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四月廿六日)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微雨(四月廿六日)原文

昨日微雨未成寸,今日微雨寸未成。

族云意谓将大霈,不风仍自徂而轻。

电光亦淫裔,雷响亦砰訇。

人云地气或已接,我虑天道殊难凭。

晚来视西北,荟兮蔚兮山霭增。

庶几嘉澍中夜零,无眠孤望空怦怦。

诗词问答

问:微雨(四月廿六日)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微雨(四月廿六日)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九十七

2. 四月廿六日

参考注释

昨日

昨天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水浒传》第四五回:“ 杨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见外?有的话,但説不妨。’”《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华忠 説:‘今日赶不到的;他连夜走,也得明日早上来。’”

(2).目前;现在。《穀梁传·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清 黄遵宪 《台湾行》:“今日之政民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韦护》第一章:“然而她们却痛叱 中国 今日之所谓新兴的、有智识的妇女。”

族云

凝聚的云气。 南朝 宋 鲍照 《喜雨》诗:“族云飞泉室,震风沉羽乡。” 南朝 齐 谢朓 《齐雩祭歌·青帝》:“族云蓊鬱温风煽,兴雨祁祁黍苗遍。”

意谓

(1).以为;认为。 汉 李陵 《答苏武书》:“ 陵 也不才,希当大任,意谓此时,功难堪矣。”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一章一:“意谓贵族们无论如何破落,总还比普通人们不同一点,高贵一点。”

(2).心中所想。 唐 温大雅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帝或口陈事绪,手疏意谓,发言折中,下笔当理。”

(3).犹意义。《说郛》卷六六引 宋 窦革 《酒谱·酒之名》:“予谓古之所以名是物,以声相命,取别而已……未必皆有意谓也。”

大霈

谓皇帝大施恩泽。多指大赦。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俞侍郎执法》:“﹝ 俞澂 ﹞以为 * 於异代,既更开国大霈,犹所不赦,况 亮 乎?”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吏部一·考察破例》:“即 穆宗 登极,大霈言官,无一遗弃。”

电光

(1).闪电的光。 汉 扬雄 《解嘲》:“目如燿星,舌如电光。” 宋 梅尧臣 《和谢舍人洊震》:“电光划划遶巖壁,雷声隐隐生山陬。”《花月痕》第四七回:“瞧那火燄衝霄,好似风雨翳霾中,电光驰骤。” 沉从文 《边城》二十:“夜间果然落了大雨,夹以吓人的雷声。电光从屋脊上掠过时,接着就是訇的一个炸电。”

(2).比喻威严。 晋 傅玄 《晋鼓吹曲·灵之祥》:“宣吓怒,奋鹰扬。震乾威,曜电光。”

(3).比喻时间短暂。犹言一刹那。 前蜀 韦庄 《哭同舍崔员外》诗:“却到同游地,三年一电光。”

(4).电灯光。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远看 正阳门 畔三四层的高洋房,电光雪亮的耀着。”

(5).旧时指射线(伦琴射线)。此射线在工业上可用于金属探伤,医学上用于治疗、透视等。 鲁迅 《书信集·致母亲》:“到七月初,乃用透物电光照视肺部。”

(6).纺织品经电光机处理后所呈现的光泽。 吴组缃 《山洪》六:“他穿着电光洋线的罩袍。”

淫裔

(1).见“ 淫淫裔裔 ”。

(2).犹 * 。声音绵延不绝。 清 龚自珍 《袁通<长短言>序》:“若其声音之道,体裁之本,短言之欲其烈,长言之欲其淫裔。”

雷响

(1).雷鸣似地轰响。《魏书·李谐传》:“王略恢而庙胜,车徒发而雷响。” 唐 虞世南 《狮子赋》:“瞋目电曜,发声雷响。” 宋 陆游 《估客乐》诗:“帆席云垂大堤外,缆索雷响高城边。”

(2).打雷。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三折:“兀的雷响,不下雨也。”

砰訇

(1).象声词。鸟振翅奋飞声。《文选·张衡<西京赋>》:“奋隼归鳬,沸卉砰訇。” 吕延济 注:“砰訇,鸟奋迅声。”

(2).象声词。迅雷声。 晋 顾恺之 《雷电赋》:“夫其声无定响,光不恒照,砰訇轮转,倏闪罗曜。” 唐 李白 《梁甫吟》:“雷公砰訇震天鼓,帝旁投壶玉女多。” 闻一多 《李白之死》诗:“狰狞的怒雷又砰訇地吼我。”

