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宗祀昊天乐章。雍和

作者:佚名 朝代:唐代

中宗祀昊天乐章。雍和原文

郊坛展敬,严配因心。孤竹箫管,空桑瑟琴。
肃穆大礼,铿锵八音。恭惟上帝,希降灵歆。

诗词问答

问:中宗祀昊天乐章。雍和的作者是谁?答:佚名
问:中宗祀昊天乐章。雍和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郊坛

古代为祭祀所筑的土坛,设在南郊。 唐 高适 《过卢明府有赠》诗:“明日復行春,逶迤出郊坛。”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大礼》:“冬至有事於南郊,或用次年元日行事。先於五六月内择日命司漕及修内司修饰郊坛……郊坛,天盘至地高三丈二尺四寸,通七十二级,分四成。” 清 魏源 《金陵怀古》诗之五:“ 南都 胜国驻旌旗,宫闕郊坛尚有基。”

展敬

祭拜;省候致敬。《后汉书·郑玄传》:“自非拜国君之命,问族亲之忧,展敬坟墓,观省野物,胡尝扶杖出门乎!”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恶得及第》:“ 广明 初, 崔厚 侍郎榜,贵主力取鼎甲。榜除之夕,为设庭燎,仍为宴具,以候同年展敬。”《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既蒙尊神下降,请到房中,容氏儿展敬。” 郑观应 《盛世危言·交涉》:“公使以护商为名,彼此可长驻京师,眷属僕从,任其随带,朝贺结交,随时展敬。”

严配

谓祭天时以先祖配享。语本《孝经·圣治》:“孝莫大於严父,严父莫大於配天。” 南朝 梁 王屮 《头陀寺碑文》:“祖武宗文之德,昭升严配;格天光表之功,弘启兴服。”《隋书·炀帝纪上》:“朕获奉祖宗,钦承景业,永惟严配,思隆大典。” 宋 王禹偁 《谢加上柱国表》:“今者伏遇皇帝陛下,躬修禋祀,严配祖宗,率由旧章。”

因心

谓亲善仁爱之心。《诗·大雅·皇矣》:“维此 王季 ,因心则友。” 毛 传:“因,亲也。” 陈奂 传疏:“因训亲,亲心即仁心。”《旧唐书·孝友传序》:“善於兄弟,必能因心广济。” 宋 岳珂 《桯史·南陵疏文》:“因心荐严,虽前无此比,亦不失臣子尽诚之谊。”

孤竹

(1).独生的竹。《周礼·春官·大司乐》:“孤竹之管,云和之琴瑟,云门之舞,冬日至,於地上圜丘奏之。” 郑玄 注:“孤竹,竹特生者。” 贾公彦 疏:“孤竹,竹特生者,谓若 嶧阳 孤桐。” 汉 班固 《东京赋》:“尔乃孤竹之管,云和之瑟,雷鼓鼝鼝,六变既毕,冠华秉翟,列舞八佾。” 汉 刘桢 《赠从弟》诗之二:“凤凰集南岳,徘徊孤竹根。” 唐 杨炯 《盂兰盆赋》:“孤竹之管,云和之瑟,麒麟在郊,凤凰蔽日。”

(2).古代的一种管乐器。因用孤竹制成,故名。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 嶧阳 孤桐,不能无絃而激哀响; 大夏 孤竹,不能莫吹而吐清声。” 晋 张协 《七命》之二:“吹孤竹,拊云和,渊客唱《淮南》之曲,榜人奏《采菱》之歌。” 北周 庾信 《变宫调》之二:“孤竹调阳管,空桑节雅絃。” 宋 张先 《菩萨蛮》词之一:“佳人学得 平阳 曲,纤纤玉笋横孤竹。一弄入云声,海门江月清。”

(3).古代乐曲名。 北周 庾信 《为晋阳公进玉律秤尺斗升表》:“奏黄钟而歌大吕,变孤竹而舞《云门》。”《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六年》“百官皆以为然,乃行之” 元 胡三省 注:“空桑、孤竹之韵足以礼神,《云门》、《大夏》之容无亏观德。”

(4). 商 周 时国名。在今 河北省 卢龙县 。《国语·齐语》:“遂北伐 山戎 ,刜 令支 、斩 孤竹 而南归。” 韦昭 注:“二国, 山戎 之与也。 令支 ,今为县,属 辽西 , 孤竹 之城存焉。” 南朝 梁 任昉 《百辟劝进今上笺》:“ 山戎 孤竹 ,束马景从。” 唐 张说 《吊国殇文》:“北伐兮东胡,邈 辽阳 兮 孤竹 。” 明 唐寅 《出塞》诗之一:“摐金出 孤竹 ,飞旗掩二 榆 。”

(5).《庄子·让王》:“昔 周 之兴,有士二人,处於 孤竹 ,曰 伯夷 、 叔齐 。”后遂用“ 孤竹 ”借指 伯夷 、 叔齐 。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 孤竹 不以絶粒易 鹿臺 之富, 子廉 不以困匱贸铜山之丰。” 南朝 宋 范晔 《逸民传论》:“ 武 尽美矣,终全 孤竹 之絜。” 唐 李德裕 《赠右卫将军李安制》:“往者, 产 禄 擅朝, 充躬 交乱,每念王室,殆於阽危,不惮芳兰之焚,竟全 孤竹 之志。”

