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居剡源少遇乐岁辛巳之秋山田可拟上熟吾贫

作者:戴表元 朝代:宋代

原文

中年涉事熟,欲学唾面娄。
逡巡避少年,起秽不敢酬。
旁人吁已甚,自喜计虑周。
微劳消厚疚,浅辱胜深忧。
从知为下安,处上反无俦。
人生各有志,勇懦从所求。

诗词问答

问:《自居剡源少遇乐岁辛巳之秋山田可拟上熟吾贫》的作者是谁?答:戴表元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戴表元的名句有哪些?答:戴表元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中年

(1) 人生的一个时期,一般指40—65岁,也有指35—55岁

人到中年

(2) 中期

涉事

谓接物处事。《宣和画谱·杨日言》:“喜经史,尤得於《春秋》之学,吐辞涉事,虽词人墨卿,皆愿从之游。”

唾面

(1).往人的脸上吐唾沫。表示鄙视、侮辱。语本《战国策·赵策四》:“有復言令 长安君 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李壮烈战迹》:“公斫舷怒曰:‘大丈夫以死报国,不受唾面之辱也!’因整军进。”

(2).见“ 唾面自乾 ”。

逡巡

(1) 因为有所顾虑而徘徊不前

逡巡而不敢进。——汉· 贾谊《新书·过秦论上》

大阉亦逡巡畏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逡巡不前。

舅犯谢罪,逡巡河上。——《三国演义》

(2) 一刹那

雁翎金甲逡巡得,钩引徐宁大解危。——《水浒传》

(3) 时光消失

逡巡过了一年,当年是正月初一日。——《喻世明言》

少年

古称青年男子,现在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

少年儿童读物

不敢

(1)

没有胆量,没有勇气做某事

他不敢拒绝妻子的要求

(2)

不要

有事同众人好好商量嘛,可不敢一说话就瞪眼

(3)

谦词,不敢当

贵姓?不敢当,姓盛。——周立波《山乡巨变》

旁人

(1) 称除自己或某人、某些人之外的其他的人、另外的人

(2) 旁边的人

已甚

过分;过甚

不为已甚

自喜

亦作“ 自熹 ”。亦作“ 自憙 ”。1.自乐;自我欣赏。《庄子·秋水》:“於是焉 河伯 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尽在己。”《汉书·佞幸传·董贤》:“为人美丽自喜。”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吾以之自熹,吾以之 * 。”

(2).自己爱好。《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吴起 为人节廉而自喜名也。”《汉书·贾谊传》:“遇之有礼,故羣臣自憙。” 颜师古 注:“憙,好也,好为志气也。”《后汉书·公孙述传论》:“ 述 虽为 汉 吏,无所凭资,徒以文俗自憙,遂能集其志计。”《金史·王晦传》:“ 王晦 字 子明 , 泽州 高平 人。少负气自憙,常慕 张咏 之为人。”

计虑

计议谋虑。《韩非子·主道》:“不自操事,而知拙与巧;不自计虑,而知福与咎。”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利害》:“其功足以讚明计虑,其敝也知进而不知退,或离正以自全。” 宋 吕陶 《象棋》诗之一:“咫尺楸枰计虑深,偶缘嬉戏便交侵。” 胡适 《读<吕氏春秋>》二:“计虑固须专家,施行也须要贤者。”

微劳

细小的功劳;些微辛劳。《三国志·魏志·武帝纪》“用终尔显德,对扬我 高祖 之休命”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 《魏书》:“且列侯诸将,幸攀龙驥,得窃微劳,佩紫怀黄,盖以百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周三》:“请即假馆君家,微劳所不敢辞。” 清 骆秉璋 《奏粤中剿办逆夷奏报不实保举过滥折》:“皇上量予恩施,或给翎顶,或畀升途,仰见圣天子微劳必録至意。”

深忧

忧心忡忡

为下

方言。做下,造成。 逯斐 等《市长的代表来了》:“这都是你为下的,你喂活的白脸狼!”

无俦

没有能够与之相比。 汉 蔡邕 《弹棋赋》:“不迟不疾,如行如留,放一敝六,功无与儔。”《艺文类聚》卷七四引 三国 魏 曹丕 《弹棋赋》:“惟弹棊之嘉巧,邈超絶其无儔。” 唐 任公叔 《通天台赋》:“磴道邈以特立,通天赫其无儔。”

人生

(1) 人一生中的活动

(2) 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与人的关系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有志

有志向;有志气。《礼记·礼运》:“ 孔子 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 丘 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汉 王粲 《咏史》:“人生各有志,终不为此移。” 唐 韩愈 《送区册序》:“﹝ 区册 ﹞入吾室,闻诗书仁义之説,欣然喜,若有志於其间也。” 孙中山 《劝告北军将士宣言书》:“ 民国 新成,时方多事,执干戈以卫社稷,正有志者建功树业之时。”

诗文赏析


【原题】:
自居剡源少遇乐岁辛巳之秋山田可拟上熟吾贫庶几得少安乎乃和渊明贫士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