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书各省总督以下知府以上将军以下总兵以上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六卿近分职,日觐切畴咨。

方伯各司牧,地遥或忘遗。

念兹文武众,胥任典常资。

殿壁名陈列,宵衣予细披。

元康传要论,贞观著前规。

时亮虞廷慎,卓哉不可追。

诗词问答

问:《命书各省总督以下知府以上将军以下总兵以上名于殿壁诗以志事》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排律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五十六

2. 去声

参考注释

六卿

(1).上古天子有六军,六军之主将称“六卿”。《书·甘誓》:“大战于甘,乃召六卿。” 孔 传:“天子六军,其将皆命卿。”

(2).指六官。《书·周官》:“六卿分职,各率其属,以倡九牧,阜成兆民。”《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夏 殷 亡闻焉, 周 官则备矣。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是为六卿,各有徒属职分,用於百事。” 春秋 末, 宋国 亦设六卿之官,其官名与 周 稍异。《左传·哀公二十六年》:“於是 皇缓 为右师, 皇非我 为大司马, 皇怀 为司徒, 灵不缓 为左师, 乐茷 为司城, 乐朱鉏 为大司寇,六卿三族降听政,因大尹以达。”后用以泛称朝廷重臣。 汉 桓宽 《盐铁论·刺权》:“威重於六卿,富累於 陶衞 ,舆服僭於王公,宫室溢於制度。” 南朝 梁 沉约 《奏弹王源》:“闻之前典,岂有六卿之胄,纳女於管库之人?” 隋 唐 后亦用以称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 清 龚自珍 《明良论二》:“至身为三公,为六卿,非不崇高也,而其於古者大臣巍然岸然师傅自处之风,匪但目未覩,耳未闻,梦寐亦未之及。”

(3).指 春秋 时 晋 之 范 、 中行 、 知 、 赵 、 韩 、 魏 六氏。《左传·襄公十九年》:“公( 鲁襄公 )享 晋 六卿于 蒲圃 ,赐之三命之服。”《韩非子·孤愤》:“所以谓 晋 亡者,亦非地与城亡也, 姬氏 不制,而六卿专之也。”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今陛下君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 田常 、六卿之臣,而无辅弼,何以相救?”

(4).谓卿六人。《左传·襄公九年》:“将盟, 郑 六卿: 公子騑 、 公子发 、 公子嘉 、 公孙輒 、 公孙蠆 、 公孙舍之 及其大夫、门子,皆从 郑伯 。”《文选·左思<魏都赋>》:“其府寺则位副三事,官踰六卿。” 张载 注:“置卿近九,故曰官踰六卿。”

(5).见“ 六大 ”。

分职

各司其职;各授其职。《书·周官》:“六卿分职,各率其属,以倡九牧,阜成兆民。”《管子·明法解》:“明主者,有术数而不可欺也,审於法禁而不可犯也;察於分职而不可乱也,故羣臣不敢行其私。”《旧唐书·韦思谦传》:“臣又闻设官分职,量事置吏,此本於理人而务安之也。” 清 朱克敬 《瞑庵杂识》卷三:“ 成周 记列考工,亦祗分职设官,勤於省试。”

畴咨

亦作“ 畴諮 ”。《书·尧典》:“帝曰:‘畴咨若时登庸。’” 孔 传:“畴,谁;庸,用也。谁能咸熙庶绩,顺是事者,将登用之。”后以“畴咨”为访问、访求之意。《汉书·武帝纪赞》:“ 孝武 初立……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晋书·司马虓传》:“若朝之大事,废兴损益,每輒畴諮。” 唐 独孤及 《送陈兼应辟兼寄高适贾至》诗:“天子方在宥,朝廷张四维。料君能献可,努力副畴咨。”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二:“冲圣当阳,畴咨 方 召 ,东南再造,悉畀元臣。”

