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

作者:龚自珍 朝代:清代

台城路原文

赋秣陵卧钟,在城北鸡笼山之麓,其重万钧,不知何代物也。
山陬法物千年在,牧儿扣之声死。谁信当年,楗棰一发,吼撤山河大地。幽光灵气。肯伺候梳妆,景阳宫里。怕阅兴亡,何如移向草间置。漫漫评尽古今,便汉家长乐,难寄身世。也称人间,帝王宫殿,也称斜阳萧寺。鲸鱼逝矣。竟一卧东南,万牛难起。笑煞铜仙,泪痕辞灞水。

诗词问答

问:台城路的作者是谁?答:龚自珍
问:台城路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台城路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龚自珍的名句有哪些?答:龚自珍名句大全

注释

①秣陵:南京古称。卧钟:即今南京市鼓楼东北大钟亭内之钟,亭建于光绪年间并悬挂之,位置仍处鸡笼山西麓下。钧:三十斤为一钧,古代计量单位。此钟铸于明代洪武年间。 
②山陬:山脚,“陬”读若“邹”。法物:帝王仪仗器物。有神圣意。声死:常建《吊王将军墓》:“军败鼓声死”。声音低哑微弱。 
③楗槌:应即犍槌,古时钟磬名称,见《翻译名义集》引《声论》。南京大钟据传声闻可达十里,故有“吼彻”句。 
④“肯伺候”二句:《南齐书·武穆裴皇后传》:“上(萧颐)数游幸诸苑囿,载宫人从后车。宫内深隐,不闻端门鼓漏声,置钟于景阳楼上,宫人闻钟声,早起装饰。”成语“钟鸣漏尽”即此意。可见南京大钟与鼓楼之鼓原亦系报时之用,前句“法物”云云与之正呼应,全取宫苑物义拟喻权力、王权象物。 
⑤漫漫:悠长貌、遥远貌。长乐:宫名。汉初改建秦朝之兴乐宫而成。 
⑥萧寺:即寺庙。《国史补》载:“梁武帝造寺,令萧子云飞白大书‘萧寺’。”梁朝帝王为萧姓,本有皇家“家庙”意。后每用以与宫殿对应指喻盛衰。封建时期每多舍宅第为寺庵,意味衰落式微。 
⑦鲸鱼:此处指代撞钟之大杵,杵刻成鲸鱼型。 
⑧万牛难起:意为沉重,万牛之力拉不起身。龚自珍见时既已“卧”置,当实处草莱间,杵亦已失。 
⑨铜仙: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意,诗中有“忆君清泪如铅泻”。三国后期,魏明帝移长安之汉宫前“金人承露盘”于洛阳,拆迁时,金人泣下,遂留于灞水边。此典故每表示国破亡。

诗文赏析

此词系《庚子雅词》中之一篇,庚子是道光二十年(1840),即鸦片战争爆发这一年。龚自珍于此年八月上旬游南京,其时适值英帝国侵略军之舰支威胁大沽,逼迫清廷重治林则徐罪之际。词人悲慨时势艰危,哀愤一己投闲,对朝廷颟顸无能,败亡不远深苦于心,遂借“卧钟”以发心声。此“卧钟”兼具两层意象。既是自喻,又象征国运,个人际遇与家国衰颓融成一气,典型表现着先觉者心灵感受与时代气息的同步一致性。

标签:爱国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