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零二首

作者:释绍昙 朝代:宋代

偈颂一百零二首原文

读破灯窗卷首书,经纶勋业付洪儒。
古今鼎鼐调羹手,幼学谁人不顺朱。

诗词问答

问:偈颂一百零二首的作者是谁?答:释绍昙
问:偈颂一百零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绍昙的名句有哪些?答:释绍昙名句大全

释绍昙偈颂一百零二首书法欣赏

释绍昙偈颂一百零二首书法作品欣赏
偈颂一百零二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读破

同一个字形因意义不同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读法时,按通常读法以外的读法去读,叫做读破,如“爱好”的“好”不读 hǎo而读 hào

灯窗

窗前灯下。指苦学之所。 唐 孟郊 《宿空侄院寄澹公》诗:“灯窗看律钞,小师别为侣。” 元 关汉卿 《陈母教子》第一折:“学儒业,守灯窗,望一举,把名扬。”《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只这 苏州 城内有无数高才饱学,朝吟暮咏,受尽了灯窗之苦。”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侦戏》:“花楼雨榭灯窗晚,呕吐了心血无限。”

卷首

(1).书刊的前面部分。 明 毛晋 《周密<癸辛杂识别集>跋》:“兹集卷首载《汴梁杂事》,下卷又载《汴京宫殿》,可补 周美成 、 李元叔 二赋之闕。” 叶德辉 《书林清话·古今藏书家纪板本》:“国初 季振宜 《季沧苇书目》、 钱曾 《述古堂藏书目》,卷首均别为 宋 板书目。” 曹聚仁 《我与我的世界·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卷首饰有‘古稀天子之宝’和‘乾隆御览之宝’的朱印。”

(2).首卷,成绩最优的第一份考卷。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殿试策》:“上疑首卷有私,於二甲卷首,得 罗万化 ,置於第一。”

经纶

(1) 整理过的蚕丝

(2) 比喻筹划治理国家大事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艺文类聚·吴均·与朱元思书》

大展经纶

满腹经纶

(3) 借指抱负与才干

勋业

功业。《三国志·魏志·傅嘏传》:“子志大其量,而勋业难为也,可不慎哉!” 唐 李颀 《赠别张兵曹》诗:“勋业河山重,丹青锡命优。” 清 管同 《<方植之文集>序》:“由是言之:性命修於身,勋业皆其末迹也。” 阿英 《戎行兼言艺文事》:“将军只手定 苏北 ,勋业争传 大江 南。”

洪儒

大儒。学门渊博的读书人。《南史·臧焘传》:“于时 虞喜 、 范宣 并以洪儒硕学,咸谓四府君神主无缘永存於百世。” 宋 无名氏 《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全火及第》:“进士 张詡 , 临淮郡 洪儒也。”

古今

古代和现代

古今差异

鼎鼐

(1).鼎和鼐。古代两种烹饪器具。《战国策·楚策四》:“故昼游乎江湖,夕调乎鼎鼐。” 宋 张邦基 《墨庄漫录》卷七:“予以谓古之鼎鼐皆无盖,而足皆圆直无作兽形者,此乃敦耳。”

(2).喻指宰相等执政大臣。 唐 苏颋 《唐紫微侍郎赠黄门监李乂神道碑》:“鼎鼐递袭,簪缨相望。” 元 汪元亨 《雁儿落过得胜令·归隐》曲:“惭居鼎鼐官,笑领烟霞伴。” 清 李渔 《玉搔头·分任》:“急递盐梅信,飞传鼎鼐家。”参见“ 鼎鼐调和 ”。

调羹

(1) 用于搅拌或进食的小勺子

(2) 搅拌羹汤使均匀或美味

幼学

(1).《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郑玄 注:“名曰幼,时始可学也。”因称十岁为“幼学之年”。后引申为幼时的学业。 宋 陆游 《杨夫人墓志铭》:“二子未从外塾,而於幼学之事,各已通贯精习,卓然为奇童矣。”

(2).称初入学的学童。《天雨花》第十二回:“众人尽赞 黄小姐 ,真乃仙才天纵成;此诗全不似幼学, 静英 谦逊不停声。”

谁人

何人;哪一个。《吕氏春秋·贵信》:“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 唐 王建 《簇蚕辞》:“已闻乡里催织作,去与谁人身上著。”《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 晦翁 断了此事,自家道:‘此等锄强扶弱的事,不是我,谁人肯做?’”川剧《五台会兄》:“ 杨延德 :谨遵师命。(内马叫)师父! 五台山 清静的禅院,谁人的马叫?”

不顺

(1).不顺理。《诗·大雅·桑柔》:“维彼不顺,自独俾臧,自有肺肠,俾民卒狂。” 朱熹 集传:“彼不顺理之君则自以为善而不考众谋。”《孟子·尽心上》:“ 伊尹 曰:‘予不狎于不顺,放 太甲 于 桐 ,民大悦; 太甲 贤,又反之,民大悦。’”

(2).不顺从;不归顺;叛逆。《孟子·离娄上》:“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侮夺人之君,惟恐不顺焉,恶得为恭俭?” 汉 史岑 《出师颂》:“西夷不顺,东夷遘逆。”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马僧》:“ 青海 卜藏丹津 不顺, 宪皇帝 命 年 为抚远大将军、 岳钟琪 为奋威将军,率兵讨之。”

(3).不称心。 元 石德玉 《曲江池》第二折:“俺娘钱亲钞紧:女心里憎恶,娘亲近;娘爱的女不顺。娘爱的郎君个个村,女爱的却无银。”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