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石介峰母太夫人时介峰新有操江之命

作者:余继登 朝代:明代

原文

凤诰翟褕出汉庭,慈云冉冉护辎軿。

金仙原注长生箓,宝婺今连执法星。

春色喜看萱草绿,东风频想荔枝青。

中丞新领吴门节,大有江鱼荐醁𨤍。

诗词问答

问:《寿石介峰母太夫人时介峰新有操江之命》的作者是谁?答:余继登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余继登的名句有哪些?答:余继登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参考注释

汉庭

指 汉 朝。 汉  张衡 《思玄赋》:“王肆侈於 汉 庭兮,卒衔恤而絶绪。” 唐  杜甫 《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 汉 庭和异域,《晋史》坼中臺。” 明  何景明 《送雷长史》诗:“ 汉 庭亦羡 相如 美, 楚 客重看 贾傅 尊。”

慈云

佛教语。比喻慈悲心怀如云之广被世界、众生。 南朝  梁简文帝 《 * 颂》:“慈云吐泽,法雨垂凉。” 唐太宗 《三藏圣教序》:“引慈云於西极,注法雨於东陲。” 明  崔子忠 《送僧归滇南》诗:“兵戈前路息,万里忆慈云。”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仰藉慈云之庇,庶宽雷部之刑。”

冉冉

(1) 渐进地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古乐府《陌上桑》

(2)  ∶ 慢慢地

冉冉上升

(3) 柔软下垂的样子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美女篇》

辎軿

辎车和軿车的并称。后泛指有屏蔽的车子。《汉书·张敞传》:“礼,君母出门则乘輜軿。” 颜师古 注:“輜軿,衣车也。”《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一年》:“ 秦 主 登 立 世祖 神主於军中,载以輜軿,建黄旗青盖,以虎賁三百人卫之,凡所欲为,必启主而后行。” 胡三省 注:“车四面有屏蔽者曰輜軿。” 清 厉鹗 《玉泉寺题壁》诗:“春来古寺聚輜軿,鱼乐鱼惊镜里悬。”

金仙

指佛。 唐  李白 《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诗:“朗悟前后际,始知金仙妙。” 王琦 注:“金仙,谓佛。” 明  叶宪祖 《丹桂钿合》第一折:“忽被閒情恼,徘徊夜未眠,月中乘兴去,还拟问金仙。” 清  姚鼐 《岳麓寺》诗:“试将万古怀,移问金仙术。”

原注

原中的注解。多指原作者的自注。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劫灰录补注跋并撰人辨》:“余尝以旧本校勘原注,既一一标明;补注引用诸书,则无从徧考矣。”

长生

(1).永久存在或生存;寿命很长。《老子》:“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庄子·在宥》:“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 唐  杜甫 《月》诗:“入河蟾不没,擣药兔长生。”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三三:“且莫空山听雨去,有人花底祝长生。”

(2).指道家求长生的法术。 南朝  宋  鲍照 《代淮南王》诗:“ 淮南王 ,好长生,服食鍊气读仙经。” 宋  苏轼 《过大庾岭》诗:“仙人拊我顶,结髮授长生。”

(3). 唐 宫 长生殿 的省称。 明  无名氏 《解三酲·咏马嵬事》曲:“再不见鬭草龙池春昼暖,再不见私语 长生 秋夜迢。”参见“ 长生殿 ”。

宝婺

(1).即婺女星。常借指女神。 唐  王勃 《梓州郪县兜率寺浮图碑》:“仙娥去月,旅方镜而忘归;宝婺辞星,攀圆璫而未返。” 唐  李商隐 《七夕偶题》诗:“宝婺摇珠佩,常娥照玉轮。”

(2).用为妇女的美喻。 唐  薛稷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月下琼娥去,星分宝婺行。”参见“ 婺女 ”。

执法

(1) 执掌法律;行使法律权力

执法不严使坏人有隙可乘

(2) 执行法令的官吏

色喜

喜悦流露在脸上。 唐  韩愈 《争臣论》:“人皆以为华, 阳子 不色喜。” 清  侯方域 《明都察院左都御史陈公墓志铭》:“既长,有器量,举於乡,不色喜。”

萱草

(1).植物名。俗称金针菜、黄花菜、多年生宿根草本,其根肥大。叶丛生,狭长,背面有棱脊。花漏斗状,橘黄色或桔红色,无香气,可作蔬菜,或供观赏。根可入药。古人以为种植此草,可以使人忘忧,因称忘忧草。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对萱草兮忧不忘,弹鸣琴兮情何伤。” 唐  万楚 《五日观妓》诗:“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 明  张时彻 《采葛篇》:“愿留枯根株,化作萱草枝。”

(2).借指母亲。 明  刘基 《发安溪至青田戎事急不得留有感》诗:“朝原思脊令,夜船梦萱草。” 明  何景明 《为李秀才寿母》诗:“梅花似白髮,萱草亦朱颜。”参见“ 萱堂 ”。

东风

(1) 从东方吹来的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风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

东风吹向天地外,荡尽人间群魔妖。——《天安门诗八首》

荔枝

一种常绿乔木( Litchi chinensis ),偶数羽状复叶,花小,无花瓣,呈绿白或淡黄色,果实熟时紫红色,果味甘美,营养丰富,是我国特产

中丞

官名。即“大中丞”,见该条

中丞匿于溷藩。——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吴门

(1). 汉  冀县 城门名。在今 甘肃  甘谷县 。《后汉书·五行志一》:“ 王莽 末, 天水 童謡曰:‘出 吴门 ,望 緹羣 ……’ 吴门 , 冀 郭门名也。 緹羣 ,山名也。”

(2).指 春秋  吴 都 阊门 (一作 昌门 )。 唐  李白 《殷十一赠栗冈砚》诗:“洒染 中山 毫,光映 吴门 练。”参见“ 吴练 ”。

(3).指 苏州 或 苏州 一带。为 春秋  吴国 故地,故称。 宋  张先 《渔家傲·和程公闢赠别》词:“天外 吴门 清霅路,君家正在 吴门 住。”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传》:“初, 文相国  震孟 为 吴门 孝廉,年五十餘,老矣。” 沉砺 《吴中杂咏》之一:“ 要离 塚外五人塚,犹占 吴门 侠气多。”

(4).见“ 吴门派 ”。

大有

(1) 许多

大有作为

(2) 大丰收

大有之秋

江鱼

石头鱼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鳞三·石头鱼》。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