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思堂四言

作者:周文璞 朝代:宋代

敬思堂四言原文

有亭央央,高丘之傍。
父兮母兮,坚深埋藏。
厦屋凄凉,宰木成行。
春秋蒸尝,酒浆牛羊。
身体俯伛,虽劳弗彰。
心志瞀乱,虽烦弗扬。
欲求幽阴,茫茫洋洋。
两间四方,实击我肠。
何以照之,明神后皇。
凡今之人,谁同慨伤。

诗词问答

问:敬思堂四言的作者是谁?答:周文璞
问:敬思堂四言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周文璞的名句有哪些?答:周文璞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央央

(1).和谐的声音。《诗·周颂·载见》:“龙旂阳阳,和铃央央。鞗革有鶬,休有烈光。” 朱熹 集传:“央央,有鶬,皆声和也。”

(2).用作象声词,形容声音和谐。 叶圣陶 《线下·外国旗》:“那音响异常清楚,央央地如在一个大空坛里。”

(3).广大貌。《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抚柱楣以从容兮,览曲臺之央央。” 李善 注:“央央,广貌。”

鲜明貌。《诗·小雅·出车》:“出车彭彭,旂旐央央。” 毛 传:“央央,鲜明也。” 陆德明 释文:“央,本亦作英,同。” 清 周亮工 《巡抚山东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彝初周公救荒碑》:“帝曰予闻,钦哉往造。衔命东来,央央旂旐。”

高丘

(1). 楚国 山名。《楚辞·离骚》:“忽反顾以流涕兮,哀 高丘 之无女。” 王逸 注:“ 楚 有 高丘 之山。女以喻臣。言己虽去,意不能已,犹復顾念 楚国 无有贤臣,心为之悲而流涕也。”一说,泛指高山。见 游国恩 纂义。 唐 杨炯 《西陵峡》诗:“ 楚 都昔全盛, 高丘 烜望 杞 。” 鲁迅 《集外集·湘灵歌》:“ 高丘 寂寞竦中夜,芳荃零落无餘春。”

(2).高山。 唐 杨炯 《后周青州刺史齐贞公宇文公神道碑》:“或大泽而康帝图,或高丘而济王业。” 明 朱茂暉 《登高丘而望远海》诗:“吾登高丘,思与仙人游;吾望远海,仙人又安在?”

(3).复姓。 唐 有 高丘词 。见《新唐书·艺文志三》。

坚深

犹艰深。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 文王 患忧,《繇辞》炳曜,符采复隐,精义坚深。” 南朝 梁 刘勰 《奏启》:“若夫 傅咸 劲直,而按辞坚深; 刘隗 切正,而劾文阔略,各其志也。”

埋藏

(1) 埋在地下

把财宝埋藏在沙子中

(2) 隐藏

埋藏在民间传说中的事实真相

厦屋

大屋。 晋 左思 《魏都赋》:“厦屋一揆,华屏齐荣。” 唐 白居易 《有木》诗:“匠人爱芳直,截裁为厦屋。”

凄凉

(1) 孤寂冷落

夜景凄凉

(2) 悲凉

字字凄凉

宰木

坟墓上的树木。语出《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 秦伯 怒曰:‘若尔之年者,宰上之木拱矣。’” 何休 注:“宰,冢也。” 宋 黄庭坚 《奉答谢公定与荣子邕论狄元规孙少述诗长韵》:“ 谢公 遂如此,宰木已三霜。” 明 李东阳 《锺御史同追挽诗》:“五夜 虞渊 终见日,百年宰木再回春。” 清 赵翼 《岳忠武墓》诗:“宰木苍苍向南拱,此是改葬 祁连 塚。”

成行

指旅行、出访等出发上路;启程旅行

年底恐难成行

春秋

(1) 一年,四季

春秋匪解,享祀不忒。——《诗·鲁颂·閟宫》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

(2) 年龄

(3) 我国古代名,指公元前770—前476年中国各诸侯国争霸的时代

(4) 史书名。儒家经典之一,相传孔子根据鲁国的编年史修订而成

本之《春秋》以求其断。——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蒸尝

本指秋冬二祭。后泛指祭祀。《国语·楚语下》:“国於是乎蒸尝。”《后汉书·冯衍传下》:“春秋蒸尝,昭穆无列。” 明 朱鼎 《玉镜台记·成婚》:“于以采藻,于以采苹,克谨蒸尝之荐。”

身体

(1) 指人或动物的整个生理组织,有时特指驱干和四肢

(2) 健康状况

她的身体很虚弱

俯伛

低头曲背。 宋 王禹偁 《谪居感事》诗:“趁朝空俯傴,退食自逶迤。” 宋 苏辙 《上清辞》:“屏息以荐恪兮,退俯傴而仰俟。”

