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奉和省判程郎中省宿

作者:强至 朝代:宋代

依韵奉和省判程郎中省宿原文

北望宫墙树万年,九霄云退湛秋泉。
坐间星斗悬吟次,梦里江湖在目前。
月缓粉闱添皓色,更长红烛灭青烟。
中郎心计元无敌,更向风骚擅将权。

诗词问答

问:依韵奉和省判程郎中省宿的作者是谁?答:强至
问:依韵奉和省判程郎中省宿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强至的名句有哪些?答:强至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宫墙

(1).住宅的围墙。《管子·八观》:“宫墙毁坏,门户不闭,外内交通,则男女之别毋自正矣。”

(2).《论语·子张》:“ 叔孙武叔 语大夫於朝曰:‘ 子贡 贤於 仲尼 。’ 子服景伯 以告 子贡 。 子贡 曰:‘譬之宫墙, 赐 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后因称师门为“宫墙”。 汉 蔡邕 《郭有道太原郭林宗碑》:“宫墙重仞,允得其门。” 元 刘詵 《咏归亭赋》:“屹宫墙之数仞,接道义之通衢。” 孔尚任 《出山异数记》卷五引 清圣祖 ( 康熙 )《过阙里》诗:“鑾輅来 东鲁 ,先登夫子堂。两楹陈俎豆,万仞见宫墙。” 陈去病 《自兖州过曲阜谒圣庙孔林》诗:“宫墙高万仞,循走傴吾躬。”

(3).指宫廷的围墙。 唐 岑参 《送郑少府赴滏阳》诗:“青山入官舍,黄鸟度宫墙。” 唐 杜牧 《阿房宫赋》:“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明 徐复祚 《投梭记·恣劫》:“ 咸阳 王气都沦丧,离离满宫墙。”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仰望森森的宫墙,隔断了春天,隔断了人世。”

(4).借指朝廷。《晋书·段灼传》:“﹝古之明王﹞仁孝著乎宫墙,弘化洽乎兆庶。”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劫宝》:“起烟尘, 金陵 气暗,怎救宫墙!”

万年

极其久远的年代

九霄

(1).天之极高处;高空。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其高则冠盖乎九霄,其旷则笼罩乎八隅。” 唐 武衡 《同幕中诸公送李侍御归朝》诗:“ 巴 江暮雨连 三峡 , 剑 壁危梁上九霄。” 徐特立 《言立》诗:“丈夫落魄纵无聊,壮志依然抑九霄。”

(2).道家谓仙人居处。《文选·沉约<游沉道士馆>诗》:“鋭意三山上,託慕九霄中。” 张铣 注:“九霄,九天仙人所居处也。” 唐 李白 《明堂赋》:“比乎 崑 山之天柱,矗九霄而垂云。” 王琦 注:“按道书,九霄之名,谓赤霄、碧霄、青霄、絳霄、黅霄、紫霄、练霄、玄霄、縉霄也。一説以神霄、青霄、碧霄、丹霄、景霄、玉霄、琅霄、紫霄、火霄为九霄。” 宋 陆游 《长生观观月》诗:“独倚栏杆吹玉笛,道人不怕九霄寒。”

(3).喻皇帝居处。 唐 杜甫 《腊日》诗:“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罌下九霄。”

(4).借指帝王。 唐 包佶 《奉和常阁老晚秋集贤院即事寄赠徐薛二侍郎》诗:“九霄偏眷顾,三事早提携。” 唐 黄滔 《敷水庐校书》诗:“九霄无詔下,何事近清尘?”

