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丹霞老师

作者:邓肃 朝代:宋代

谢丹霞老师原文

丹霞修何行,天花雨红英。
草莽化金碧,宴坐十年成。
落笔多奇语,酬唱皆名卿。
微言寄祸福,无心天籁鸣。
顷年来七峰,见我眼增明。
西来的的意,一语贯三乘。
坐令尘土人,弹指悟无生。
别来今许久,夜梦飞爽灵。
新诗忽入手,春风死草萌。
公以慧生定,我自明而诚。
相望虽千里,秋风共一清,去去勿作念,明鉴无将迎。

诗词问答

问:谢丹霞老师的作者是谁?答:邓肃
问:谢丹霞老师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邓肃的名句有哪些?答:邓肃名句大全

邓肃谢丹霞老师书法欣赏

邓肃谢丹霞老师书法作品欣赏
谢丹霞老师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丹霞

(1).红霞。 三国 魏 曹丕 《丹霞蔽日行》:“丹霞蔽日,采虹垂天。” 唐 元稹 《青云驿》诗:“丹霞烂成綺,素云轻若綈。” 明 夏完淳 《叙怀》诗:“丹霞照深池,清暉被嘉树。”

(2).比喻红艳的色彩。 晋 傅玄 《艳歌行》:“白素为下裾,丹霞为上襦。” 唐 李商隐 《和郑愚赠筝妓二十韵》:“茜袖捧琼姿,皎日丹霞起。”《红楼梦》第五八回:“﹝ 宝玉 ﹞从 沁芳桥 一带堤上走来。只见柳垂金綫,桃吐丹霞。”

花雨

(1).花季所降的雨。 前蜀 贯休 《春山行》诗:“重叠太古色,濛濛花雨时。” 宋 向子諲 《水龙吟·绍兴甲子上元有怀京师》词:“更冥冥,一帘花雨。” 元 张雨 《次孙大方仙兴诗韵》:“花雨扫尘鸞帚溼,岛云承韈蜃楼昬。”

(2).佛教语。诸天为赞叹佛说法之功德而散花如雨。《仁王经·序品》:“时无 * 雨诸香华,香如须弥,华如车轮。”后用为赞颂高僧颂扬佛法之词。 唐 李华 《润州鹤林寺故径山大师碑铭》:“十里花雨,四天香云,幢幡葢网,光蔽日月。” 唐 李白 《寻山僧不遇作》诗:“香云徧山起,花雨从天来。” 赵光荣 《里湖纪游》诗:“花雨散诸天,慈云广荫庇。”

(3).落花如雨。形容彩花纷飞。 郭沫若 《双倍的春天》诗序:“ 北京 市民夹道欢迎,花雨满天,欢雷震地,人人脸上都焕发出无上的喜意。”

红英

红花。 南唐 李煜 《采桑子》词:“亭前春逐红英尽。” 宋 秦观 《满庭芳》词:“古臺芳榭,飞燕蹴红英。”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蔡宅祝寿》:“还愁,白髮蒙头,红英满眼,心惊去年时候。”

草莽

(1) 丛生的杂草

零落同草莽。——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2) 偏僻的乡间;落后愚昧之地

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吕氏春秋·慎行论》

身居草莽

金碧

(1).金和玉。《后汉书·乌桓传》:“妇人至嫁时乃养髮,分为髻,著句决,饰以金碧。”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序:“故玄黄经纬之辨,金碧沉浮之殊,僕以为亦合其美并善而已。”

(2).金黄和碧绿的颜色。 唐 罗邺 《上阳宫》诗:“深锁笙歌巢燕听,遥瞻金碧路人愁。” 宋 苏轼 《雍秀才画草虫八物·鬼蝶》诗:“双眉卷铁丝,两翅晕金碧。” 清 杜岕 《报恩寺塔灯歌》:“共推此塔天下少,金碧丹青壮丽殊。” 闻一多 《红烛·李白之死》:“又有琼瑶的轩馆同金碧的台榭。”

(3).金马、碧鸡。《文选·陆机<演连珠>》:“金碧之巖,必辱凤举之使。” 刘孝标 注引《汉书》:“或言 益州 有 金马 碧鸡 之神,可醮而致。” 唐 陈子昂 《送殷大入蜀》诗:“ 蜀 山金碧地,此地饶英灵。”参见“ 金马碧鸡 ”。

(4).指国画颜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绿。

宴坐

静坐,安坐

龙湫宴坐。——宋· 沈括《梦溪笔谈》

年成

指一年的丰收与否:碰上好年成。

落笔

下笔书写或作画

他在有了生 * 验后才落笔画画?

