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答禄章瑞净香亭

作者:方回 朝代:宋代

题答禄章瑞净香亭原文

□□成都府治元帅堂,绿竹含箨新出墙。
今古诗人第一□,幕属工部员外部。
□□□酒樽,主宾遨晚凉。
上句雨洗娟娟净,一扫人间尘土黄。
下句赫破严武胆,解道风吹细细看。
竹净易见香难说,此□撩天鼻孔长。
我知横溪□□□,□□少陵先生鼻。
不徒□此君之佳色,又能识此君至清之□。
然则是又不徒识此君之清气,而能识此君之真味,识此君之深意者欤。
下一转语参此禅,敢问竹香云何细而细。

诗词问答

问:题答禄章瑞净香亭的作者是谁?答:方回
问:题答禄章瑞净香亭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方回的名句有哪些?答:方回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都府

(1).都会。 唐 白居易 《郑絪可吏部尚书制》:“国之都府,半在 东周 。”泛指汇聚之处。 唐 韩愈 《复志赋》:“惟名利之都府兮,羌众人之所驰。”

(2). 唐 节度使的别称。 宋 洪迈 《容斋三笔·唐观察使》:“其有戎旅之地,即置节度使……兵甲、财赋、民俗之事,无所不领,谓之都府,权势不胜其重,能生 * 。”

元帅

(1) 高于将官的军衔名

(2) 中国古代率领全部军队的首领

今古

(1).现时与往昔。 唐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 宋 苏轼 《夜直秘阁呈王敏甫》诗:“共谁交臂论今古,只有闲心对此君。”

(2).谓古往今来,从古到今。

(3).过去、往昔。亦借指消逝的人事、时间。《北史·薛辩传》:“汝既未来,便成今古,缅然永别,为恨何言!” 唐 王昌龄 《同从弟销南斋玩月》诗:“冉冉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元 赵孟頫 《闻捣衣》诗:“人间俯仰成今古,何待他时始惘然。” 清 纳兰性德 《蝶恋花》词:“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

诗人

作诗的名人

生来就是一个诗人,不是造就出来的

第一

(1) 排在最前的

排名第一

(2) 首要的,最重要的

质量第一

幕属

幕僚和部属。《宋史·岳飞传》:“ 飞 渡江,中流,顾幕属曰:‘ 飞 不擒贼,不涉此江。’”

部员

旧时各部的工作人员。 鲁迅 《华盖集续编·记“发薪”》:“就到会计科,一个部员看了一看我的脸,便翻出条子来。” 郭沫若 《北伐途次》一:“跑到了火车站门口的时候, 俄 顾问的翻译 纪德甫 和几位部员向着我们簇拥上来,异口同声地叫着。”

外部

(1) 表面;外表

(2) 某一范围以外

寻求外部的援助

酒樽

亦作“ 酒尊 ”。亦作“ 酒罇 ”。古代盛酒器。《后汉书·章帝纪》:“ 岐山 得铜器,形似酒罇,献之。”《后汉书·王霸传》:“ 茂 ( 苏茂 )雨射营中,中 霸 前酒樽, 霸 安坐不动。”《后汉书·张衡传》:“﹝候风地动仪﹞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唐 罗隐 《梅花》诗:“愁怜粉艷飘歌席,静爱寒香扑酒罇。”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词:“我饮不须劝,正怕酒尊空。” 清 厉鹗 《人日立春用壬寅年人日雪韵》:“佳节翩翩故作妍,新词祝向酒尊边。” 清 潘其灿 《癸卯岁暮感怀》诗:“梦断梅花乡国远,愁凭竹叶酒樽宽。”

主宾

(1).犹主次。 晋 葛洪 《抱朴子·辞义》:“故八音形器异而钟律同,黼黻文物殊而五色均,徒闲涩有主宾,妍蚩有步骤。”

(2).主人和宾客。 宋 洪咨夔 《满江红·老人游东山追和俞贰卿词谨用韵》词:“把酒西风,浑莫问,主宾谁恶。”《镜花缘》第八三回:“鸡黍殷勤款洽,主宾情意堪嘉。”

(3).正宾。 宋 王禹偁 《射宫选士赋》:“其中也得为主宾,其争也是谓君子。”