秋泉

(1).秋日的泉水。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临海峤初发彊中》诗:“秋泉鸣北涧,哀猿响南峦。” 唐 李端 《过谷口元赞善所居》诗:“入谷访君来,秋泉已堪涉。” 唐 杜荀鹤 《送僧归国清寺》诗:“到参禪后知无事,看引秋泉灌藕花。” 唐 灵一 《溪行即事》诗:“孤舟屡失道,但听秋泉声。”

(2).瓜名。 晋 郭义恭 《广志》:“秋泉瓜,秋种,十月熟,形如羊角,色苍黑。”

坐间

(1).顷刻,登时。 宋 苏轼 《浣溪沙》词:“白雪清词出坐间,爱君才器两俱全。”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那作怪的书生,坐间悄一似风魔颠倒。” 明 高明 《琵琶记·牛氏规奴》:“窗外日光弹指过,帘前花影坐间移。”

(2).座席之中。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端石莲叶研》:“余过 嘉禾 王悟靖 处士,坐閒有客怀出莲叶研, 端 石也。”

星斗

星的总称

满天星斗

目前

当前,现在

目前我掌握的材料

粉闱

(1).尚书省之别称。闱,宫中小马。 唐 李山甫 《送职方王郎中吏部刘员外自太原郑相公幕继奉徵书归省署》诗:“此生长扫朱门者,每向人间梦粉闈。” 宋 欧阳修 《送孟都官知蜀州》诗:“名郎出粉闈,佳郡古 关西 。”

(2). 唐 宋 时由尚书省举行的试进士的考场。闱,旧称试院。 唐 司空图 《省试》诗:“粉闈深锁唱同人,正是 终南 雪霽春。”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钱起》:“及就试粉闈,诗题乃‘湘灵鼓瑟’。”

长红

(1).指较大的红花。 唐 李贺 《南园》诗之一:“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 越 女腮。” 宋 张震 《蓦山溪》词:“青梅如豆,断送春归去。小緑间长红,看几处云歌柳舞。”

(2).指花枝上挂的红彩。古代北方用以送别离任的官员。 宋 苏轼 《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诗之二:“父老何自来,花枝褭长红。” 王文诰 辑注:“方俗送官罢任,以花枝挂綵,谓之长红。”

(3).用长幅红纸书写的通告之类。 孙中山 《民权初步·结会》:“召集之通式……其法有以口传、有用帖请、有登广告于报上、有标长红于通衢。”

灭青

指古代用刀在竹简上削改讹误的文字。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七:“ 郑氏 谓之书刃,以灭青削槧,如 仲尼 作《春秋》,笔削是也。”

中郎

(1).官名。 秦 置, 汉 沿用。担任宫中护卫、侍从。属郎中令。分五官、左、右三中郎署。各署长官称中郎将,省称中郎。 汉 苏武 、 蔡邕 曾任中郎将,后世均以中郎称之。 唐 杜甫 《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诗:“ 中郎 石经后, 八分 盖憔悴。” 宋 刘克庄 《沁园春·十和林卿得女》词:“ 中郎 传业, 蔡琰 词章。”此指 蔡邕 。 元 张翥 《上京秋日》诗:“ 中郎 节在仍归 汉 ,校尉城空罢护 羌 。”此指 苏武 。

(2).次子。 元 成廷珪 《戚戚行》:“大郎荷鍤北开河,中郎买刀南讨贼。”

心计

计谋,心里的盘算

这个年轻人做事很有心计

二子心计。——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心计险极。——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无敌

没有与之匹敌的对手

无敌将军

向风

(1).临风;迎风。《楚辞·远游》:“谁可与玩斯遗芳兮,晨向风而舒情。” 三国 魏 曹丕 《杂诗》之一:“向风长叹息,断絶我中肠。” 明 陈子龙 《过酥溪水深不可涉》诗:“纂纂枣垂雨,离离苗向风。”

(2).谓仰慕其人之品德或学问。 南朝 梁 陆倕 《石闕铭》:“於是天下学士,靡然向风;人识廉隅,家知礼让。”《南史·梁纪中·武帝下》:“於是四方郡国,莫不向风。” 宋 岳珂 《桯史·李敬子》:“方其居乡时,士子向风,不远千里至。”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於是有文无学之士,靡然向风。”

归依;仰慕。 汉 贾谊 《过秦论》:“天下之士,斐然嚮风。” 宋 苏轼 《御试制科策》:“令陛下处积安之时,乘不拔之势,拱手垂裳而天下嚮风。”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 噶尔丹 自是不敢窥 藏 ,而西南之巴勒布三部及布鲁克部,相继嚮风入贡。” 梁启超 《中国改革财政私案》七:“於是人人嚮风,争欲效之。”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