多奇

谓超群出众;多有奇异之处。 战国 楚 宋玉 《神女赋》:“近之既妖,远之有望。骨法多奇,应君之相。视之盈目,孰者克尚。” 晋 陆机 《辩亡论》上:“宾礼名贤,而 张昭 为之雄;交御豪俊,而 周瑜 为之杰。彼二君子,皆弘敏而多奇,雅达而聪哲。” 唐 卢照邻 《宿晋安亭》诗:“闻有弦歌地,穿凿本多奇。游人试一览,临玩果忘疲。”

酬唱

用诗词互相赠答唱和

积雪巷深酬唱夜,落花墙隔笑言时。——郑谷《酬右肖补阙张茂枢》

微言

(1) 含蓄而精微的言辞

微言议赈捐

(2) 密谋;密言

祸福

(1).灾殃与幸福。《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祸福无门,唯人所召。”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祸福交错乎倚伏之间,兴亡 * 乎盈虚之会。” 清 林则徐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2).指灾祸。 晋 欧阳建 《临终诗》:“潜图密已构,成此祸福端。”

无心

(1) 没有心情,没有做某事的念头

无心恋战

(2) 不是存心的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天籁

自然界的声音,物自然而然发出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等

顷年

(1).近年。《后汉书·明帝纪》:“自 汴渠 决败,六十餘岁,加顷年以来,雨水不时, 汴 流东侵,日月益甚,水门故处,皆在 河 中。” 唐 张九龄 《敕处分举人》:“顷年策试,颇成弊风,所问既不切於时宜,所对亦何关於政事?”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丽景》:“顷年更有解事者,屏除罗綺,卧处横施竹榻、布帷、角枕,极其朴素。”

(2).往年。《魏书·广陵王羽传》:“朕顷年以其人识见可取,故简司狱官,小优劣不足为差。”《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时 李永锡 亦在举中, 旦 等言:‘ 永锡 即顷年妄陈封事被黜者。’”

的的

(1) 明白,昭著

(2) 副词。的确;实在

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清· 林觉民《与妻书》

三乘

三乘车。每乘四马。 殷 商 时为下大夫的仪制。《礼记·少仪》:“贰车者,诸侯七乘,上大夫五乘,下大夫三乘。” 郑玄 注:“此盖 殷 制也。”

(1).佛教语。一般指小乘(声闻乘)、中乘(缘觉乘)和大乘(菩萨乘)。三者均为浅深不同的解脱之道。亦泛指佛法。《魏书·释老志》:“初根人为小乘,行四諦法;中根人为中乘,受十二因缘;上根人为大乘,则俢六度。虽阶三乘,而要由修进万行,拯度亿流,弥歷长远,乃可登佛境矣。”《西游记》第二回:“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 潘飞声 《甘露寺》诗:“荒苔佛座参三乘,老树僧房坐六朝。”

(2).道教语。谓以 元始天尊 所传为大乘上法,属洞真部;以 灵宝天尊 所传为中乘中法,属洞元部;以 道德天尊 所传为小乘初法,属洞神部。《云笈七籤》卷一:“精研三乘,详观四辅。”

坐令

犹言致使;空使。 唐 韩愈 《赠唐衢》诗:“胡不上书自荐达,坐令四海如 虞 唐 ?” 明 刘基 《结交行》:“寧知嫌隙翻掌成,坐令衽席生戈兵!” 丘逢甲 《汕头海关歌》:“坐令洋货日报关,万巧千奇无不备。”

尘土

细小的土灰

弹指

极短时间

一弹指的工夫

无生

(1).不降生,不生存在世上。《诗·小雅·苕之华》:“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郑玄 笺:“我,我王也。知王之为政如此,则己之生,不如不生也。”一本作“无生”。

(2).佛教语。谓没有生灭,不生不灭。 晋 王该 《日烛》:“咸淡泊於无生,俱脱骸而不死。” 唐 王维 《登辨觉寺》诗:“空居法云外,观世得无生。” 明 何景明 《近寺》诗:“亦知身是妄,从此学无生。” 康有为 《七月偕铁君及家人从者居丹将敦岛灯塔》诗:“碧海苍天无尽也,教人怎不了无生?”