方伯

殷 周 时代一方诸侯之长。后泛称地方长官。 汉 以来之刺史, 唐 之采访使、观察使, 明 清 之布政使均称“方伯”。《礼记·王制》:“天子百里之内以共官,千里之内以为御,千里之外设方伯。”《史记·周本纪》:“ 周 室衰微,诸侯彊并弱, 齐 、 楚 、 秦 、 晋 始大,政由方伯。” 裴駰 集解引 郑司农 曰:“长诸侯为方伯。”《汉书·何武传》:“刺史,古之方伯,上所委任,一州表率也。职在进善退恶。” 唐 韩愈 《送许使君刺郢州序》:“ 于公 身居方伯之尊,蓄不世之材,而能与卑鄙庸陋相应答如影响。” 清 王韬 《淞滨琐话·金玉蟾》:“荐章交上,升任 黔 中廉访使,旋升方伯,改授 云南 巡抚。”

司牧

(1).管理,统治。《左传·襄公十四年》:“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古之建官,所以济育羣生,统理民物也,故为之君长以司牧之。” 宋 王禹偁 《贺南郡大赦表》:“伏惟尊号皇帝陛下,司牧黎元,敦崇孝治,言有父也。”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庶政·总论》:“夫州县司牧一方。”

(2).君主;官吏。 南朝 齐 萧道成 《即位告天文》:“肇自生民,树以司牧。” 宋 王禹偁 《端拱箴》:“天生蒸民,树之司牧。” 清 唐甄 《潜书·任相》:“百姓困穷,司牧不知,知而不为之所,国亡。”

(3).主管畜牧的官员。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王府官员制度》:“定制:亲王长史一员……司匠、司牧六员。”

文武

(1).文德与武功;文治与武事。《诗·周颂·雝》:“宣哲维人,文武维后。” 郑玄 笺:“又徧使天下之人有才知以文德武功为之君故。”《吕氏春秋·不广》:“文武尽胜,何敌之不服。”《史记·循吏列传论》:“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

(2).特指武事、军事。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臣僚之中,素有才识,可赐 孙 吴 之书,使知文武之方。”

(3).文才和武略。《诗·小雅·六月》:“文武吉 甫 ,万邦为宪。” 朱熹 集传:“非文无以附众,非武无以威敌,能文能武,则万邦以之为法矣。”《汉书·朱云传》:“ 平陵 朱云 ,兼资文武。” 唐 韩愈 《举马摠自代状》:“前件官文武兼资,宽猛得所。”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陛下生知之性,天纵文武。”

(4).文臣和武将,文武官员。《南史·宋纪上·武帝》:“謁 汉 长陵 ,大会文武於 未央殿 。” 五代 牛希济 《奉诏赋蜀主降唐》诗:“满城文武欲朝天,不觉邻师犯塞烟。”《水浒传》第九三回:“众文武见杀了四个大臣,都要来捉 李逵 。”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他的酒量吓着了一朝文武。”

(5).犹言温猛。指文火和武火。 宋 陶穀 《清异录·药》:“火须文武、紧慢得中。”参见“ 文武火 ”。

(6). 周文王 与 周武王 。《诗·大雅·江汉》:“ 文 武 受命, 召公 维翰。” 郑玄 笺:“昔 文王 、 武王 受命, 召康公 为之楨榦之臣以正天下。”《礼记·中庸》:“ 仲尼 祖述 尧 舜 ,宪章 文 武 。” 宋 苏轼 《石鼓》诗:“勋劳至大不矜伐, 文 武 未远犹忠厚。” 清 方苞 《<周官析疑>序》:“即按其文辞,舍《易》《春秋》, 文 、 武 、 周 、 召 以前之诗书,无与之并者矣。”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幼学》:“张而不弛, 文 武 不能也。”

典常

常道,常法。《易·繫辞下》:“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韩康伯 注:“能循其辞以度其义,原其初,以要其终,则唯变所适,是其常典也。”《书·周官》:“其尔典常作之师,无以利口乱厥官。” 唐 元稹 《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固合抚绥黎庶,上副天心,蠲减征徭,内荣乡里,而乃横徵暴赋,不奉典常,擅破人家,自丰私室。” 郭沫若 《祭昆明四烈士》诗:“全民奋起,共树典常。魂其有灵,来格来饗!”

