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朱瞻御

作者:李之世 朝代:明代

赠朱瞻御原文

青衿嗟不第,投笔去从军。

匕首吹毛锷,刀唇偃月文。

行穿虎豹窟,直入犬羊群。

聚米知筹略,摩丸立解纷。

醉毫时墨盾,战血每殷群。

眦为报仇裂,眉如画策分。

挥戈回鲁日,唾手拾燕云。

倚马曾飞檄,图麟矢竖勋。

叶繻今再见,缓带昔徒闻。

笑我毛锥子,年来倦欲焚。

诗词问答

问:赠朱瞻御的作者是谁?答:李之世
问:赠朱瞻御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赠朱瞻御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李之世的名句有哪些?答:李之世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排律 押文韵

参考注释

青衿

(1).青色交领的长衫。古代学子和 明 清 秀才的常服。《诗·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毛 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 北周 庾信 《谢赵王赉息丝布启》:“青衿宜袭,书生无废学之诗;春服既成,童子得 雩 沂 之舞。”《新唐书·礼乐志九》:“其日,鑾驾将至,先置之官就门外位,学生俱青衿服,入就位。”《儒林外史》第四四回:“蒙前任大宗师考补博士弟子员。这领青衿不为希罕,却喜小侄的文章前三天满城都传遍了。”

(2).借指学子。 明 清 亦指秀才。《魏书·逸士传·李谧》:“方欲训彼青衿,宣扬坟典。” 唐 杨炯 《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絳帐语道,青衿质疑。”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身列青衿,败检酿命。”自注:“科举时称秀才为青衿。”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 明 以来之文臣不为公侯,必待艰难考试乃得青衿。”

(3).穿青色衣服的人。多指青少年。 宋 苏轼 《坤城节集英殿宴教坊词·放小儿队》:“青衿旅进,虽末技而毕陈;黄屋天临,知下情之无壅。”

不第

(1).犹落第。谓科举考试不中。 唐 岑参 《送周子落第游荆南》诗:“足下復不第,家贫寻故人。”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五:“ 李巨川 有笔述,歷举不第。”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顺治丁酉江南科场狱》:“时 尤侗 、 汤卿谋 高才不第,隐姓名为 沉白 、 杨云 ,描写主考 何某 ,尽态极妍。”

(2).不但。 清 韩泰华 《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上:“北路则驻防万餘户,已滋生四五万口,更有緑营兵数千,设若割弃,不第 玉门 以内无安插之所,且 厄鲁特 、 索伦 诸部落,必分投他国。”

(3).复姓。 汉 王符 《潜夫论·志姓氏》谓 不第氏 为 纣 庶兄 微子 之后, 子 姓。

投笔

谓弃文而就他业。多指弃文就武。 唐 魏徵 《述怀》诗:“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宋 杨万里 《送谈星辰许季升》诗:“ 许子 儒冠怨误身,如今投笔説星辰。”《瑟榭丛谈》卷下引 清 蔡莘腴 《龙门即事》诗:“投笔何须侯万里,飞书尚欲辟千人。” 王德钟 《十九岁述怀》诗:“批龙探虎知无我,投笔荷戈更有谁?”参见“ 投笔从戎 ”。

从军

旧时指参加军队

弃商从军

匕首

(1) 短剑或狭长的 *

挟匕首以备不测。——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战国策·燕策》

(2) 又

图穷而匕首见

吹毛

(1).比喻事情易为,不费大力气。《韩非子·内储说下》:“去 仲尼 犹吹毛耳。” 唐 司空图 《成均讽》:“ 龟山 远蔽,迷津则原类吹毛;《鱼藻》陈规,式宴则唯思在 镐 。”

(2).形容刀剑锋利,吹毛可断。 唐 李颀 《崔五六图屏风各赋一物得乌孙佩刀》诗:“ 乌孙 腰间佩两刀,刃可吹毛锦为带。” 唐 杜甫 《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锋先衣染血,骑突剑吹毛。” 仇兆鳌 注:“旧注:‘《吴越春秋》:“ 干将 之剑,能决吹毛游尘。”’考本书无此语。” 宋 司马光 《留别东郡诸僚友》诗:“岂徒 丰 狱吹毛利,兼有 秦 臺照胆明。” 元 王实甫 《丽春堂》第二折:“这剑比那太阿无光,鏌鎁无神,臣闕无威。你可休将他小覷的轻微不贵,端的个有吹毛风力。”

(3).见“ 吹毛求疵 ”。

偃月

(1).横卧形的半弦月。《太平御览》卷四引 汉 京房 《易飞候》:“正月有偃月,必有嘉主。”

(2).泛称半月形。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里事·寒兰荡》:“田畛细流,入池如偃月。”