(3).象声词。大水声。 南朝 陈 沉炯 《归魂赋》:“其水则砰訇瀄汩,或宽或疾,击万瀨而相奔。”

(4).象声词。狂风暴雨声。 清 方文 《大孤馆阻雪》诗:“行甫及 孤山 ,狂颷復砰訇。” 清 黄景仁 《喜雨》诗:“初响极輣轧,末势犹砰訇。”

(5).象声词。金鼓声。 清 李瀅 《望罗浮歌》:“其间琪花瑶草蔽崖谷,砰訇鉦鼓鸣层巔。”

(6).象声词。车马声。 清 唐孙华 《有客》诗:“浩浩帝城中,车马日砰訇。”

(7).象声词。用力敲门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忽听得外面有人打门,砰訇砰訇的打得很重。”

地气

不同地区的气候

此地气之不同也。——宋· 沈括《梦溪笔谈》

天道

自然规律

天道变化。——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难凭

不可凭信。 元 关汉卿 《绯衣梦》第一折:“我和你难凭鱼雁。我每日价枕冷衾寒,则俺这宿世姻缘休等闲。” 宋 周密 《玉漏迟·题吴梦窗<箱花腴词集>》词:“两窗短梦难凭,是几调宫商,几番吟啸!”

晚来

傍晚;入夜。 唐 杜甫 《题郑县亭子》诗:“更欲题诗满青竹,晚来幽独恐伤神。” 郭沫若 《芭蕉花》:“白日里家务忙,到晚来背着弟弟在菜油灯下洗尿布的光景,我在小时还亲眼见过,我至今也还记得。”

西北

方位名,介于西和北之间。特指中国西北部

泰山西北。—— 清· 姚鼐《登泰山记》

山霭

山上的云气。 唐 岑参 《高冠谷口招郑鄠》诗:“衣裳与枕席,山靄碧氛氲。” 宋 梅尧臣 《山光寺》诗:“鸟啼山靄里,僧语山林中。”

庶几

(1) 或许可以,表示希望或推测

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史记·秦始皇本纪》

(2) 差不多;近似

全我社稷口,可以庶几乎!

(3) 指贤者或可以成才的人

嘉澍

好雨;及时雨。《东观汉记·顺烈梁后传》:“ 顺帝 阳嘉 元年立为皇后,是时自冬至春不雨,立后之日,嘉澍沾渥。”《后汉书·明帝纪》:“郡界有名山大川能兴云致雨者,长吏各絜斋祷请,冀蒙嘉澍。” 李贤 注引《说文》:“时雨所以澍生万物。”

中夜

半夜。《书·冏命》:“怵惕惟厉,中夜以兴,思免厥愆。” 孔 传:“言常悚惧惟危,夜半以起。”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行》:“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唐 杜牧 《投知己书》:“自十年来,行不益进,业不益修,中夜忖量,自愧於心。” 茅盾 《将赴重庆赠陈此生感怀》诗:“中夜起徘徊,寒螿何凄切!”

望空

犹言望白署空。《文选·干宝<晋纪总论>》:“当官者以望空为高,而笑勤恪。” 吕延济 注:“望空谓不识是非,但望空署白而已。”

(1).谓凭白无据。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四折:“那婆娘舌剌剌挑茶斡剌,百枝枝花儿叶子,望空里揣与他箇罪名儿。”

(2).向着空中。《四游记·玉帝设宴会群臣》:“ 刘天君 大喜,望空拜谢。”《儒林外史》第三八回:“小的送他到 广东 家里,他家亲戚、本家有百十人,都望空谢了老爷的恩典。”

怦怦

心急貌;心跳貌。《楚辞·九辩》:“私自怜兮何极,心怦怦兮谅直。” 朱熹 集注:“怦怦,心急貌。” 唐 柳宗元 《河间妇传》:“﹝妇﹞闭目曰:‘吾病甚。’与之百物,卒不食。饵之善药,挥去。心怦怦若危柱之弦。” 明 何景明 《后白菊赋》:“心怦怦以憯惻,怀耿耿而苦辛。” 清 吴樾 《< * 时代>自序》:“斯时所与交游者,非官即幕,自不禁怦怦然动功名之念矣。” 鲁迅 《呐喊·阿Q正传》:“ 阿Q 的心怦怦的跳了。”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