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汪季路侍郎所藏吴道子天龙八部

作者:楼钥 朝代:宋代

原文

妙绝天龙八部图,细看真不失锱铢。
声名自足高千古,题品尤难过二苏。
旌旆冕旒犹可想,鬼神人物亦何殊。
君看坐位兰亭草,费尽工夫学得罪。

诗词问答

问:《题汪季路侍郎所藏吴道子天龙八部》的作者是谁?答:楼钥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楼钥的名句有哪些?答:楼钥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妙绝

(1) 美妙极了

(2) 精妙绝伦

天龙八部

佛教分诸天、龙及鬼神为八部。因八部中以天、龙二部居首,故曰天龙八部。《卢至长者因缘经》:“尔时世尊,天龙八部,四众围遶,王及大众,五体投地,为佛作礼。”参阅《翻译名义集·八部》。

细看

仔细地观察

不失

(1).不偏离;不失误。《易·随》:“出门交有功,不失也。” 孔颖达 疏:“以所随之处不失正道,故出门即有功也。”《论衡·量知》:“御史之遇文书,不失分銖。” 刘盼遂 集解:“不失分銖,不出一点差错。”

(2).不遗漏;不丧失。《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魏源 本义:“恢恢疎阔而自无漏网之人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酌奇而不失其真,翫华而不坠其实。”

(3).还算得上;不愧。 明 胡应麟 《诗薮·外编·元》:“故蹈 元 之辙,不失为小乘;入 宋 之门,多流於外道也。” 茅盾 《子夜》十七:“ 吴荪甫 干笑着说:‘能进能退,不失为英雄。’”

锱铢

旧制锱为一两的四分之一,铢为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

奈何取之尽锱铢。——唐· 杜牧《阿房宫赋》

声名

名声;名誉

第三是三仙姑的声名不好。——《小二黑结婚》

足高

举步高远。形容高傲自大。《国语·周语下》:“今 晋侯 视远而足高,目不在体,而足不步目,其心必异矣……视远,日絶其义;足高,日弃其德。”《左传·襄公三十年》:“不慼而愿大,视躁而足高,心在他矣。”

千古

(1) 指久远的年代

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

纵有千古。——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成为千古罪人

(2) 永远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

千古奇闻

(3) 婉辞,哀悼死者,表示永别或永垂不朽。多用于挽联、花圈等的上款

题品

品评。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政事》“若得门庭长如 郭林宗 者,当如所白” 刘孝标 注引《郭泰别传》:“ 泰 字 林宗 ,有人伦鉴识。题品海内之士,或在幼童,或在里肆,后皆成英彦六十餘人。”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知人》:“﹝ 河东 柳先生 开 ﹞以高文苦学为世宗师,后进经其题品者,翕然名重于世。” 章炳麟 《驳神我 * 说》:“且审於自知有我者,亦审於知他人之有我,互相题品,则方人自此始。”

难过

(1) 指生活困难,日子不容易过

(2) 指身体不舒服

(3) 心情不痛快;伤心

心里难过

二苏

(1).指 后汉 苏章 与 苏不韦 。《后汉书·郭杜苏羊等传赞》:“二 苏 劲烈, 羊 贾 廉能。”

(2).指 北周 苏亮 与 苏绰 。《北史·苏亮传》:“ 亮 少与从弟 绰 俱知名,然 绰 文章稍不逮 亮 ,至於经画进趣, 亮 又减之。故世称二 苏 焉。”

(3).指 宋 苏轼 与 苏辙 。《宋史·常安民传》:“ 董敦逸 再为御史,欲劾 苏軾 兄弟, 安民 谓二 苏 负天下文章重望,恐不当尔。” 宋 黄庭坚 《和答子瞻和子由常父忆馆中故事》诗:“二 苏 上连璧,三 孔 立分鼎。”

(4).指 宋 苏轼 与 苏舜钦 。 宋 王巩 《王氏谈录·二苏草隶》:“二 苏 皆工草隶,而 舜钦 先得名。”

旌旆

见“ 旌斾 ”。

冕旒

古代帝王的礼冠和礼冠前后的玉串,也用作皇帝的代称

犹可

(1).尚可;还可以。《孟子·万章下》:“腊较犹可,而况受其赐乎?”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二》:“言犹可也,至于以貌取人,虽愚夫知其不可,而谓圣人为之乎?” 叶圣陶 《四三集·一个练习生》:“啊,那张‘进局须知’,不看犹可,一看之后,我的兴奋的心脏,简直停止了跳动!”

(2).谓也可以。《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兵既整齐,王可试下观之,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也。”

神人

(1) 神仙;道教指得道的人

(2) 才貌出众世上罕见的人

同舍生…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何殊

犹何异。 毛 * 《向 * 的十点要求》:“以此制宪,何殊官样文章。”

坐位

(1) 供人坐的地方(多用于公共场所)

(2) 指椅子、凳子等可以坐的东西

给我搬个坐位儿来

兰亭

(1).亭名。在 浙江省 绍兴市 西南之 兰渚山 上。 东晋 永和 九年(公元353年) 王羲之 之 谢安 等同游于此, 羲之 作《兰亭集序》。

(2).指《兰亭帖》。 唐 李约 《萧子云飞白萧字赞序》:“比获《兰亭》之书,世情观之,未若野人之块,不闕於世,在世为无用之物,苟适余意,於余则有用已多。” 宋 陆游 《太平时》词:“临罢《兰亭》无一事,自修琴。” 明 陶宗仪 《<兰亭集>刻》:“《兰亭》一百一十七刻,装褫作十册,乃 南宋 理宗 内府所藏,每版有内府图书鈐缝玉池上,后归 贾平章 。” 郁达夫 《寄映霞》诗之二:“欲撰 西泠 才女传,苦无椽笔写《兰亭》。”

(3).见“ 兰亭春 ”。

工夫

(1)

(2) 时间

有顿饭工夫方回来。——《红楼梦》

那有工夫讲话

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曹禺《雷雨》

(3) 作事所费的人力

艺文不贵,徒消工夫。——·葛洪《抱朴子·遐览》

重行整理,又须费一番新工夫。——鲁迅《书信集》

(4) 经过训练学到的胜任工作的能力;培养的或学到的才能

始知名画有工夫

这些演员真有工夫

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工夫都是工艺术的上品。——《苏州园林》

(5) 工作

白天下田做工夫

(6) 同“功夫”

他有一身好工夫

得罪

使人不快或怀恨;冒犯;获罪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适臣自杨最杨爵得罪后。——《明史·海瑞传》

又得罪舅姑。——唐· 李朝威《柳毅传》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