忝役湘州与宣城吏民别诗

作者:谢朓 朝代:南北朝

忝役湘州与宣城吏民别诗原文

羽龄倦簪履。
薄晚忝华奥。
闲沃尽地区。
山泉谐所好。
幸遇昌化穆。
惇俗罕惊暴。
四时从偃息。
三省无侵冒。
下车遽暄席。
纡服始黔灶。
荣辱未遑敷。
德礼何由导。
汩徂奉南岳。
兼秩典邦号。
疲马方云驱。
铅刀安可操。
遗惠良寂寞。
恩灵亦匪报。
桂水日悠悠。
结言幸相劳。
吐纳贻尔和。
穷通勖所蹈。

诗词问答

问:忝役湘州与宣城吏民别诗的作者是谁?答:谢朓
问:忝役湘州与宣城吏民别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南北朝
问:谢朓的名句有哪些?答:谢朓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簪履

见“ 簪屨 ”。

薄晚

傍晚。《北齐书·祖珽传》:“薄晚,就家掩之,缚 珽 送廷尉。” 唐 韩愈 《答张籍书》:“薄晚,须到公府,言不能尽。” 清 葆光子 《物妖志·虫·长蛇》:“屋后有林麓,﹝ 程氏 ﹞薄晚出游,逢一士人,风流醖藉。”

华奥

指显要的职位。 南朝 齐 谢朓 《忝役湘州与宣城吏民别》诗:“弱龄倦簪履,薄晚忝华奥。”

地区

(1) 较大的地方

多山地区

华北地区

(2) 行政划分单位

地区差价

(3) 指未获得独立的殖民地、托管地等

山泉

山地涌出的泉水

清澈的山泉

昌化

(1).谓大的恩泽、化育。 南朝 梁 江淹 《萧让太傅相国齐公十郡九锡第二表》:“岂伊愚臣,方独昌化?”按,独,一本作“ 被 ”。

(2).笔神名。 宋 无名氏 《致虚阁杂俎》:“笔神曰 佩阿 ……纸神曰 尚卿 ,笔神又曰 昌化 。”

四时

(1).四季。《易·恒》:“四时变化而能久成。”《礼记·孔子闲居》:“天有四时,春秋冬夏。” 前蜀 韦庄 《晚春》诗:“万物不如酒,四时唯爱春。”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 靖康 初,京师织帛及妇人首饰衣服,皆备四时。”

(2).指一年四季的农时。《逸周书·文传》:“无杀夭胎,无伐不成材,无墯四时,如此十年,有十年之积者王。”《淮南子·本经训》:“四时者,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取予有节,出入有时,开闔张歙,不失其叙,喜怒刚柔,不离其理。”

(3).指一日的朝、昼、夕、夜。《左传·昭公元年》:“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

(4).乐舞名。 汉文帝 作。《汉书·礼乐志》:“ 孝文庙 奏《昭德》、《文始》、《四时》、《五行》之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武德》兴乎 高祖 ,《四时》广於 孝文 。”参见“ 四时舞 ”。

偃息

(1) 休养;歇息

(2) 停息;止息

三省

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国历史上隋唐时代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为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实际上为三省长官共同负责中枢政务。这一制度对后代的官制影响很大

侵冒

(1).侵害,侵犯。 南朝 齐 谢朓 《忝役湘州与宣城吏民别》诗:“四时从偃息,三省无侵冒。”《新唐书·王徽传》:“宦要家争遣人治第,侵冒齐民,讼诉满前, 徽 不屈势倖,一平以法。”

(2).非法占有公物或他人之物。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柳生》:“ 周 久不归,家人谓其已死,恣意侵冒,粟帛器具,荡无存者。”《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河工更是个有名的虚报工段,侵冒钱粮,逢迎奔走,吃喝搅扰的地方,比地方官尤其难作。”

下车

(1) 从车辆上下来

(2) 官吏到任

宪公祖下车以来,久沐德化,素怀瞻仰。——《歧路灯》

衡下车,治威严。——《后汉书·张衡传》

暄席

暖席。 南朝 齐 谢朓 《忝役湘州与宣城吏民别》诗:“下车遽暄席,紆紱始黔灶。”

黔灶

犹黔突。 南朝 齐 谢朓 《忝役湘州与宣城吏民别》诗:“下车遽暄席,紆服始黔灶。” 宋 晁补之 《郊居与八弟无斁读书》诗:“十年未弛负,半世不黔灶。”