(3).指额骨如半月之形。相法认为极贵之相。《战国策·中山策》:“其容貌颜色,固已过絶人矣;若乃其眉目准頞权衡,犀角偃月,彼乃帝王之后,非诸侯之姬也。” 鲍彪 注:“偃月,额骨。”《后汉书·皇后纪下·顺烈梁皇后》:“相工 茅通 见后,惊,再拜贺曰:‘此所谓日角偃月,相之极贵,臣所未尝见也。’”

(4).营阵名。《新唐书·突厥传上》:“大将将兵,柄不得专,一曰为偃月,一曰为鱼丽,三军万夫,环旋翔佯,愰骇之间,虏骑乘之。” 唐 方干 《狂寇后上刘尚书》诗:“纔施偃月行军令,便见台星逼座隅。”参见“ 偃月营 ”、“ 偃月阵 ”。

(5).指 唐 李林甫 的 偃月堂 。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岳侯追封》:“虽怀 子仪 贯日之忠,曾无其福;卒堕 林甫 偃月 之计,孰拯其寃!” 宋 林景熙 《杂咏十首酬汪镇卿》之十:“权臣坐 偃月 ,弃官如飘蓬。”参见“ 偃月堂 ”。

虎豹

(1).喻指 * 之人。《后汉书·刘陶传》:“陛下不悟,而竞令虎豹窟於麑场,豺狼乳於春囿。” 唐 韦应物 《京师叛乱寄诸弟》诗:“覉离守远郡,虎豹满 西京 。” 清 方文 《偕蔡芹溪至宛兼赠令弟玉立》诗:“虎豹当关欲嚙人,季女何能不憔悴?”

(2).比喻勇猛的战士。 唐 罗隐 《春日投钱塘元帅尚父》诗之一:“门外旌旗屯虎豹,壁间章句动风雷。”

(3).比喻富有文采。 宋 黄庭坚 《送谢公定作竟陵主簿》诗:“ 谢公 文章如虎豹,至今斑斑在儿孙。”

(4).形容怪石。 宋 苏轼 《后赤壁赋》:“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

犬羊

(1).狗和羊。《论语·颜渊》:“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唐 李白 《经离乱后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长戟三十万,开门纳凶渠;公卿如犬羊,忠讜醢与葅。”

(2).常用以比喻任人宰割者,如俘虏、囚犯等。 宋 范仲淹 《让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表》:“及 麟府 丧陷, 镇戎 三败,杀者、伤者前后仅二十万人矣,死者为鱼肉,生者为犬羊。”《说岳全传》第二五回:“若不今朝邀赦免,何至他年作犬羊?”

(3).旧时对外敌的蔑称。 汉 陈琳 《为袁绍檄豫州》:“尔乃大军过荡西山, 屠各 左校,皆束手奉质,争为前登,犬羊残丑,消沦山谷。” 宋 陆游 《涉白马渡慨然有怀》诗:“ 太行 之下吹虏尘, 燕 南 赵 北空无人; 袁 曹 百战相持处,犬羊堂堂自来去。”

聚米

(1).《后汉书·马援传》:“ 援 因説 隗嚣 将帅有土崩之埶,兵进有必破之状。又於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埶,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分析曲折,昭然可晓。”后因以“聚米”比喻指划形势,运筹决策。 北周 庾信 《太子少保豆卢公神道碑》:“城垒画地,山林聚米。” 唐 刘知几 《史通·点烦》:“是以聚米为谷,贼虏之虚实可知;画地成图,山川之形势易悉。” 明 陈瑚 《李映碧廷尉遗地图》诗:“入 关 无復 萧丞相 ,聚米空思 马伏波 。” 清 钱谦益 《<佟氏幽愤录>序》:“时 佟公 为诸生与同舍 杨生 崑仁 筹边料敌,画灰聚米,慨然有扫犁之志。”

(2).米堆。形容矮小。 晋 王嘉 《拾遗记·高辛》:“登月馆以望四海三山,皆如聚米縈带者矣。” 唐 杨炯 《少室山少姨庙碑》:“北临 恒碣 ,犹如聚米;南望 荆衡 ,纔同覆簣。”

筹略

谋略;有谋略

以筹略自命

解纷

排解纷乱;排解纠纷。语出《老子》:“挫其鋭,解其纷。”《史记·滑稽列传序》:“天道恢恢,岂不大哉!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 张守节 正义:“至於谈言微中,亦以解其纷乱,故治一也。” 唐 刘知几 《史通·言语》:“若《史记》载 苏秦 合从, 张仪 连横, 范雎 反间以相 秦 , 鲁连 解纷而全 赵 是也。”《天雨花》第二回:“如今待小弟上前去解纷便了。”

