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中书徐侍郎中书省玩白云寄颖阳赵大

作者:储光羲 朝代:唐代

原文

青阙朝初退,白云遥在天。
非关取雷雨,故欲伴神仙。
泛滟鹓池曲,飘飖琐闼前。
犹多远山意,幸入侍臣篇。

诗词问答

问:《奉和中书徐侍郎中书省玩白云寄颖阳赵大》的作者是谁?答:储光羲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储光羲的名句有哪些?答:储光羲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139_15

参考注释

青阙

指宫阙;朝廷。 南朝 宋 颜延之 《直东宫答郑尚书道子》诗:“流云蔼青闕,皓月鉴丹宫。” 唐 储光羲 《奉和中书徐侍郎中书省玩白云寄颖阳赵大》:“青闕朝初退,白云遥在天。”

白云

(1).白色的云。《诗·小雅·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庄子·天地》:“乘彼白云,至於帝乡。”《史记·封禅书》:“其夜若有光,昼有白云起封中。” 唐 苏颋 《汾上惊秋》诗:“北风吹白云,万里渡 河 汾 。”《文汇报》1983.10.12:“《蓬莱导游图》有幅照片,蓝天之下,白云之上,嵌着 蓬莱阁 主要建筑,似仙山又似蜃楼。”

(2). 黄帝 时掌刑狱之官。后用作刑官的别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黄帝 云师云名” 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 黄帝 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縉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 唐 孙逖 《授裴敦复刑部尚书制》:“委之刑柄,俾践白云之师。”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实二》:“ 胡武平 宿 ,贺 晏元献 转刑部侍郎启云:‘紫詔疏恩,白云登秩。’”

(3).指《白云谣》。 唐 李白 《大猎赋》:“哂 穆王 之荒诞,歌《白云》之 西母 。” 唐 白居易 《八骏图》诗:“《白云》《黄竹》歌声动,一人荒乐万人愁。” 景耀月 《远游》诗:“翠华芝盖入离镜,《黄竹》《白云》定古风。”参见“ 白云謡 ”。

(4).喻思亲。《旧唐书·狄仁杰传》:“其亲在 河阳 别业, 仁杰 赴 并州 ,登 太行山 ,南望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在此云下。’瞻望佇立久之,云移乃行。” 宋 岳珂 《桯史·开禧北征》:“夜碇中流,海光接天,星斗四垂,回首白云之思,惻然悽动。”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 梁瑄 不归, 璟 每见东南白云即立望,惨然久之。” 清 黄遵宪 《感怀》诗:“下阻黄壚上九天,白云望断眼空悬。”参见“ 白云篇 ”。

(5).喻归隐。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 南朝 梁 陶弘景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唐 钱起 《蓝田溪与渔者宿》诗:“一论白云心,千里 沧州 趣。” 宋 张炎 《甘州》词:“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 楚 佩,弄影中州?” 明 徐渭 《赠余君》诗:“三年卧白云,一醉抚流水。”

(6).特指 陈抟 。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高逸》:“ 陈摶 , 周世宗 常召见,赐号 白云先生 。 太平兴国 初,召赴闕, 太宗 赐御诗云:‘曾向前朝出 白云 ,后来消息杳无闻。如今若肯随徵召,总把三峰乞与君。’”

(7).指 白云亭 。参见“ 白云亭 ”。

关取

领取。 宋 苏辙 《乞裁损待高丽事件札子》:“每叁日或伍日买时物花果之类送进奉使副,并上中下节,闕即再关取。” 宋 洪迈 《夷坚甲志·福州两院灯》:“左司理 陈爟 ,梦朱衣吏著平上幘揖庭下曰:‘设醮钱已符右院关取。’”

雷雨

雷电交作而降雨

神仙

(1) 神话中指能力非凡、超脱尘世、长生不老的人物

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守以兵解, 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实未尝死。——《梅花岭记》

(2) 道家指人所能达到的至高神界的人物。比喻能预料或看透事情的人;又比喻逍遥自在、无牵无挂的人

泛滟

亦作“泛灩”。亦作“汎灎”。亦作“泛灎”。 1.浮光闪耀貌。《艺文类聚》卷一引 南朝 宋 谢灵运 《怨晓月赋》:“浮云褰兮收泛灧,明舒照兮殊皎洁。” 唐 卢照邻 《宿晋安亭》诗:“汎灩月华晓,裴回星鬢垂。” 元 王恽 《游华不注记》:“经 会波楼 下,出水门,入废 齐漕渠 ,所谓 小清河 者也。汎灧东行,运肘而北,水渐瀰漫。” 明 刘基 《菩萨蛮》词:“月华泛灩秋塘草,羇虫露泣芙蓉老。”

(2).谓歌曲中宛转引长其声。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嘌》:“凡今世歌曲……近又即旧声而加泛灩者,名曰嘌唱。”

