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爽(七月初二日)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晴爽(七月初二日)原文

农谚有常谈,勤农时记心。

不畏初一雨,却畏初二阴。

昨晚作细雨,入夜檐泉斟。

踊惧明不止,为之弗安衾。

何期五鼓晴,诘晓云归岑。

徐观石挺边,曈昽旭日临。

爽气拂素宇,轻籁吹密林。

新秋景信佳,对时开怀襟。

开襟讵敢骄,额手谢为吟。

诗词问答

问:晴爽(七月初二日)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晴爽(七月初二日)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侵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九十二

2. 七月初二日

参考注释

农谚

1.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生产经验的概括和形象的反映,对于农业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常谈

一般的、经常性的议论

老生常谈

家庭常谈

农时

1.适宜于从事耕种﹑收获的时节。

记心

(1).记在心里;放在心上。《水浒传》第五二回:“今日既到山寨,便休记心。” 明 李贽 《与焦弱侯书》:“盖念我老人抄写之难,纸笔之难,观看之难。念此三难,是以须记心復付 友山 还我也。”

(2).记性;记忆力。《儒林外史》第十一回:“这小姐资性又高,记心又好。” 秦瘦鸥 《秋海棠》十四:“无论记心怎样好、眼力怎样尖的看客,也决不会想到自己就是 秋海棠 。”

一雨

(1).一场雨。 汉 桓宽 《盐铁论·水旱》:“当此之时,雨不破块,风不鸣条,旬而一雨,雨必以夜。” 唐 白居易 《答四皓庙》诗:“如彼旱天云,一雨百穀滋。” 宋 苏轼 《喜雨亭记》:“一雨三日,繄谁之力!” 许杰 《枉生女士》:“所谓‘终年皆是夏,一雨便成秋’者,便是指这种时候而言的。”

(2).佛经常以“一雨”喻教法;佛说一味之法,众生随机缘而有差别,如草木之于雨。《金刚三昧经·序品》:“犹如一雨润,众草皆悉荣,随其性各异。” 唐 皎然 《听素法师讲法华经》诗:“应机如一雨,谁不涤心尘。”

二阴

(1).指人体的前、后两阴,即排泄大小便的部位。《素问·五常政大论》:“其藏肾,肾其畏湿,其主二阴。”

(2).指《易》卦中两个阴爻。《易·大有》“柔得尊位” 三国 魏 王弼 注:“处尊以柔,居中以大,体无二阴,以分其应,上下应之,靡所不纳。”

昨晚

昨天晚上。 唐 王维 《宿郑州》诗:“明当渡 京水 ,昨晚犹 金谷 。” 唐 崔颢 《晚入汴水》诗:“昨晚南行 楚 ,今朝北泝 河 。”《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及至他昨晚得了信,今日天不亮便往这里赶。”

细雨

小雨。 南朝 梁简文帝 《和湘东王首夏诗》:“冷风杂细雨,垂云助麦凉。” 唐 刘长卿 《别严士元》诗:“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宋 陆游 《小园》诗:“点点水纹迎细雨,疎疎篱影界斜阳。” 茅盾 《子夜》十九:“现在是蒙蒙细雨,如烟如雾。”

入夜

到了晚上

入夜,工地上灯火通明

不止

(1)

(2)

不停止

痛哭不止

(3)

表示超出一定数量或范围

何期

犹言岂料。表示没有想到。 南朝 梁 陶弘景 《周氏冥通记》卷二:“凡庸 * ,少乐 * ,幸藉缘会,得在山宅,何期真圣,曲垂启降。” 明太祖 《御赐归老青田诏书》:“何期祸生於有隙,致使不安。”《醒世恒言·马当神风送滕王阁》:“千里独行,方悲寂寞,何期旅邸,得遇故人。” 鲁迅 《悼杨铨》诗:“何期泪洒 江 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五鼓

见“五更”条

戊申晦五鼓。——清· 姚鼐《登泰山记》

诘晓

犹诘旦。 隋 江总 《侍宴玄武观》诗:“詰晓三春暮,新雨百花朝。” 康有为 《京师晋阳寺下车伤足陈简持庶常黄湜生孝廉为吾裹药赋谢》:“詰晓步履可归来,嗟我故人情谊篤。”

云归

乘云归去。谓仙逝。 宋 苏轼 《过永乐文长老已卒》诗:“初惊鹤瘦不可识,旋觉云归无处寻。”

曈昽

太阳初出由暗而明的光景

情曈昽而弥鲜。——陆机《文赋》

旭日

初升的太阳

旭日东升

远景何晃晃,旭日照万方。——傅玄《日升歌》

密林

(1) 树木长得很密的树林

密林中的枪声

(2) ;也可指原始森林

在西双版纳的密林中

新秋

(1).初秋。《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陈 张正见 《和衡阳王秋夜诗》:“高轩扬丽藻,即是赋新秋。” 唐 钱起 《和万年成少府寓直》:“赤县新秋近,文人藻思催。” 清 陈梦雷 《月夜感怀》诗:“新秋澄爽气,何事障微阴。” 鲁迅 《书信集·致章廷谦》:“ 杭州 天气已如新秋,可羡。”

(2).指今秋。 北周 庾信 《拟咏怀》之十八:“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

对时

指一整天。 郭沫若 《海涛集·跨着东海》:“据他说,我的情形是很轻的,只是普通的拘留,一个对时。” 叶紫 《行军掉队记》:“看形势,被害至多总还不到一个对时,大约是在昨天上午。”

怀襟

胸襟。 明 周砥 《赠叶秀才》诗:“仗剑从此别,秋风满怀襟。”

开襟

(1) 中式上衣、袍子等的一种式样,前面的部分分开,纽扣在胸前的叫对开襟,在右侧的叫右开襟

(2) 敞开衣襟

讵敢

岂敢;怎敢。 唐 韩愈 《谢自然诗》:“观者徒倾骇,躑躅詎敢前。” 元 蒲道源 《点绛唇·次杜仲正经历怀古韵》词:“自笑疏顽,詎敢儕英秀。”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邱生》:“谅郎君口同百舌,胆如鼷鼠,詎敢作犯法事?”

额手

以手加额(表示庆幸)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