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关

作者:王冕 朝代:元代

掩关原文

竟日掩柴门,翛然无俗尘。
幽花殊得意,老树不知春。
风月临淸夜,江湖忆故人。
西房老禅伯,潇洒亦吾贫。

诗词问答

问:掩关的作者是谁?答:王冕
问:掩关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掩关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王冕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冕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竟日

终日;从早到晚

竟日默默在此。——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柴门

用零碎木条木板或树枝做成的门,旧时也比喻贫苦人家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唐·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翛然

无拘无束貌;超脱貌。《庄子·大宗师》:“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 成玄英 疏:“翛然,无係貌也。” 前蜀 韦庄 《赠峨嵋李处士》诗:“如今世乱独翛然,天外鸿飞招不得。” 明 归有光 《南云翁生圹志》:“翁为人有风致,可谓翛然于生死之际,则予之所谓命者,又不足为翁道也。” 冰心 《寄小读者》十一:“有时夜半醒来,万籁俱绝,皓月中天,翛然四顾,觉得心中一片空灵。”

迅疾貌。 宋 司马光 《馆宿遇雨怀诸同舍》诗:“佳雨濯烦暑,翛然生晓凉。”

俗尘

(1).人间。 唐太宗 《谒并州大兴国寺》诗:“对此留餘想,超然离俗尘。”

(2).世俗人的踪迹。 唐 李颀 《题璿公山池》诗:“此外俗尘都不染,惟餘玄度得相寻。” 宋 司马光 《邵兴宗南园草盛不翦仆过而爱之为诗以赠》:“车马不甚繁,门前无俗尘。”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一:“ 元功 诗云……市朝甚邇俗尘远,土产虽少人烟繁。”

(3).比喻世俗的偏见。 鲁迅 《且介亭杂文集·答<戏>周刊编者信》:“这回编者的对于主角 阿Q 所说的绍兴话,取了这样随手胡调的态度,我看他的眼睛也是为俗尘所蔽的。”

得意

满意,感到满足时的高兴心情

得意的男孩

十二分得意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风月

(1) 本指清风明月

初秋凉夕,风月甚美。——《南史·褚彦回传》

(2) 男女情爱

如今长大了,渐知风月。——《红楼梦》

故人

(1) 旧交,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国演义》

(2) 古称前妻或前夫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

新人从门入,故人(指前妻)从阁去。

(4)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谊,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5) 对门生故吏既亲切又客气的谦称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后汉书·杨震传》

房老

(1).亦称“ 房长 ”。年老而色衰的婢妾。 晋 王嘉 《拾遗记·晋时事》:“ 石季伦 爱婢名 翔风 …… 石崇 受譖润之言,即退 翔风 为房老,使主羣少。” 宋 顾文荐 《负暄杂录·房老》:“婢妾年久而位高者,谓之房长。” 明 王志坚 《表异录·亲戚》:“婢妾年久而衰退者,谓之‘房长’,亦曰‘房老’。” 清 金农 《卷发曲》序:“卷髮曲,悲彼姝中弃而为房老也。”

(2).僧之妻。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火居火宅》:“ 陶穀 《清异録》:京师 大相国寺 僧有妻曰‘梵嫂’。亦曰‘房老’。”

禅伯

对有道僧人的尊称。 唐 李白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诗:“宗英乃禪伯,投赠有佳篇。” 宋 陈与义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诗:“西菴禪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明 袁宏道 《虎耳岩不二和尚碑记》:“余童年熟 不二 师名,以为古尊宿也,既而閲 元美 、 伯玉 二先生集,往往道之,始知为近代禪伯。”

潇洒

(1) 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神情潇洒)

画法潇洒

(2) 不拘谨的或无拘束的;不矫揉造作的

衣着潇洒文雅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