荣辱

荣耀和耻辱

荣辱与共

衣食足而知荣辱。——《史记·货殖列传序》

未遑

没有时间顾及;来不及。 汉 扬雄 《羽猎赋》:“立君臣之节,崇贤圣之业。未遑苑囿之丽、游猎之靡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爰至有 汉 ,运接燔书, 高祖 尚武,戏儒简学,虽礼律草创,诗书未遑。”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礼部·辛丑二宗伯》:“ 沉某 父子,尝从大夫之后,偶因出游,未遑趋避,而衷甲之士,奋呼羣起,几不获生焉。” 清 魏源 《客怀》诗:“劳劳啼夜乌,夜静未遑息。” 孙中山 《敬告同乡书》:“今二子之逋逃外国而倡保皇会也,其感恩图报之未遑,岂尚有他哉?”

德礼

(1).道德与礼教。语本《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朱熹 集注:“愚谓政者,为治之具。刑者,辅治之法。德礼则所以出治之本,而德又礼之本也。” 唐 韩愈 《潮州请置乡校牒》:“ 孔子 曰:‘道之以政, 齐 之以刑,民免而无耻。’不如以德礼为先,而辅以政刑也。” 明 李贽 《答耿中丞》:“於是有德礼以格其心,有政刑以縶其四体,而人始大失所矣。”

(2).德泽与礼仪。《左传·僖公七年》:“ 管仲 言於 齐侯 曰:‘臣闻之:招携以礼,怀远以德。德礼不易,无人不怀。’”

何由

亦作“ 何繇 ”。1.从何处,从什么途径。《楚辞·天问》:“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僕虽嚚顽,愿从足下。虽然,何由而自达哉!” 唐 王昌龄 《送韦十二兵曹》诗:“出处两不合,忠贞何由伸?”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六:“ 晋 张华 有鸚鵡,每出还,輒説僮僕好恶。一日,寂无言; 华 问其故,曰:‘被禁在瓮中,何繇得知?’” 鲁迅 《野草·墓碣文》:“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

(2).怎能。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濑修竹茂林》诗:“美人游不还,佳期何由敦?”《宋书·沉庆之传》:“治国譬如治家,耕当问奴,织当访婢。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成?” 明 刘基 《次韵和脱因宗道感兴》诗之三:“路远无羽翼,何由得飞还?”《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稍加责罚,此辈就到家主面前轻事重报,説你怎地凌虐。妹夫必然着意防范,何繇除得?”

(3).因何。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有云 太仓 王宫詹 ,藏 宋 搨《十三行》,一字无损。然与《玉版》对观,无少差,信为《玉版》未损时之拓也。何由落水,以致剥漶?或造物忌之邪?”

汩徂

疾行。《楚辞·九章·怀沙》:“伤怀永哀兮,汩徂南土。” 王逸 注:“徂,往也。” 南朝 齐 谢朓 《忝役湘州与宣城吏民别》诗:“汩徂奉 南岳 ,兼秩典邦号。”

南岳

亦作“ 南岳 ”。山名。五岳之一。(1)指 衡山 。《书·舜典》:“五月,南巡守,至于 南岳 ,如 岱 礼。” 孔 传:“ 南岳 , 衡山 。”《汉书·郊祀志上》:“﹝ 舜 ﹞五月,巡狩至 南岳 。 南岳 者, 衡山 也。” 田汉 《长衡道上》诗之八:“十年梦里朝 南岳 ,日断层峦未许攀。”(2)指 霍山 ,即 天柱山 。《尔雅·释山》:“ 泰山 为东岳, 华山 为西岳, 霍山 为南岳, 恒山 为北岳, 嵩山 为中岳。” 郝懿行 义疏:“ 霍山 在今 庐江 灊县 , 潜水 出焉。别名 天柱山 。 汉武帝 以 衡山 辽旷,故移其神於此。今其土俗人皆呼之为南岳……以 霍山 即 南柱 ,亦止得为 汉武 之南岳,而不得为《尔雅》之南岳矣。”

见“ 南岳 ”。

铅刀

铅制的刀。铅质软,作刀不锐,故比喻无用的人和物。 汉 贾谊 《吊屈原赋》:“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銛。” 汉 王粲 《从军诗》之四:“虽无铅刀用,庶几奋薄身。” 唐 杨乘 《甲子岁书事》诗:“腐儒一铅刀,投笔时感激。” 明 唐寅 《上吴天官书》:“駑马效其驰驱,铅刀礪其銛鍔。” 赵朴初 《周总理挽诗》:“我惭駑駘姿,期效铅刀用。”

