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十二首

作者:释原妙 朝代:宋代

偈颂十二首原文

东西十万,南北八千。
纖尘不立,寸草不生。
往来无碍,妙用纵横。
直饶亲到者里,正是弃本逐末,引祸招殃。
且道如何是本,抛出轮王三寸铁,分明遍界是刀鎗。

诗词问答

问:偈颂十二首的作者是谁?答:释原妙
问:偈颂十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原妙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原妙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东西

(1) 泛指各种具体或抽象的事物

吃东西

写东西

(2) 特指人或动物(常含喜爱或厌恶的情感)

这小东西真可爱

妈,别理这东西,小心吃了他们的亏。——曹禺《雷雨》

十万

数目。一百个千。用以形容数量极多。《孟子·公孙丑下》:“如使予欲富,辞十万而受万,是欲富乎?” 唐 杜甫 《渔阳》诗:“繫书请问 燕 耆旧,今日何须十万兵?” 宋 陆游 《好事近》词:“驱退睡魔十万,有双龙苍璧。” 陈毅 《梅岭三章》诗之一:“此去泉臺招旧部,旌旗十万斩 阎罗 。”

南北

(1) 北方和南方

(2) 南端到北端之间的距离

寸草不生

贫瘠得几乎没有任何植物生长

一块寸草不生的多岩石的荒地

往来

(1) 去和来

往来种作。——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往来视之。——唐· 柳宗元《三戒》

往来翕忽。——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往来而不绝。——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2) 交往;过从

老死不相往来。——《史记·货殖列传》

诚欲往来。——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3) 交往的人

往来无白丁。——唐· 刘禹锡《陋室铭》

无碍

(1).没有阻碍;没有妨碍。 汉 扬雄 《法言·君子》:“子未覩 禹 之行水与?一东一北,行之无碍也。君子之行,独无碍乎?”《红楼梦》第四一回:“有木头的杯取个来,我就失了手,掉了地下也无碍。” 茅盾 《色盲》三:“﹝ 林白霜 ﹞毫无瞻顾地钉住说:‘如果你觉得告诉我是和 赵筠秋 无碍,还是请你直说罢!’”

(2).佛教语。谓通达自在,没有障碍。 南朝 梁简文帝 《 * 颂》:“我有无碍,共向圆常。” 宋 朱松 《书永和寺壁》诗:“道人法力真无碍,解遣龙孙吐浪花。”

妙用

奇妙的作用或用处

妙用无穷

纵横

(1) 竖和横互相交错

众壑纵横。——《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犹有曲挺纵横者。

刀戟纵横。——《广东军务记》

(2) 奔放自如

笔意纵横

(3) 奔驰无阻

纵横四海

(4) 放肆;无所顾忌

(5) 指合纵连横

直饶

犹纵使,即使。 唐 李咸用 《依韵修睦上人山居》之七:“兼济直饶同巨楫,自由何似学孤云。” 宋 王禹偁 《战城南》诗:“直饶侵到 木叶山 ,争似垂衣施庙算。” 宋 黄庭坚 《望江东》词:“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箇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莫。”《五灯会元·临济宗南岳下十二世·仰山行伟禅师》:“直饶丹青处士,笔头上画出青山、緑水、夹竹桃花,祗是相似模样。”

者里

这里。 清 黄宗羲 《清化唯岑嶾禅师塔铭》:“者里无你插脚处。” 廖仲恺 《渔家傲·题画》词:“者里乾坤谁作主?君莫诉,芦中有士儕鸥鷺。”

正是

(1).就是。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桓 曰:‘第一流復是谁?’ 刘 曰:‘正是我辈耳!’”《二刻拍案惊奇》卷九:“前日分散之后,我问邻人,説是外婆家接去,想正是 冯 家了。” 茅盾 《子夜》十四:“仓皇中他看清了一个,正是 张阿新 。”

(2).恰是。 唐 温庭筠 《杨柳枝》词之一:“正是玉人肠絶处,一渠春水赤栏桥。”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今朝正是箇成婚日。” 巴金 《灭亡》第十八章:“正是黄昏时候,天色渐渐阴沉起来。”

