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易辞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难易辞原文

以小制大易,黄腰啖虎心。

以大制小难,雄狮惧虱侵。

以柔克刚易,馀甘胜黄金。

以刚克柔难,齿坏舌愔愔。

以石投水易,浅言旋复深。

以水投石难,白公空进箴。

以黑染白易,墨子悲不禁。

以白染黑难,枉尺而直寻。

以已从人易,转圜古所钦。

以人从已难,凛乎朽索临。

诗词问答

问:难易辞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难易辞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侵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七十八

参考注释

大易

即《周易》。 晋 左思 《魏都赋》:“览《大易》与《春秋》,判殊隐而一致。”《文选·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议狱缓死,《大易》深规。” 李善 注:“《周易》曰:‘君子以议狱缓死。’”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三坟》、《丘》、《索》,湮没不传。以《大易》、《尚书》较之,其体制居可识也。”

黄腰

亦作“黄要”。兽名。《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獑胡豰蛫” 晋 郭璞 注:“豰似鼬而大,要以后黄,一名黄腰,食獮猴。”《太平御览》卷九一三引《蜀地志》:“黄要兽一名墠微,一名虔巳,鼬食狐首,生子长大自活,羣逐其母,令不得饮食。将有所求,先见此兽,则不得矣。”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二·虎》﹝附录﹞:“《蜀志》名黄腰兽,鼬身貍首,长则食母,形虽小而能食虎及牛、鹿也。又 孙愐 云:豰(音斛),似豹而小,腰以上黄,以下黑,形类犬,食獮猴,又名黄腰。”

大制

(1).国家 * 。《商君书·靳令》:“重刑,明大制;不明者六蝨也。六蝨成羣, * 不用。”《三国志·魏志·田畴传》:“是成一人之志,而亏王法大制也。”

(2).谓以大道治理天下。《老子》:“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河上公 注:“圣人用之则以大道制御天下,无所伤割。”

以柔克刚

用柔软的去克制刚强的。

黄金

(1)

(2) 铜

黄金折。——《战国策·齐策四》

太傅赍黄金。

(3) 金

天作黄金色。——《广东军务记》

(4) 金黄色

黄金络马头。——《乐府诗集·陌上桑》

(5) 见“金”

克柔

和顺。语本《书·洪范》:“沉潜刚克,高明柔克。”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无滓伊河,高明克柔。” 南朝 齐 谢朓 《齐敬皇后哀策文》:“肇惟淑圣,克柔克令。”

愔愔

(1).和悦安舒貌。《左传·昭公十二年》:“祈招之愔愔,式招德音。” 杜预 注:“愔愔,安和貌。”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邦畿济济,还见隆平。宗祀愔愔,方承多福。” 宋 王禹偁 《唱山歌》诗:“夜阑尚未闋,其乐何愔愔。” 康有为 《诗集·自序》:“玉磬鏗鏗,和管鏘鏘,铁笛裂裂,琴丝愔愔,皆自然而不可以已者哉!”

(2).幽深貌;悄寂貌。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雁飞高兮邈难寻,空肠断兮思愔愔。” 唐 韩愈 《送浮屠令纵西游序》:“乘间致密,促席接膝,讥评文章,商较人士,浩浩乎不穷,愔愔乎深而有归。” 明 汤显祖 《紫钗记·谒鲍述娇》:“客思绕无涯,青门近狭斜,愔愔陌巷是谁家?” 鲁迅 《无题》诗:“几家春裊裊,万籟静愔愔。”

(3).柔弱貌。《晋书·石弘载记》:“ 大雅 愔愔,殊不似将家子。”《资治通鉴·唐昭宗景福二年》:“上曰:‘朕不能甘心为孱弱之主,愔愔度日,坐视陵夷。’” 宋 沉辽 《读书》诗:“病骨愔愔百不如,不应投老更看书。”

(4).以指柔靡之音。 唐 牛僧孺 《守在四夷论》:“ 夏 捨淑德而嬖 妹喜 ,是色攻而亡也; 商 捨德音而耽愔愔,是声攻而亡也。”

以石投水

(1).比喻将阴谋密事深藏起来,但形迹终难消灭。《吕氏春秋·精谕》:“ 白公 问於 孔子 曰:‘人可与微言乎?’ 孔子 不应。 白公 曰:‘若以石投水,奚若?’ 孔子 曰:‘没人能取之。’” 高诱 注:“微言,阴谋密事也……喻微言若石沉没水中,人不知,没行水中之人能取之。”

(2).比喻互相投合。 三国 魏 李康 《运命论》:“ 张良 受 黄石 之符,诵《三略》之説,以游於羣雄。其言也,如以水投石,莫之受也;及其遭 汉祖 ,其言也,如以石投水,莫之逆也。”《北齐书·李元忠传论》:“ 元忠 本自素流,有闻教义,人伦之誉,未以纵横许之……及 高祖 东辕,事与心会,一遇雄姿,遂沥肝胆,以石投水,岂徒然哉!”

