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端伯自承移帅川口有怀风旨无便附信忽领教

作者:曹勋 朝代:宋代

原文

衣袽先九润,此日上瞿塘。
风月动官柳,旌旗开蜀疆。
诗坛凌李杜,政绩过龚黄。
追诏知非晚,肯令生智囊。

诗词问答

问:《曾端伯自承移帅川口有怀风旨无便附信忽领教》的作者是谁?答:曹勋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曹勋的名句有哪些?答:曹勋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瞿塘

见“ 瞿唐峡 ”。

风月

(1) 本指清风明月

初秋凉夕,风月甚美。——《南史·褚彦回传》

(2) 男女情爱

如今长大了,渐知风月。——《红楼梦》

官柳

(1).官府种植的柳树。《晋书·陶侃传》:“﹝ 侃 ﹞尝课诸营种柳,都尉 夏施 盗官柳植之於己门。 侃 后见,驻车问曰:‘此是 武昌 西门前柳,何因盗来此种?’”

(2).大道上的柳树。 唐 杜甫 《郪城西原送李判官武判官赴成都府》诗:“野花随处发,官柳著行新。” 宋 辛弃疾 《满江红·送信守郑舜举被召》词:“车马路,儿童泣,风雨暗,旌旗湿,看野梅官柳,东风消息。” 宋 朱淑真 《春日杂兴》诗:“官柳欲眠多态度,海棠贪睡足精神。” 清 曹寅 《南辕杂诗·赵北口忆阮亭句》:“瓦桥官柳嫩黄生,鱼麦乡关倍引情。”

旌旗

旗帜

旌旗裂。——《资治通鉴·唐纪》

上建旌旗。——《资治通鉴》

钟鼓旌旗。——宋· 苏轼《教战守》

遍地旌旗。——《广东军务记》

旌旗蔽日

诗坛

诗歌界

诗坛盛会

李杜

(1). 东汉 李固 、 杜乔 的并称。《后汉书·李杜传赞》:“ 李 杜 司职,朋心合力。致主 文 宣 ,抗情 伊 稷 。”

(2). 东汉 李膺 、 杜密 的并称。《后汉书·党锢传·杜密》:“党事既起,免归本郡,与 李膺 俱坐,而名行相次,故时人亦称 李 杜 焉。”

(3). 东汉 李云 、 杜众 的并称。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四李社》:“ 弘农 五官掾 杜众 ,伤 云 以忠諫获罪,上书愿与 云 同日死。帝愈怒,下廷尉,皆死狱中。其后 襄楷 上言,亦称为 李 杜 。”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六“李杜”》:“ 李云 、 杜众 以直通受诛,此又一 李 杜 矣。”

(4). 东晋 杜预 与 北魏 李冲 的并称。《魏书·王肃传》:“詔曰:‘……故 杜预 之殁,窆於 首阳 ;司空 李冲 ,覆舟是託。顾瞻斯所,诚亦二代之 九原 也。故 扬州 刺史 肃 诚义结於二世,英惠符於 李 杜 ,平生本意,愿终 京陵 ,既有宿心,宜遂先志。’”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六“李杜”》:“《魏书》 李冲 、 杜预 ,忠义相结,亦称 李 杜 。”

(5). 唐 李白 与 杜甫 的并称。 唐 韩愈 《调张籍》诗:“ 李 杜 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新唐书·文艺传上·杜甫》:“ 甫 旷放不自俭,好论天下事,高而不功。少与 李白 齐名,时号‘ 李 杜 ’”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下》:“ 李 杜 二公,诚为劲敌。 杜陵 沉鬱雄深, 太白 豪逸宕丽。” 清 费锡璜 《<友鸥堂集>序》:“ 叔威 诗虽不逮 李 杜 ,置之 元 、 白 、 苏 、 陆 间,则并驱争先。”

(6).初 唐 诗人 杜审言 与 李峤 ,晚 唐 诗人 李商隐 与 杜牧 亦并称“李杜”。 明 胡应麟 《诗薮·唐下》:“ 杜审言 、 李嶠 结友前朝, 李商隐 、 杜牧 之齐名晚季,咸称 李 杜 。”

(7). 宋 李韶 与 杜范 的并称。《宋史·李韶传》:“当是时, 杜范 亦在列,二人廉直,中外称为‘ 李 杜 ’。”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六“李杜”》:“《宋史》 李韶 与 杜范 皆廉直,中外谓 李 杜 。”

政绩

指施政的成绩

政绩斐然

龚黄

汉 循吏 龚遂 与 黄霸 的并称。亦泛指循吏。《宋书·良吏传论》:“ 汉 世户口殷盛,刑务简阔,郡县治民,无所横扰…… 龚 黄 之化,易以有成。” 唐 白居易 《寄李蕲州》诗:“下车书奏 龚 黄 课,动笔诗传 鲍 谢 风。” 宋 苏轼 《吴中田妇叹》诗:“ 龚 黄 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 河伯 妇。”《西游记》第九七回:“名扬青史播千年, 龚 黄 再见。”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五:“何妨缓归棹,在此作 龚 黄 。”

追诏

谓召回的诏书。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二》:“而 陆贄 、 阳城 皆未闻追詔,而卒於迁所,士君子惜之。”

知非

(1).五十岁的代称。《淮南子·原道训》:“故 蘧伯玉 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谓年五十而知前四十九年之过失。后因以“知非”称五十岁。 唐 白居易 《自咏》:“诚知此事非,又过知非年。” 宋 李清照 《<金石录>后序》:“余自少 陆机 作赋之二年,至过 蘧瑗 知非之两岁,三十四年之间,忧患得失,何其多也?” 清 钮琇 《觚賸·除夜觇士》:“﹝ 陈楚产 ﹞齿踰知非,始补弟子员。”

(2).省悟以往的错误。 唐 赵嘏 《东归道中》诗之一:“平生事行役,今日始知非。” 宁调元 《东蜕庵三什》:“北瘦南肥各迥然,知非遥想待他年。”

智囊

比喻智谋多,善于给人出主意的

樗里子滑稽多智,秦人号曰“智囊”——《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

诗文赏析


【原题】:
曾端伯自承移帅川口有怀风旨无便附信忽领教喜成小诗附便奉呈三首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