娟娟

(1).姿态柔美貌。 唐 杜甫 《寄韩谏议注》诗:“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 洞 庭 望八荒。” 宋 苏洵 《张益州画像记》:“有女娟娟,闺闥闲闲。”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英》:“遇一二八女郎,姿致娟娟,顾之微笑,似将有言。” 冰心 《往事二》三:“仿佛万一,只能说是似娟娟的静女,虽是照人的明艳,却不飞扬妖冶。”

(2).长曲貌。《文选·鲍照<翫月城西门廨中>》诗:“始出西南楼,纤纤如玉钩。末映东北墀,娟娟似娥眉。” 李善 注:“《上林赋》曰,‘长眉连娟’。” 唐 沉佺期 《自昌乐郡溯流至白石岭下行入郴州》诗:“娟娟潭里虹,渺渺滩边鹤。” 元 赵孟頫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织四月》诗:“四月夏气清,蚕大已属眠。高首何昂昂,娥眉復娟娟。”

(3).明媚貌。 宋 司马光 《和杨卿中秋月》:“嘉宾勿轻去,桂影正娟娟。” 清 孙枝蔚 《邗上酬赠施尚白督学二十韵》:“冻月娟娟白,高云兀兀垂。” 鲁迅 《集外集拾遗·怀旧》:“月光娟娟,照见众齿,歷落如排朽琼。”

(4).飘动貌。 唐 杜甫 《小寒食舟中作》诗:“娟娟戏蝶过閒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5).同“ 涓涓 ”。缓流;细流。 前蜀 韦庄 《夜景》诗:“欲把伤心问明月,素娥无语泪娟娟。” 清 吴伟业 《过席允来山居》诗:“石笋一林云活活,药栏千品雨娟娟。”

人间

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宋· 沈括《梦溪笔谈》

尘土

细小的土灰

道风

(1).道德风操。 南朝 宋 谢灵运 《庐山慧远法师序》:“於昔 安公 ,道风允被。” 南朝 梁武帝 《罢凤凰御书诏》:“朕君临南面,道风盖闕,嘉祥时至,为媿已多。” 宋 宋祁 《赐皇弟允迪让恩命不允批答》:“朝涣既颁,何执常谦,欲遂素守,道风虽亮,允令难稽。”

(2).谓超凡脱俗的风貌。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三·慧持》:“ 远 , 持 兄弟也。绰绰焉,信有道风矣。”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五:“予坐客未识司直者,见其蓬髩电目,面作松鳞,癭处頷左……已而道风披扬,绪论亹出。”

(3).谓诸凡道家之教义及其生活实践等。 南朝 宋 朱广之 《谘顾道士<夷夏论>书》:“僕夙渐法化,晚味道风,常以崇空贵无,宗趣一也。”

细看

仔细地观察

难说

(1) 难以确定

(2) 不容易说;不好说

撩天

朝天。《古尊宿语录·云门匡真禅师广录》:“三世诸佛总在儞脚跟下,三十年后鼻孔撩天。” 元 耶律楚材 《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序》:“若要脚跟点地,鼻孔撩天,却须向这葛藤里穿过,始得。”《儿女英雄传》第七回:“鼻孔撩天,包牙外露。”

鼻孔

鼻子的外开口;泛指带有鼻子外开口的鼻窝的前部

少陵

(1). 汉宣帝 许后 之陵。因规模比 宣帝 的 杜陵 小,故名。

(2).指 唐 诗人 杜甫 。 杜甫 常以“杜陵”表示其祖籍郡望,自号 少陵野老 ,世称 杜少陵 。 唐 韩愈 《石鼓歌》:“ 少陵 无人 謫仙 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金 曹之谦 《寄元遗山》诗:“诗到 夔州 老更工,只今人仰 少陵 翁。” 郁达夫 《奉赠》诗之五:“一纸家书抵万金, 少陵 此语感人深。”

先生

(1)

(2) 一般在一个男子姓氏后所用的一个习惯性的表示礼貌的称呼

对杜先生讲话

(3) 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4) 旧时称管帐的人

在商号当先生

(5) 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

算命先生

(6) 对长者的尊称

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7) 老师

从先生授经。——清· 袁枚《祭妹文》

(8) 医生

不徒

(1).不白白地。《墨子·修身》:“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

(2).不独;不但。《晋书·顾和传》:“卿珪璋特达,机警有锋,不徒东南之美,实为海内之俊。”