心志

志气;心意

苦其心志。——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使其心志安。——宋· 苏轼《教战守》

瞀乱

(1).昏乱;精神错乱。《文选·宋玉<九辩>》:“忼慨絶兮不得,中瞀乱兮迷惑。” 张铣 注:“叹与相絶而不见,使中昏乱迷惑也。瞀,昏也。”《后汉书·廉范传》:“ 融 怪其貌类 范 而殊不意,乃谓曰:‘卿何似我故功曹邪?’ 范 訶之曰:‘君困戹瞀乱邪!’” 唐 王维 《宋进马哀词》:“忽思瘞兮城南,心瞀乱兮重昏。”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乐仲》:“瞀乱中觉有人抚摩之,目微啟,则母也。”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三》:“我想,我的神经也许有些瞀乱了。否则,那就可怕。”

(2).紊乱;纷乱。《南史·后妃传下·陈后主张贵妃》:“阉宦便佞之徒,内外交结,转相引进。贿赂公行,赏罚无常,纲纪瞀乱矣。” 唐 刘知几 《史通·品藻》:“斯并是非瞀乱,善恶纷拏。” 清 顾炎武 《钱生肃润之父出示所辑方书》诗:“ 和扁 日以遥,治术多瞀乱。方书浩无涯,其言比河汉。”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上》:“然上世自母系废絶,诸姓会最而为父系同盟,则邦邑、种族、姓氏三者,时瞀乱弗能理。”

欲求

指欲念和要求

幽阴

(1).阴静;幽深。《礼记·郊特牲》:“昏礼不用乐,幽阴之义也。” 孔颖达 疏:“幽,深也。欲使其妇深思阴静之义,以修妇道。” 唐 刘希夷 《巫山怀古》诗:“ 巫山 幽阴地,神女艷阳年。”

(2).阴暗。 宋 苏辙 《次韵子瞻锁院赐酒及烛》:“光明坐觉幽阴破,温暖方知覆育长。”

(3).指阴间。《旧唐书·崔彦昭传》:“尔其坚持正直,允执规程,但畏幽阴,必归公当。”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幽阴之气,钟於北方,人之所终归,鬼之所藏也。”

(4).用以指阴魂。 前蜀 杜光庭 《中元众修金箓斋词》:“或幽阴尚滞,涣泽未霑;或嗣续已无,奠羞多闕。” 宋 苏轼 《孔毅甫妻挽词》:“幽阴栖房櫳,芳泽在巾袂。”

茫茫

辽阔旷远的样子;模糊不清楚

长天茫茫。——唐· 李朝威《柳毅传》

野茫茫。——《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勤歌》

夫之茫茫。——明· 顾炎武《复庵记》

茫茫的前景

别时茫茫江浸月。——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洋洋

(1) 形容众多或丰盛

洋洋万言

(2) 盛大

河水洋洋

(3) 广远无涯

牧野洋洋

(4) 美善

声蔼洋洋

洋洋德音

(5) 喜乐

喜气洋洋

其喜洋洋者矣。——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6) 形容声音响亮

钟磬洋洋

流水声洋洋

两间

谓天地之间。指人间。 唐 韩愈 《原人》:“形於上者谓之天,形於下者谓之地,命於其两间者谓之人。”《宋史·儒林传五·胡安国》:“愿彊於为善,益新厥德,使信於诸夏,闻於夷狄者,无曲可议,则至刚可以塞两间,一怒可以安天下矣。” 金 陈赓 《宣宗挽词》:“俭德高千古,鸿勋际两间。” 明 邵璨 《香囊记·潜回》:“那时节立朝纲当辩姦,我这里正气漫漫塞两间。” 鲁迅 《集外集·题<徬徨>诗》:“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徬徨。”

四方

(1) 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泛指各个方面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正方形或正方体

一只四方的木头匣子

何以

(1) 用什么

何以教我

(2) 为什么

何以出尔反尔

神后

(1).后土。《书·汤诰》:“敢昭告于上天神后,请罪 有夏 。” 蔡沉 集传:“神后,后土也。”

(2).英明的先王。《书·盘庚中》:“予念我先神后之劳尔先。” 孔颖达 疏:“ 殷 之先世神明之君惟有 汤 耳,故知神后谓 汤 也。”

凡今

犹如今,当今。 唐 杜甫 《戏为六绝句》之四:“才力应难跨数公,凡今谁是出羣雄。”

慨伤

感慨悲伤。 宋 范成大 《晁子西寄诗谢酒自言其家数有逝者词意悲甚次韵解之》:“我读 晁子 诗,十语九慨伤。” 明 刘基 《上陵》诗:“堂堂梓宫,在彼高冈,霜露是萃,能不慨伤。”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