陈列

把物品摆放出来给人看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宵衣

(1).天不亮就穿衣起身。旧时多用以称颂帝王勤于政事。 南朝 陈 徐陵 《陈文皇帝哀册文》:“勤民听政,昃食宵衣。” 唐 许浑 《秋日早朝》诗:“宵衣应待絶更筹,环珮鏘鏘月下楼。”《旧唐书·懿宗纪》:“况荷十七圣之鸿休,绍三百年之庆祚,将求理本,敢忘宵衣。” 宋 王禹偁 《献转运使雷谏议》诗之二:“父子有才同富国,君王无事免宵衣。”参见“ 宵衣旰食 ”。

(2).黑色的丝服。古代妇女助祭时所穿。宵,通“ 綃 ”。《仪礼·士昏礼》:“姆纚笄宵衣在其右。” 郑玄 注:“宵,读为《诗》‘素衣朱綃’之綃;《鲁诗》以綃为綺属也;姆,亦玄衣;以綃为领,因以为名,且相别耳。”《仪礼·特牲馈食礼》:“主妇纚笄宵衣,立于房中,南面。” 郑玄 注:“宵,綺属也。此衣染之以黑,其繒本名宵……凡妇人助祭者同服也。”

贞观

(1).谓以正道示人。贞,正,常。观,示。《易·繫辞下》:“天地之道,贞观者也。” 韩康伯 注:“天地万物莫不保其贞以全其用也。” 孔颖达 疏:“天覆地载之道以贞正得一,故其功可为物之所观也。” 陈梦雷 浅述:“观,示也。天地常垂象以示人,故曰贞观。” 晋 陆机 《演连珠》之二五:“臣闻託闇藏形,不为巧密;倚智隐情,不足自匿。是以重光发藻,寻虚捕景;大人贞观,探心昭忒。” 晋 陆云 《岁暮赋》:“於是 顓頊 御时, 玄冥 统官,天庙既定,日月贞观。”

(2).指正大的道理。《文选·班固<幽通赋>》:“朝贞观而夕化兮,犹諠己而遗形。” 李善 注引 张晏 曰:“言朝闻大道而夕死可也。” 北周 道安 《二教论·归宗显本》:“余闻善齐天下者,以不齐而齐天下者也。何须夷岳实渊,然后方平,续鳧截鹤,於焉始等:此盖狷夫之野议,岂达士之贞观。”

(3).澄清天下,恢宏正道。《后汉书·党锢传·李膺》:“以为天子当贞观二五,利见大人,不谓夷之初旦,明而未融,虹蜺扬煇,弃和取同。” 唐 李华 《含元殿赋》:“王临於朝,天地贞观。”

(4).指澄清天下,恢宏正道的职责。 章炳麟 《与龚未生书》:“然曩时所以不去者,亦慕 宋 贤 程伯淳 言:‘一命之士,必思有以济物。’况僕身当贞观,岂敢忘百姓之忧。”

(5).正可观赏。

前规

(1).前人的规范、规矩。《晋书·慕容垂载记》:“宜述修前规,终忠贞之节。”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刁经臣读李卫公平泉山居诗碑有感》:“当时植珍木,岂是昧前规,废宅长春草,故山存旧碑。” 清 龚自珍 《上大学士书》:“ 文端 未尝奏明裁汰,未奉明文,从而沿之,以前规后随,恐 文端 不受。”

(2).指前代的规模。《宋书·良吏传序》:“及 世祖 承统,制度奢广,犬马餘菽粟,土木衣綈绣,追陋前规,更造 正光 、 玉烛 、 紫极 诸殿。”

虞廷

亦作“ 虞庭 ”。指 虞舜 的朝廷。相传 虞舜 为古代的圣明之主,故亦以“虞廷”为“圣朝”的代称。 明 李东阳 《揭晓后次韵答何穆之等》:“极知君命如山重,亲向 虞 廷拜往哉。” 明 唐顺之 《跋李怀琳书<绝交书>后》:“大则 虞 庭、 禹 水、 稷 穡、 皋 刑以至 夔 石、 益 兽,各致其能而相资以成治。” 明 何景明 《寄赠张方伯》诗:“行见 虞 廷咨岳典,共看 商 室济川材。” 清 陈确 《柬同志》:“今学者相聚言格致之学,穷极微妙,虽 虞 廷精一之旨,几无以过之。” 朱彭寿 《安乐康平室随笔》卷三:“礼部之设,肇端於 虞 廷之秩宗,至 成周 设为春官,职掌始备,厥后时有因革。”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