醉毫

指醉后所作之诗、画。 宋 秦观 《次韵公闢即席见寄》:“赖有醉毫吟更苦,他年分作句图夸。”

报仇

报复仇恨

言欲报仇。——晋· 干宝《搜神记》

画策

谋画策略;筹划计策。《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论》:“ 虞卿 料事揣情,为 赵 画策,何其工也!”《晋书·外戚传·羊琇》:“ 琇 密为 武帝 画策,甚有匡救。”《东周列国志》第八回:“ 祭足 为世子 忽 画策,使之结婚于 陈 ,修好于 衞 。” 鲁迅 《坟·我之节烈观》:“一班灵学派的人,不知何以起了极古奥的思想,要请‘ 孟 圣矣乎’的鬼来画策。”

挥戈

挥动武器,形容勇猛进军

挥戈跃马

鲁日

《淮南子·览冥训》:“ 鲁阳公 与 韩 搆难,战酣日暮,援戈而撝之,日为之反三舍。”后以“鲁日”指这一典实中的太阳。 南朝 梁 刘孝威 《塘上行苦辛篇》:“ 秦 云犹变色, 鲁 日尚迴轮。”参见“ 鲁阳挥戈 ”。

唾手

比喻极易。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地理》:“ 勃 ( 萧勃 )之别将 欧阳頠 军 苦竹滩 , 陈武帝 遣 周文育 总师,唾手而禽 頠 。”《三国演义》第六三回:“只因一将倾心后,致使连城唾手降。” 陈登科 《赤龙与丹凤》第一部十七:“若是从里面放起火来, 吴六 等人不被烧死,军心也乱,唾手可解决战斗。”

燕云

(1). 五代 时, 后晋 石敬瑭 以 燕 云 十六州割让给 契丹 。 燕 指 幽州 , 云 指 云州 。见《新五代史·晋高祖纪》。后以“燕云”泛指 华北 地区。 宋 汪元量 《湖州歌》之六:“北望 燕 云 不尽头, 大江 东去水悠悠。” 清 洪亮吉 《题萧照所绘宋高宗瑞应图六幅》诗:“唾手 燕 云 时已异,伤心 怀愍 事将同。”《花月痕》第四回:“逆 倭 势蹙……计欲结连 关 外 回番 各部,由草地潜入 燕 云 。”

(2).指 明 代京都地区。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一》:“ 燕 云 只有四种人多:奄竖多於縉绅,妇女多於男子,娼妓多於良家,乞丐多於商贾……昔人谓‘不如是不足为京都’,其言亦近之矣。”

倚马

靠在马身上。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桓宣武 北征, 袁虎 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 袁 倚马前令作。手不輟笔,俄得七纸,絶可观。”后人多据此典以“倚马”形容才思敏捷。 唐 吴融 《灵池县见早梅》诗:“栖身未识登龙地,落笔元非倚马才。” 明 徐渭 《渔阳三弄》:“奇禽瑞兽虽嘉兆,倚马雕龙却祸芽。” 清 李渔 《怜香伴·香咏》:“对客挥毫不构思,自矜倚马男儿。”

飞檄

(1).速递檄文。《晋书·慕容暐载记》:“飞檄三辅,仁声先路,获城即侯,微功必赏。”《新唐书·裴寂传》:“ 寂 无它才,惟飞檄郡县,促入屯垒相保赘。” 郭沫若 《孔雀胆》第四幕:“我一定要收拾东兵,飞檄西 洱 。”

(2).紧急檄文。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允降》:“班师回去传飞檄,看大将旌旗云外直。”《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三年》:“时飞檄载道, 弥远 益恇悚,中夜,欲自沉於池,其妾见而持之,乃止。”

再见

分别时最后说的话

缓带

(1).宽束衣带。形容悠闲自在,从容不迫。《穀梁传·文公十八年》:“姪娣者,不孤子之意也。一人有子,三人缓带。” 杨士勋 疏:“缓带者,优游之称也。”《汉书·匈奴传赞》:“使边城守境之民父兄缓带,稚子咽哺。”《晋书·羊祜传》:“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被甲。” 宋 王安石 《次韵酬子玉同年》:“塞垣高垒深沟地,幕府轻裘缓带时。”

(2).犹解带。《后汉书·鲍昱传》:“初, 德 被病数年, 昂 俯伏左右,衣不缓带。”

毛锥子

毛笔的别称。因其形如锥,束毛而成,故名。《旧五代史·汉书·史弘肇传》:“ 弘肇 又厉声言曰:‘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剑,至如毛锥子,焉足用哉!’三司使 王章 曰:‘虽有长枪大剑,若 * 锥子,赡军财富,自何而集?’” 黄葆桢 《醉后看弄乌古刀》诗:“安用毛锥子,何如屠狗豪?”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