(3).比喻事过之后,即隐秘不闻。 明 燕客 《天人合徵纪实》:“镇抚纳赃,如以石投水,不敢争轻重之衡,亦不敢问多寡之数。”

浅言

(1).犹略言。《吕氏春秋·执一》:“ 田駢 犹浅言之也。博言之,岂独 齐国 之政哉!”

(2).俗语;浅俗之言。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廛路浅言,有实无华。”《梁书·萧子云传》:“郊庙歌辞,应须典誥大语,不得杂用子史文章浅言。”

旋复

回转,回还。 汉 傅毅 《迪志诗》:“日月逾迈,岂云旋復。” 三国 魏 曹植 《九愁赋》:“顾旋復之无轨,长自弃於遐滨。”

以水投石

比喻意见相左,不能为对方所接受。 三国 魏 李康 《运命论》:“其言也。如以水投石,莫之受也。”参见“ 以石投水 ”。

墨子

(约前468-前376)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政治家,墨家的创始人。名翟。相传原为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收徒讲学,成为儒家的反对派。主张“兼爱”,即天下人应相爱互利,不应有亲疏贵贱之别。思想上有唯物主义倾向,但也有宗教迷信成分。墨子学说在当时思想界影响很大。著作编入《墨子》。

不禁

抑制不住,不由得

不禁失笑

不禁鼓起掌来

不禁不由

枉尺

见“ 枉尺直寻 ”。

从人

(1).随从;仆从。《墨子·备城门》:“从人非亓故人。” 孙诒让 间诂:“言非其故所属吏卒。” 唐 杜甫 《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诗:“从人虽获多,天笑不为新。”《水浒传》第五二回:“ 李逵 在外面听得堂里哭泣,自己磨拳擦掌价气,问从人都不肯説。”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顾东桥》:“ 东桥 顾从人,赏银五钱遣之。”

(2).指投靠他人。《汉书·韩信传》:“ 韩信 , 淮阴 人也。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为商贾,常从人寄食。”

(3).指嫁人。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定情篇》:“右 汉 繁钦 所作也,言妇人不能以礼从人,而自相悦媚。”

主张合纵的人。《史记·张仪列传》:“夫从人饰辩虚辞,高主之节,言其利不言其害,卒有 秦 祸,无及为已。”《文选·班固<答宾戏>》:“从人合之,衡人散之,亡命漂説,羈旅骋辞。” 李善 注引 韦昭 曰:“从人合之,助六国者;衡人散之,佐 秦 者也。”

转圜

(1).挽回。《明史·黄道周传》:“且陛下岂有积恨 道周 ,万一圣意转圜,而臣已论定,悔之何及。”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北新以文字获大咎,颇多损失,但日来似大有转圜之望。”

(2).调停,斡旋。 清 魏源 《道光洋艘征抚记上》:“ 义律 遂託 澳门 西人,代为转圜,愿将躉船奸商,尽遣回国。” 钱锺书 《围城》四:“我讲得对不对?这时候要有个第三者,出来转圜。” 徐迟 《牡丹》:“当场有一个善于转圜的水电公司总经理出来打圆场,几句笑话转换了话题。”

(1).转动圆形器物。常用以代指便易迅速之事。《汉书·梅福传》:“昔 高祖 纳善若不及,从諫若转圜。”《晋书·刘毅诸葛长民等传论》:“建大功若转圜,翦羣兇如拉朽。” 宋 司马光 《又和并寄杨乐道》:“圣主乐忠諫,曲从如转圜。”

(2).借指顺易。 清 顾炎武 《答徐甥公肃书》:“下多折槛之陈,上有转圜之听。”

所钦

谓所钦佩的人。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十:“ 晋 嵇康 《赠弟秀才》四言诗云:‘感悟驰情,思我所钦。’则以所钦为弟。 陆机 《赠从兄车骑诗》云:‘寤寐靡安豫,愿言思所钦。’则以所钦为兄。又《赠冯文羆诗》云:‘慷慨谁为感,愿言怀所钦。’则以所钦为友。”

人从

从人,随从的人

如今再去要他这园,不肯时,多叫些人从将花木尽打个稀烂,方出这气。——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朽索

朽腐的绳索。《书·五子之歌》:“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后因以为典,比喻临事虑危,时存戒惧。 唐 元稹 《乐为御赋》:“听析招之什冀絶跡於覆车,赋盘游之词俾虑危於朽索。” 明 张居正 《应制题画马》诗之一:“非缘爱物图神骏,要识兢兢朽索心。”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