(6).竹的一种。 宋 赞宁 《笋谱·孤竹笋》:“ 襄阳 薤山 下有孤竹,三年方生一笋。及笋成竹,竹母已死矣。”

(7).复姓。见《通志·氏族二》。

箫管

排箫和大管。泛指管乐器。 南朝 宋 鲍照 《代昇天行》:“ 凤臺 无还驾,簫管有遗声。” 唐 罗邺 《春风》诗:“暗添芳草池塘色,远递高楼簫管声。” 郁达夫 《与江郎对饭座上口占》:“南楼簫管沉沉夜,絶似 秦淮 五月天。”

空桑

(1).传说中的山名。产琴瑟之材。《周礼·春官·大司乐》:“ 空桑 之琴瑟, 咸池 之舞,夏日至,於泽中之方丘奏之。”《楚辞·九歌·大司命》:“君迴翔兮以下,踰 空桑 兮从女。” 王逸 注:“ 空桑 ,山名,司命所经。”《汉书·礼乐志二》:“ 空桑 琴瑟结信成,四兴递代八风生。” 颜师古 注:“ 空桑 ,地名也,出善木,可为琴瑟也。”

(2).瑟名。古代于夏至祀地奏乐用。《楚辞·大招》:“魂乎归徠,定空桑只。” 王逸 注:“空桑,瑟名也。” 北周 庾信 《周五声调曲·变宫调二》:“孤竹调阳管,空桑节雅弦。”

(3).空心桑树。《吕氏春秋·本味》:“ 有侁氏 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献之其君,其君令烰人养之。”

(4).指非父母所生,来历不明者。《旧唐书·傅奕传》:“ 萧瑀 非出於空桑,乃遵无父之教。”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一折:“此生不是空桑出,不报寃讐不姓 张 。” 明 宋濂 《金华张氏先祀记》:“人非空桑而生,孰不本之于祖者。” 明 沉鲸 《双珠记·与珠觅珠》:“古人一举足而不忘父母。小侄身非出於空桑,顶冠束带,立於天地之间,列於縉绅之末。”

(5).指僧人或佛门。 元 杨载 《次韵钱唐怀古》:“空桑説法黄龙听,贝叶繙经白马驼。” 清 龚自珍 《摸鱼儿·乙亥六月留别新安作》词:“空桑三宿犹生恋,何况三年吟绪!”

瑟琴

(1).瑟与琴。《诗·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晋 成公绥 《啸赋》:“清激切於竽笙,优润和於瑟琴。”《宋书·乐志二》:“庭列宫县,陛罗瑟琴。” 元 张昱 《留别姻家吴子道理问》诗:“明年不待梧桐雨,来听高堂鼓瑟琴。”

(2).琴瑟之音和谐,因以喻和合友好。《诗·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晋 潘岳 《夏侯常侍诔》:“子之友悌,和如瑟琴。”

(3).指夫妻和好。 宋 罗烨 《醉翁谈录·张氏夜奔吕星哥》:“虽未通币帛之仪,料必作瑟琴之眷。”

肃穆

严肃而安静,庄严肃穆

广场——如此肃穆,长街——如此沉寂。——《一月的哀思》

大礼

大关节目,与琐屑末务相对

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纪》

铿锵

形容乐器声音响亮节奏分明,也用来形容诗词文曲声调响亮,节奏明快

八音

(1).我国古代对乐器的统称,通常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不同质材所制。《书·舜典》:“三载,四海遏密八音。” 孔 传:“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周礼·春官·大师》:“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郑玄 注:“金,鐘鎛也;石,磬也;土,塤也;革,鼓鼗也;丝,琴瑟也;木,柷敔也;匏,笙也;竹,管簫也。”《宋书·谢灵运传论》:“夫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 宋 苏轼 《贺韩丞相启》:“付八音於 师旷 ,孰敢争能。”

(2).泛指音乐。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故 离朱 剖秋毫於百步,而不能辩八音之雅俗。”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冶铸》:“虚其腹以振盪空灵,而八音起。”

(3).八风之音。《吕氏春秋·孝行》:“杂八音,养耳之道也。” 高诱 注:“八音,八卦之音。” 陈奇猷 校释:“八音,八风之音……阴阳家以八风分属八卦,故 高 谓八卦之音。”

恭惟

见“ 恭维 ”。

上帝

(1)

(2) 天帝。古时指天上主宰一切的神

上帝以寡人有薄德于古今,遂宽其同气之罪。——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基督教所崇奉的神,认为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拥有至上权力,英明,仁慈,使人们崇拜并向他祈祷

上帝保佑

灵歆

神灵享用的祭品。 唐 宋之问 《谒禹庙》诗:“灵歆异蒸糈,至乐匪笙竽。”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