(3).确实是。对客观存在的真实性表示肯定。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四折:“又不比九重龙凤闕,可正是千丈虎狼穴。” 洪深 《赵阎王》第一幕:“这城内便有万千居民,正是人烟稠密,市场热闹。”

(4).确实是。用于表示同意别人意见时加重语气。《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卫先生 道:‘近来的选事益发坏了!’ 随先生 道:‘正是。前科我两人该选一部,振作一番。’”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正是,我们怎么都发昏了!还不快些搀扶 双喜 到里面去。”

(5).应诺之词。犹言好的。《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龙香 对媒婆道:‘老娘你先进去,我在门外张一张罢。’媒婆道:‘正是。’”

(6).旧小说、戏曲里的套语。目的在于引出诗词、熟语。《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正是:麦穗两歧,农人难辨。” 元 郑廷玉 《看钱奴》第一折:“正是:亏心折尽平生福,行短天教一世贫。”《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正是:福无双至犹难信,祸不单行果是真。”

弃本逐末

(1).古指丢弃农桑从事工商等其他事业。《汉书·食货志下》:“民心动摇,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姦邪不可禁。”《旧唐书·韦凑传》:“ 三辅 农人,趋目前之利,捨农受雇,弃本逐末。” 清 顾炎武 《钱粮论》上:“ 吴 徐知誥 从 宋齐丘 之言,以为钱非耕桑所得,使民输钱,是教之弃本逐末也。”

(2).亦作“ 弃本求末 ”。谓舍弃事物的根本而追求末节。《魏书·敬宗纪》:“又 元天穆 宗室末属……不能竭其忠诚以奉家国,乃復弃本逐末,背同即异,为之谋主,成彼祸心。”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两监》:“尔后物态浇漓,稔于世禄,以京兆为荣美,同华为利市,莫不去实务华,弃本逐末。” 清 恽敬 《答邓鹿耕书》之二:“惟小人弃本求末,不务脩德,止求吉葬。”

且道

(1).犹言试想,试问。 宋 杨万里 《酴醿》诗:“借令落尽仍香雪,且道开时是底花!” 宋 方岳 《如梦令·春思》词:“春去,春去,且道干卿何事?”

(2).犹言试看,且看。 宋 杨万里 《题王季安佚老堂》诗之一:“是中却有商量处,且道 青原 几许高?” 宋 严参 《沁园春·吴仲明竹坡》词:“休説龙吟,莫言凤啸,且道高标难胜渠。”

如何

(1)

(2) 用什么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贴的问题

(3) 方式、方法怎样

接下去的问题是如何表明我们的意思

(4) 在什么情况下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会

(5) 怎么,怎么样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水浒传》

(6) “如……何”,表示’把……怎么样”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列子·汤问》

抛出

谓大量卖出商品、证券、股票等。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一:“装到 汕头 的二十一支三百八十件,装到 汉口 广州 的二十一支一共八百三十二件全抛出了。”现亦指提出某种主张、发表某种言论。

轮王

佛教语。“转轮王”的略称。 隋炀帝 《宝台经藏愿文》:“帝释轮王,既被付属。菩萨声闻,得扬大化。” 唐 宋之问 《游法华》诗:“果渐轮王族,缘起梵帝家。” 前蜀 贯休 《送卢舍人》诗之三:“轮王释梵作何因,祗是弘隆大乘福。”

三寸

指舌。《艺文类聚》卷十七引 晋 张韩 《不用舌论》:“ 留侯 不得已而掉三寸,亦反初服而效神仙。” 南朝 梁简文帝 《舌赋》:“夫三端所贵,三寸著名。故微言传乎往记,妙説表乎丹青。”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搆衅》:“他自负半世英豪,那见得一腔奇抱。烂斑三寸人前掉,电光闪烁皆倾倒。”

分明

(1) 清楚(明白)状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简单明了地

这分明不对

(3) 清楚地划开界限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