作“ 云瞢 ”。1.古薮泽名。 汉 魏 之前所指 云梦 范围并不很大, 晋 以后的经学家才将 云梦泽 的范围越说越广,把 洞庭湖 都包括在内。《周礼·夏官·职方氏》:“正南曰 荆州 ,其山镇曰 衡山 ,其泽藪曰 云瞢 。” 郑玄 注:“ 衡山 在 湘 南, 云瞢 在 华容 。” 南朝 陈 张正见 《赋得韩信》:“ 淮阴 总 汉 兵, 燕 齐 擅远声……所悲 云梦泽 ,空伤狡兔情。” 唐 李频 《湘口送友人》诗:“去雁远衝 云梦 雪,离人独上 洞庭 船。”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哭主》:“你看浩浩 洞庭 ,苍苍 云梦 ,控西南之险,当 江 汉 之衝。”

(2).借指古代 楚 地。 唐 陆龟蒙 《庆封宅古井行》:“一朝 云梦 围兵至,胸陷锋鋩脑涂地。”

秋毫

秋季鸟兽的毫毛。形容极小的事

秋毫不敢有所犯。——《史记·项羽本纪》

秋毫之末。——《孟子·梁惠王上》

循规蹈矩无损秋毫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