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六十首

作者:释宗杲 朝代:宋代

偈颂一百六十首原文

无边刹境,自他不隔於毫端。
十世古今,始终不离於当念。
丈夫自有冲天志,休向如来行处行。

诗词问答

问:偈颂一百六十首的作者是谁?答:释宗杲
问:偈颂一百六十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宗杲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宗杲名句大全

释宗杲偈颂一百六十首书法欣赏

释宗杲偈颂一百六十首书法作品欣赏
偈颂一百六十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无边

没有边际

无边界框

自他

亦作“ 自它 ”。1.自视为外人;疏远。《汉书·东平思王刘宇传》:“今 东平王 出繦褓之中而託於南面之位,加以年齿方刚,涉学日寡,驁忽臣下,不自它於太后,以是之间,能无失礼义者,其唯圣人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仙人岛》:“僕不自他於君,实欲拔出恶浊,不料迷晦已深,梦梦不可提悟。”

(2).自己与他人。 宋 张商英 《护 * 》:“佛大慈大悲,大喜大捨,自他无间,寃亲等观。”

毫端

(1).细毛的末端。比喻极细微。《后汉书·南匈奴传》:“呜呼!千里之差,兴自毫端。”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金山观月》词:“漱冰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

(2).犹言笔底;笔下。 南朝 梁 庾肩吾 《<书品>序》:“其转註假借之流,指事会意之类,莫不状范毫端,形呈字表。” 宋 王安石 《赠李士云》诗:“毫端出窈窕,心手初不著。” 清 屠文漪 《迈陂塘·题陆旉亭小照》词:“是谁将玉山琼树,毫端图画偏似。”

古今

古代和现代

古今差异

始终

自始至终

会议始终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

可是整整过了四百年,始终没有人来解救我。——《渔夫的故事》

不离

(1).不失;不失为。《庄子·马蹄》:“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朴素。”《礼记·曲礼上》:“鸚鵡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2).不离开;不离去。 汉 焦赣 《易林·鼎之需》:“容民畜众,不离其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翠》:“一物大於猫,来伏身下,展转不离。”

(3).差不多;还不错。《红楼梦》第一○八回:“ 湘云 道:‘别人还不离,独有 璉二嫂子 ,连模样儿都改了,説话不伶俐了。’” 老舍 《骆驼祥子》四:“老头子看了车一眼,点了点头:‘不离!’”

丈夫

(1) 已婚女子的配偶

古者丈夫不耕。——《韩非子·五蠹》

(2) 男子

生丈夫,…生女子。——《国语·越语》

(3) 成年男子

丈夫气

丈夫亦爱怜。——《战国策·赵策》

天志

(1).天下之明法。《墨子·天志上》:“我有天志,譬若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轮匠执其规矩以度天下之方员。”

(2).天的意志。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楚庄王》:“故必徙居处、更称号、改正朔、易服色者,无他焉,不敢不顺天志而明自显也。”

如来

佛的别名。梵语意译。“如”,谓如实。“如来”即从如实之道而来,开示真理的人。又为 释迦牟尼 的十种法号之一。《金刚经·威仪寂静分》:“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南朝 宋 谢灵运 《庐山慧远法师诔》:“仰弘如来,宣扬法雨;俯授法师,威仪允举。”《西游记》第七回:“众神随至 寳莲臺 下啟知, 如来 召请。” 清 赵翼 《大石佛歌》:“是谁凿破山骨裂,幻出如来身半截。”

行处

(1).随处;到处。 唐 杜甫 《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元 汤式 《赏花时·戏贺友人新娶》套曲:“翠袖分香行处有,綵笔生花梦境熟。” 清 孙枝蔚 《雨》诗:“浮生怜物态,行处触长吟。”

(2).走过的地方。 前蜀 韦庄 《叹落花》诗:“ 西子 去时遗笑靨, 谢娥 行处落金鈿。”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