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苦寒歌

作者:杨万里 朝代:宋代

前苦寒歌原文

四大海湖打清淮,三万里风平地来。
龟山横身拦不住,潮波怒飞风倒回。
欲晴不晴雪不雪,并作苦寒冻人绝。
古寺大锺十字裂,东山石崖一峰蹶。
劝君莫出君须出,冰脱君髯折君骨。

诗词问答

问:前苦寒歌的作者是谁?答:杨万里
问:前苦寒歌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杨万里的名句有哪些?答:杨万里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大海

外海,并不封闭在海岬之间或不包括在海峡之内的那部分海洋

清淮

酒名。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正仲寄酒因戏之》:“上字黄封谁可识,偷传 王 氏法应真。清淮始变醅犹薄,句水新来味更醇。”自注:“清淮酒,本 王九 传法於 山阳 。”

万里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平地

平整土地

龟山

(1).山名。在 山东省 泗水县 东北。《诗·鲁颂·閟宫》“奄有 龟 蒙 ” 唐 孔颖达 疏:“ 鲁 境又同有 龟山 、 蒙山 ,遂包有极东之地。” 唐 李白 《纪南陵题五松山》诗:“ 龟山 蔽 鲁国 ,有斧且无柯。”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江水》:“ 浙江 又北逕 山阴县 西,西门外百餘步,有怪山……其形似龟,故亦有 龟山 之称也, 越 起 灵臺 於山上。”

(2).山名。在 浙江省 。

(3).山名。在 四川省 。 宋 王象之 《舆地纪胜·涪州》:“ 龟山 在 黔江 东岸之山,今州治据一小山,其形如龟。”

(4).山名。在 福建省 将乐县 东北。《大明一统志·延平府》:“ 龟山 在 将乐县 北三里,山形如龟, 宋 杨时 归休於此,因号 龟山 。”

(5).山名。在 湖北省 武汉市 汉阳城 东北, 长江 之滨,与 武昌 之 蛇山 隔 江 相望。又称 鲁山 、 大别山 。

(6).山名。在 江苏省 盱眙县 。相传 禹 治 淮 ,获水神 无支祁 ,镇之 龟山 之下,即此。参阅《大平寰宇记·临淮县》。

(7).山名。在 江苏省 苏州市 邓尉山 北。

横身

挺身,置身。 宋 苏舜钦 《闻京尹范希文谪鄱阳因成此诗以寄》:“横身罹祸难,当路积仇讎。”《水浒传》第十四回:“两个又要廝拚。 吴用 横身在里面劝,那里劝得住。” 明 唐顺之 《刑部郎中唐嘿庵墓志铭》:“诸内奄牌校横索百端,挟威凌侮,声势汹甚……诸同事者,皆惧逃去,君独横身当之。”

拦不住

阻挡不住

潮波

潮水的波涛。《列子·汤问》:“五山之根无所连著,常随潮波上下往还。” 晋 左思 《吴都赋》:“潮波汩起,迴復万里。” 唐 崔颢 《晚入汴水》诗:“长 淮 亦已尽,寧復畏潮波。”

飞风

形容疾速。《醒世姻缘传》第二十回:“留下 晁凤 在县领头,叫他领了飞风出去,好入殮。”《负曝闲谈》第九回:“再要想打第二下, 白张三 已飞风的跑了。”

倒回

(1).退却,倒退。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修札》:“凭着俺舌尖儿把他的人马駡开,仍倒回八百里外。”

(2).讨还,索回。《醒世姻缘传》第七六回:“﹝ 素姐 ﹞发恨要合那使魘镇的瞎子算帐,説他持法不灵,要倒回那一两银子。”

晴雪

(1).天晴后的积雪。 唐 钱起 《和王员外晴雪早朝》:“紫微晴雪带恩光,绕仗偏随鸳鸯行。”

(2).诗词中亦用以喻白色之物。 清 陈维崧 《百字令·庚申长安闰中秋》词:“再泻金波,重悬晶饼,分外铺晴雪。” 清 陈维崧 《念奴娇·题刘震修小像即次原韵》词:“中秋近矣,人间万顷晴雪。”此比喻月光。 清 林则徐 《塞外杂咏》:“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此比喻白发。

作苦

(1).耕作辛苦。 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炰羔,斗酒自劳。” 宋 王安石 《山田久欲拆》诗:“龙骨已呕哑,田家真作苦。”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蛙神》:“儿妇朝侍食暮问寝,事姑者,其道如何?所短者,不能吝佣钱,自作苦耳。”

(2).感到痛苦。谓难受。《水浒传》第六七回:“哥哥忧得作苦,便请回山。”