鹓池

(1).朝官聚合之所。指朝廷。《隋书·隐逸传·崔赜》:“ 汉 则 马迁 、 萧望 , 晋 则 裴楷 、 张华 ,鸡树腾声,鵷池播美。”

(2).凤池。 唐 代指中书省。 唐 王勃 《上绛州上官司马书》:“青皋独唳,望鸿渐而翻霞;丹穴高鸣,对鵷池而矫雾。”

飘飖

(1).风吹貌。《文选·班彪<北征赋>》:“风猋发以飘颻兮,谷水漼以扬波。” 刘良 注:“飘颻,风驰皃。” 晋 傅玄 《杂诗》:“清风何飘颻,微月出西方。” 明 何景明 《落叶哀蝉曲》:“凉风飘颻兮吹玉阶,秋叶颯兮鸣蝉哀。”

(2).飘荡;飞扬。 汉 边让 《章华台赋》:“罗衣飘颻,组綺繽纷。” 唐 武元衡 《寓兴呈崔员外诸公》诗:“三月杨花飞满空,飘颻十里雪如风。”《红楼梦》第二七回:“满园里綉带飘颻,花枝招展。”

(3).形容动荡、起伏。 晋 陶潜 《闲情赋》:“思宵梦以从之,神飘颻而不安。” 唐 欧阳詹 《二公亭记》:“又钓人飘颻於左右,游禽出没乎前后。”《明史·俞通海传》:“有顷,六舟绕敌舰出,飘颻若游龙。”

(4).摇动;晃动。 唐 韩愈 《寄崔二十六立之》诗:“所餘十九齿,飘颻尽浮危。”《西游记》第七七回:“﹝ 行者 ﹞即抽身跳在宝殿寻时,忽见光彩飘颻。”

(5).飞翔貌。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四十:“焉得凌霄翼,飘颻登云湄。” 唐 元友直 《小苑春望宫池柳色》诗:“继续游蜂聚,飘颻戏蝶轻。” 宋 欧阳修 范仲淹 等《鹤联句》:“頡頏紫霄垠,飘颻沧浪潯。”

(6).形容举止轻盈、洒脱。 唐 柳泌 《玉清行》:“照彻圣姿严,飘颻神步徐。” 明 梁辰鱼 《好事近·寄怀》套曲:“花馆贮多娇,冠当筵风度飘颻,纤歌飞处,柳外乳鶯春晓。” 明 无名氏 《赠书记·扫茔遘侠》:“看他丰姿出羣,飘颻韵生,我琳瑯触目今何幸。”

(7).流落;飘泊。《三国志·蜀志·关羽传》“共至 夏口 ”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隐 《蜀记》:“ 羽 劝 备 杀公, 备 不从。及至 夏口 ,飘颻 江 渚, 羽 怒曰:‘往日猎中,若从 羽 言,可无今日之困。’” 南朝 宋 鲍照 《代櫂歌行》:“羈客离婴时,飘颻无定所。” 明 陆采 《明珠记·煎茶》:“郎年少,自分离;孤身何处飘颻。”

(8).形容驰思高远。 晋 葛洪 《抱朴子·辞义》:“夫文章之体,尤难详赏……明飘颻之细巧,蔽於沉深之弘邃也。” 唐 韦应物 《横吹曲辞·长安道》:“丽人綺阁情飘颻,头上鸳釵双翠翘。” 清 刘大櫆 《海门鲍君墓志铭》:“盖君之天才鸿丽,山峙泉涌,放恣飘颻,极驰騖之能,不劳纪律部伍,而自中於法度。”

(9).遥远貌。 南朝 梁 庾肩吾 《经陈思王墓诗》:“飘颻 河 朔远,颭飇颶风鸣。” 唐 高适 《燕歌行》:“边庭飘颻那可度,絶域苍茫无所有。”

(10).指缥渺貌。 唐 韦应物 《燕李录事》诗:“近臣零落今谁在,仙驾飘颻不可期。”

琐闼

镌刻连琐图案的宫中小门,亦指代朝廷。《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十二·汉宗庙乐舞辞》:“雾集瑶阶琐闥,香生綺席华茵。” 唐 储光羲 《奉和中书徐侍郎中书省玩白云寄颖阳赵大》:“泛灧鵷池曲,飘颻琐闥前。” 明 张居正 《寿汉涯李翁七十序》:“諫议官琐闥,为耳目之司,非可一日闕者。” 清 金农 《寄赠于三郎中山居》诗之二:“彤闈琐闥了前因,省直年光梦未真。”

山意

山的情态。 唐 杜甫 《小至》诗:“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 金 元好问 《山居》诗:“野阴添晚重,山意向秋多。” 郁达夫 《浙东景物纪略·烂柯纪梦》:“云烟缥缈,山意悠闲。”

入侍

入朝奉侍。《汉书·曹参传》:“ 参 怒而笞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乃所当言也。’” 晋 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皓书》:“追慕 南越 、 婴齐 入侍,北面称臣,伏听告策。”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