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三首

作者:释从瑾 朝代:宋代

颂古三首原文

睦州担板汉,从来见一边。
浅深三尺水,上下两重天。

诗词问答

问:颂古三首的作者是谁?答:释从瑾
问:颂古三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从瑾的名句有哪些?答:释从瑾名句大全

释从瑾颂古三首书法欣赏

释从瑾颂古三首书法作品欣赏
颂古三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担板汉

呆笨、不灵活的汉子。 宋 杨万里 《过彭泽县望渊明祠堂》诗:“不闻担板汉,曾羡采薇人。”《五灯会元·南泉愿禅师法嗣·赵州从谂禅师》:“饶汝从 云峯 云居 来,祗是箇担板汉。” 清 张岱 《西湖梦寻·云栖》:“未尝一味槁木死灰,若 宋旭 所议担板汉,真不可思议人也。”

从来

向来,一向——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那样

从来如此

一边

一个动作与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

一边听收音机,一边织毛衣

浅深

(1).深和浅。《礼记·王制》:“意论轻重之序,慎测浅深之量以别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颂赞》:“虽浅深不同,详略各异,其褒德显荣,典章一也。” 宋 苏轼 《学士院试孔子从先进论》:“其志不同,故其术有浅深,而其成功有巨细。” 郭沫若 《羽书集·由“有感”说到气节》:“悲歌 燕 赵 已消沉,沦落何须计浅深?”

(2).深厚。 宋 苏舜钦 《启事上奉宁军陈侍郎》:“自尔家事细微,必为賙给,使举族免於流转,得专孝思,其为惠浅深,以此可见。”

三尺水

喻剑。 唐 李贺 《春坊正字剑子歌》:“先辈匣中三尺水,曾入 吴 潭斩龙子。”

上下

(1) 高处和低处;上面和下面;职位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上下同欲者胜。——《孙子·谋攻》

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范仲淹《岳阳楼记》

(2) 辈分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全家上下都很高兴

(3) 从上面到下面

上下打量着这位陌生人

(4) 指程度上高低、优劣

不分上下

(5) 用在数量词后,表示概数;左右

今年一亩地能有一千斤上下的收成

这位先生今年五十上下

(6) 称衙门中的差役

这般炎热,上下只得担待一步!——《水浒传》

两重

特征明显不同的两种

几乎每个人都具有两重性格

两重唱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