此君

《晋书·王徽之传》:“﹝ 徽之 ﹞尝寄居空宅中,便令种竹。或问其故, 徽之 但啸咏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邪!’”后因作竹的代称。 唐 岑参 《范公丛竹歌》:“此君託根幸得地,种来几时闻已大。” 唐 白居易 《东楼竹》诗:“楼上夜不归,此君留我宿。” 宋 苏轼 《於潜僧绿筠轩》诗:“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 扬州 鹤?” 宋 姜夔 《念奴娇·谢人惠竹榻》词:“梅风吹溽,此君直恁清苦。”

佳色

妍丽的颜色;美丽的光彩。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七:“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唐 元稹 《月三十韵》:“上弦何汲汲,佳色转依依。” 元 何中 《游乐安穆山寺》诗:“秋阴出南郭,佳色来远山。”

至清

(1).过于清澈;极其清澈。 汉 东方朔 《答客难》:“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唐 刘长卿 《送郑说之歙州谒薛侍郎》诗:“俗变人难理,江传水至清。”

(2).谓上升到天庭。清,太清,指天庭。《楚辞·远游》:“超无为以至清兮,与泰初而为邻。” 王逸 注:“登天庭也。”一说,至清,谓“俟时之清”。见 清 王夫之 《楚辞通释》卷五。

(3).极其清虚的境界。即天庭。《淮南子·精神训》:“契大浑之朴,而立至清之中。”

然则

连词,用在句子开头,表示“既然这样,那么…”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清气

(1).天空中清明之气。《楚辞·九歌·大司命》:“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 王逸 注:“言司命常乘天清明之气御持万民死生之命也。” 宋 董弅 《闲燕常谈》:“天下清气,无南北之异。”《负曝闲谈》第十四回:“看那林木青翠,清气扑人,轮声歷碌,鸟语繁碎,别有一番光景。”

(2).引申为光明正大之气。 南朝 宋 王僧达 《答颜延年》诗:“崇情符远迹,清气溢素襟。” 元 宫天挺 《范张鸡黍》第三折:“可惜你腹中大才,胸中清气,都做了江山之秀。”

(3).犹冷静,冷清。 明 李贽 《答周友山书》:“ 无念 已往 南京 ,庵中甚清气。”

(4).犹清秀。《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公子便问:‘此女是那里来的?’酒保説:‘这是 一秤金 家丫头 翠香 翠红 。’三官道:‘生得清气。’”

(5).犹闲气。《西游记》第十八回:“那人挣不脱手,气得乱跳道:‘蹭蹬!蹭蹬!家长的屈气受不了,又撞着这个光头,受他的清气!’”

真味

(1).真实的意旨或意味。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评》:“读《骚》之久,方识真味。” 明 朱承爵 《存馀堂诗话》:“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声音之外,乃得真味。” 叶圣陶 《倪焕之》四:“他们只是没有尝到教育事业的真味罢了,一旦尝到这人世间至高至上的真味,那就硬教他们淡漠也决不肯了。”

(2).指味道纯正的食品。 宋 朱熹 《乳饼》诗:“清朝荐疎盘,乳鉢有真味。”

(3).指食物本来的味道。 清 曹庭栋 《老老恒言·饮食》:“凡食物不能废咸,但少加使淡,淡则物之真味真性俱得。”

深意

非常深刻的含意

一转语

(1).佛家禅宗参禅时以一语转机锋,称“一转语”。《景德传灯录·洪州百丈山淮海禅师》:“今请和尚代一转语,贵脱野狐身。” 宋 苏轼 《尘外亭》诗:“戏留一转语,千载起攘袂。” 宋 陆游 《赠应秀才》诗:“我得 茶山 一转语,文章切忌参死句。” 茶山 , 曾几 别号。

(2).指用一句话启发,使人恍然大悟。 胡适 《尝试集·尝试篇》:“尝试成功自古无, 放翁 此语未必是。我今为下一转语:自古成功在尝试。”

香云

(1).美好的云气,祥云。 唐 李白 《寻山僧不遇作》诗:“香云徧山起,花雨从天来。”《金光明最胜王经·四天王护国品》:“所有种种香云、香盖,皆是《金光明最胜王经》威神之力。” 宋 范成大 《南柯子》词:“香云低处有高楼,可惜高楼不近木兰舟。”

(2).比喻青年妇女的头发。 宋 柳永 《尾犯》词:“记得当初,翦香云为约。” 元 武汉臣 《玉壶春》第四折:“想 李素兰 剪断香云为甚的?也只是愿双双并谐比翼。” 清 李渔 《闲情偶寄·演习》附录《琵琶记·寻夫》改本:“只得把香云剪下自卖钱。”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