遗惠

(1).留予后世之恩惠。《后汉书·灵帝纪》:“又故刺史,二千石清高有遗惠,为众所归者,皆诣公车。” 宋 梅尧臣 《送胡武平》诗:“人归多慕恋,遗惠在兹民。” 清 方文 《过彭泽有怀董澹园明府》诗:“遗惠在人口,娓娓谈不倦。”

(2).指留下恩惠。 晋 陆云 《与戴季甫书》之六:“遗惠鄙州,民物同哀。”

寂寞

(1) 冷清孤单;清静

寂寞难耐

(2) 静寂无声

恩灵

犹恩宠。 南朝 齐 谢朓 《思归赋》:“余菲薄以固陋,受恩灵而不訾。” 南朝 梁 刘孝绰 《谢安成王祭孤石庙胙肉启》:“恩灵所降,信次委积。” 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与陈司空书》:“孤过荷恩灵,预奉帷幄。”

悠悠

(1) 长久,遥远

悠悠长夜

(2) 遥远的

悠悠未来

(3) 形容从容不迫

(4) 众多

(5) 荒谬

悠悠之谈

(6) 飘动的样子

羌笛悠悠雪满地。——宋· 范仲淹《渔家傲》

(7) 庸俗

(8) 形容忧伤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尔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形容悠闲自在

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悠悠自得

结言

(1).用言辞订约。《公羊传·桓公三年》:“古者不盟,结言而退。”《楚辞·离骚》:“解佩纕以结言兮,吾令 蹇脩 以为理。”《后汉书·独行传·范式》:“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自昔枉光尘,结言固终始。”

(2).谓连缀文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风骨》:“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

(3).指文辞的结尾。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哀吊》:“叙事如传,结言摹诗,促节四言,鲜有缓句。”

吐纳

(1).吐故纳新。道家养生之术。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又呼吸吐纳,服食养身,使形神相亲,表里俱济也。”《新唐书·宦者传上·高力士》:“朕将吐纳导引,以天下事付 林甫 ,若何?”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七:“ 摶 不知吐纳修养之理,假令白日冲天,亦何益于圣世?” 清 孙枝蔚 《题华山高枕图寿吴香林》诗:“那用仙家吐纳频,陶然一枕自生春。”

(2).泛指呼吸。 鲁迅 《坟·杂忆》:“因此我常常欣慕现在的青年,虽然生于 清 末,而大抵长于 民国 ,吐纳共和的空气,该不至于再有什么异族轭下的不平之气,和被压迫民族的合辙之悲罢。” 叶圣陶 《倪焕之》十五:“心脏的每一回跳动,鼻息的每一回吐纳,都奏出‘我爱着你’那句话的激动的节拍。”

(3).犹吞吐。吐出与吞进。 汉 王粲 《游海赋》:“苞吐纳之弘量,正宗庙之纪纲。” 晋 郭璞 《江赋》:“呼吸万里,吐纳灵潮。” 清 唐孙华 《同宋药洲太史登滕王阁》诗:“吐纳江流九派小,平压雉堞群峰低。”

(4).比喻贸易,买卖。 吴晗 《朱元璋传》第六章二:“商品的生产和吐纳的中心,手工业作坊和批发行号的所在地,集中着数量相当巨大的后备手工业工人和小商摊贩。”

(5).言谈;谈吐。《魏书·元翼传》:“美姿貌,善吐纳,兼有将畧。”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竺道生》:“吐纳问辩,辞清珠玉,虽宿望学僧,当世名士,皆虑挫词穷,莫敢酬抗。” 清 吴伟业 《送何省斋》诗:“吐纳既风流,姿容更瓌异。”

(6).指发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议论》:“ 崔 记教坊 任智方 四女皆善歌,其中二姑子,吐纳悽惋,收敛浑沦。”

穷通

(1).困厄与显达。《庄子·让王》:“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道德於此,则穷通为寒暑风雨之序矣。”《吕氏春秋·高义》:“然则君子之穷通,有异乎俗者也。” 南朝 梁 刘孝标 《辨命论》:“故性命之道,穷通之数,夭閼纷纶,莫知其辨。” 清 刘大櫆 《难言三》:“人之有穷通得丧,天也。”

(2).谓干涸与流通。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滱水》:“ 川渠 又东北合 滱水 ,水有穷通,不常津注。”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淄水》:“水流亦有时穷通,信为灵矣。”

(3).谓阻隔与通畅。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资政新篇》:“夫事有常变,理有穷通,故事有今不可行而可豫定者,为后之福;有今可行而不可永定者,为后之祸。”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