寒冻

(1).严寒冰冻。《史记·秦始皇本纪》:“是月寒冻,有死者。” 唐 元稹 《告赠皇考皇妣文》:“先夫人备极劳苦,躬亲养育,截长补败,以御寒冻;质价市米,以给脯旦。” 明 唐顺之 《户部郎中林君墓志铭》:“至在 天津 时,值仓粟空,又寒冻,餉道阻,军无所食。” 沙汀 《一个秋天的晚上》:“一阵的细雨,一阵的出山风,再加上昏夜,以及这山岳地带秋天例有的寒冻,市面上已经没一点活气了。”

(2).受寒挨冻。《新唐书·钱徽传》:“时大雨雪,士寒冻, 徽 先冬颁衣絮,士乃大悦。”

十字

(1).指物呈“十”字形。《晋书·何曾传》:“﹝ 曾 ﹞务在华侈……蒸饼上不坼作十字不食。” 南朝 梁 吴均 《行路难》诗之三:“君不见西陵田,纵横十字成陌阡。” 唐 刘禹锡 《酬令狐相公寄贺迁拜之什》诗:“三花秀色通书幌,十字春波绕宅墙。”《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问到 陈乾娘 门首时,十字儿竹竿封着门。”

(2).十个字。参见“ 十字格 ”。

东山

(1).《诗·豳风·东山》:“我徂 东山 ,慆慆不归。” 朱熹 集传:“ 东山 ,所征之地也。”后因以代指远征或远行之地。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上:“ 玉汝 有爱妾 刘氏 ,将行,剧饮通夕…… 刘贡父 , 玉汝 姻党,即作小诗寄之以戏云:‘ 嫖姚 不復顾家为,谁谓 东山 久不归。’”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四:“此去 东山 又 北山 ,镜中强半尚红颜。”

(2).《孟子·尽心上》:“ 孔子 登 东山 而小 鲁 。” 赵岐 注:“ 东山 ,盖 鲁 城东之高山。”后因以代指 鲁 地。 宋 李清照 《上枢密韩肖胄诗》:“嫠家父祖生 齐 鲁 ,位下名高人比数……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 东山 一抔土。”

(3).据《晋书·谢安传》载, 谢安 早年曾辞官隐居 会稽 之 东山 ,经朝廷屡次征聘,方从 东山 复出,官至司徒要职,成为 东晋 重臣。又, 临安 、 金陵 亦有 东山 ,也曾是 谢安 的游憩之地。后因以“东山”为典。指隐居或游憩之地。 唐 王维 《戏赠张五弟諲》诗之一:“吾弟 东山 时,心尚一何远!” 宋 沉遘 《吴正肃公挽歌辞》之一:“暂作 东山 去,还期 宣室 来。” 清 赵翼 《秋帆制府挽诗》:“南国烽烟悲远道, 东山 丝竹渺前尘。”

(4).代指 谢安 。 唐 李白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诗:“想象 东山 姿,缅怀 右军 言。” 清 顾炎武 《上吴侍郎旸》诗:“ 征虏 投壶暇, 东山 赌墅优。”

(5).泛指名高望重的人。 清 赵翼 《唐荆川先生读书处》诗之一:“并世文章无北地,当年声望此 东山 。” 赵朴初 《何满子·东山》词:“悄悄非关多病,三年不见 东山 。花事绸繆风又雨,更兼蜂妒鶯谗。”按,《人民文学》1977年第一期发表时附注云:“时见 * 爪牙讲话,矛头指向 周总理 ,赋此书愤。”

(6).泛指东面的山。 宋 苏轼 《赤壁赋》:“少焉,月出於东山之上。” 清 郑燮 《道情》之一:“一霎时波摇金影,驀抬头月上东山。” 杨朔 《雪浪花》:“那外国人想雇我的驴去逛东山。”

(7). 春秋 时少数民族 赤狄 别种 东山 皋落氏 的省称。《国语·晋语一》:“﹝ 晋献公 ﹞是故使 申生 伐 东山 ,衣之偏裻之衣,佩之以金玦。” 韦昭 注:“ 东山 , 皋落氏 。”

(8). 南朝 梁 何胤 的别称。《南史·何胤传》:“初, 胤 二兄 求 点 并栖遁, 求 先卒,至是 胤 又隐。世号 点 为‘大山’, 胤 为‘小山’,亦曰‘东山’。”

石崖

犹石壁。 唐 元结 《大唐中兴颂》:“石崖天齐,可磨可鐫,刊此颂焉,何千古年!” 宋 张耒 《石楼》诗:“声驱石崖动,气抱晴日冷。”

出君

出国在外的君主。《韩非子·亡徵》:“出君在外而国更置,质太子未反而君易子,如是则国携;国携者,可亡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