别来

(1).离别以来。 南朝 宋 谢惠连 《代古诗》:“别来经年岁,欢心不同凌。” 唐 窦群 《赠刘大兄院长》诗:“路自 长沙 忽相见,共惊双鬢别来殊。” 郭沫若 《喀尔美萝姑娘》:“我们别来将近两个月了。”

(2).另外。《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眼见得这座祖宅,还值万数银子,怎么又要捨作道院;别来募化黄金,兴铸仙像。”

许久

(1) 时间延续很久

大家商量了许久

(2) 相隔时间很长

他许久没来了

爽灵

(1).道教称人三魂之一。《黄庭内景经·肝部》“摄魂还魄永无倾” 梁丘子 注引《太微灵书》:“三魂名曰:爽灵、胎光、幽精。”

(2).泛指灵魂。 宋 苏轼 《芙蓉城》诗:“天门夜开飞爽灵,无復白日乘云軿。” 宋 秦观 《曾子固哀词》:“悵爽灵之焉诣。” 明 王逢 《梦左丞吕公仲实》诗:“故郡瞻风裁,端居接爽灵。”

新诗

(1).新的诗作。 晋 张华 《答何劭诗》之一:“良朋貽新诗,示我以游娱。” 唐 杜甫 《解闷》诗之七:“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 清 黄遵宪 《奉命为美国三富兰西士果总领事留别日本诸君子》诗:“海外偏留文字缘,新诗脱口每争传。”

(2).指“五四”以来的白话诗。 毛 * 《关于诗的一封信》:“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 李一氓 《<阿英文集>序》:“你写新诗,我填旧词,也是个诗人高唱的时代。”

入手

(1) 着手;开始做

西洋画家自描写实物入手。——蔡元培《图画》

解决问题要从调查研究入手

(2) 到手

声名入手

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我自

犹我咱。 宋 刘子翚 《满庭芳·桂花》词:“我自寒灰槁木,凝神处,不觉重酣。”《水浒传》第七二回:“那人道:‘我自姓 王 。’” 清 谭嗣同 《狱中题壁》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 崑崙 。”

相望

互相对望

雕栏相望焉。——《虞初新志·魏学洢·核舟记》

邻国相望。——《史记·货殖列传》

死者相望。——《资治通鉴·唐纪》

东西相望。——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秋风

秋天的风

去去

越去越远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宋· 柳永《雨霖铃》词

作念

思念;怀念。 元 关汉卿 《西蜀梦》第二折:“每日家作念的如心痒,没日不心劳意攘。” 元 张国宾 《罗李郎》第三折:“我不合一路上作念你许多时,离乡背井将你来僝僽死。” 明 徐渭 《雌木兰》第二出:“ 花大爷 ,你元来是箇女儿……元来你路上説的金刚变 嫦娥 ,就是这箇谜子。此岂不是千古的奇事,留与四海扬名,万人作念么?”

明鉴

(1) 明亮的镜子

(2) 指能够引以为戒的明显的前例

(3) 明察,洞察。旧时称颂人有见识有眼力

将迎

(1).送往迎来。《庄子·知北游》:“ 颜渊 问乎 仲尼 曰:‘ 回 尝闻诸夫子曰:‘无有所将,无有所迎。’ 回 敢问其游。’ 仲尼 曰:‘……唯无所伤者,为能与人相将迎。’”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去郡》诗:“负心二十载,於今废将迎。” 清 吴伟业 《送旧总宪龚孝升出使广东》诗:“独有飘零老 伏生 ,不堪衰白困将迎。”

(2).迎接。 宋 范成大 《次韵许季韶水乡席上》:“解愠风来如故旧,催诗雨作要将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刘夫人》:“妇已遣人将迎,遂与俱去。”

(3).逢迎;迎合。《宋书·徐爰传》:“殿省旧人,多见罪黜,惟 爰 巧於将迎,始终无迕。” 明 归有光 《王母孙孺人墓志铭》:“祖母性严厉,鲜当其意。先母能委曲将迎,常得其懽心。”

(4).将养;保养。《列子·汤问》:“不待杀戮而夭,不待将迎而寿。”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