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释兴道 朝代:宋代

偈原文

同云欲雪未雪,爱日似晖不晖。
寒雀啾啾闹篱落,朔风冽冽舞帘帷。
要会韶阳亲切句,今朝觌面为提撕。

诗词问答

问:偈的作者是谁?答:释兴道
问:偈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参考注释

同云

《诗·小雅·信南山》:“上天同云,雨雪雰雰。” 朱熹 集传:“同云,云一色也。将雪之候如此。”因以为降雪之典。 唐 李咸用 《大雪歌》:“同云惨惨如天怒,寒龙振鬣飞乾雨。” 宋 周邦彦 《女冠子·雪景》词:“同云密布。撒梨花、柳絮飞舞。” 清 无名氏 《帝城花样·书长安看花前后记辛壬癸甲录后》:“丁酉入春以来,同云酿雪,春寒特甚。”

爱日

(1).珍惜时日。《吕氏春秋·上农》:“敬时爱日,至老不休。” 汉 王符 《潜夫论·爱日》:“圣人深知,力者乃民之本也而国之基,故务省役而为民爱日。” 宋 黄庭坚 《寄耿令几父过新堂邑作迺几父旧治之地》诗:“勉哉思爱日,赠言同马檛。”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爱日且增初日学,望云兼慰看云情。”

(2). 汉 扬雄 《法言·孝至》:“事父母自知不足者,其 舜 乎!不可得而久者,事亲之谓也,孝子爱日。” 李轨 注:“无须臾懈於心。”后以指儿子供养父母的时日。《论语·里仁》“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宋 朱熹 集注:“常知父母之年,则既喜其寿,又惧其衰,而於爱日之诚,自有不能已者。” 清 顾炎武 《为丁贡士亡考衢州君生日作》诗:“伤今已抱终天恨,追往犹为爱日欢。”

(3).《左传·文公七年》:“ 赵衰 ,冬日之日也。” 杜预 注:“冬日可爱。”后因称冬日为爱日。亦常比喻恩德。 唐 骆宾王 《在江南赠宋之问》诗:“温辉凌爱日,壮气惊寒水。” 宋 司马光 《和秉国芙蓉》之一:“清晓霜华漫自浓,独凭爱日养残红。”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一:“枢密直学士 刘综 出镇 并 门,两制舘阁皆以诗宠其行……都尉 王貽永 云:‘ 河 朔 雪深思爱日, 并 门春暖咏甘棠。’”

寒雀

寒天的麻雀。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秋蜩唫叶,寒雀噪枝。” 唐 李百药 《秋晚登古城》诗:“頽墉寒雀集,荒堞晚乌惊。” 曲波 《桥隆飙》二一:“懒散的钟声,催醒了寒雀,催睡了星星。”

啾啾

(1) 鸟(如夜莺)发出的鸣叫声

(2) 象声词,形容许多小鸟一齐叫的声音

(3) 象声词。泛指像各种凄切尖细的声音

燕山胡骑鸣啾啾。——《乐府诗集·木兰诗》

天阴雨湿声啾啾。——唐· 杜甫《兵车行》

篱落

篱笆

村庄篱落

朔风

北风

朔风厉严寒,阴气下微霜。——三国 魏· 阮籍《咏怀》

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清· 袁枚《祭妹文》

冽冽

寒冷貌。 三国 魏 曹丕 《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作》诗:“冽冽寒蝉吟,蝉吟抱枯枝。” 唐 韩愈 《赠崔立之评事》诗:“復闻王师西讨 蜀 ,霜风冽冽摧朝菌。” 明 何景明 《后别思赋》:“天冽冽而疾飈,月霏霏而微霰。” 潘漠华 《人间》:“当午太阳正在直射,但在山峡里走还觉得冷,因为峡风正在终日冽冽的吹。”

帘帷

(1).犹帘幕。 唐 孟浩然 《春怨》诗:“佳人能画眉,粧罢山帘帷。” 清 吴伟业 《画兰曲》:“记得妆成一见时,手拨帘帷便尔汝。”

(2).指皇太后。《宋史·宋绶传》:“帝王御天下,在总揽威柄,而一纪以来,令出帘帷,自陛下躬亲万务,内外延首,思见圣政,宜惩违革弊,以新百姓之耳目。”

要会

(1).会计;簿书。《周礼·天官·小宰》:“听出入以要会。”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要会,谓计最之。簿书月计曰要,岁计曰会。” 孙诒让 正义:“一月之计少,举凡其要而已,故谓之要;一岁之计多,则总聚攷校,故谓之会也。”

(2).指管理核计财经事宜。《旧唐书·夏侯孜传》:“洎掌于经费,备歷重难,居然要会之权,颇得均平之道。”

(1).通都要道。《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 大梁 ,天下之要会也。”《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十年》:“近废 荆门军 为 长林县 ,屯兵减少,不足以控制要会。”

(2).主旨;要旨。 唐 张九龄 《敕岁初处分》:“盖不体仁无以为长,不知道无以用心。故道者众妙之门,而心者万物之统。得其要会,义可以兼济於人;失其指归,生不能自全於己。” 明 归有光 《洪范传》:“前四畴责之於己,治天下之根本要会;后四畴取之於外,治天下之枝叶绪餘。”

韶阳

谓明媚的春光。 唐 皇甫冉 《东郊迎春》诗:“律向韶阳变,人随草木荣。” 宋 张孝祥 《诉衷情·牡丹》词:“花王自有标格,尘外锁韶阳。”

亲切

(1) 形容人态度亲爱和善

态度亲切

(2) 亲密;亲近

(3) 热情关切

今朝

(1) 今天

(2) 现在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觌面

(1) 看见

纵让烛觌面,也不伤他。——《镜花缘》

(2) 见面;当面

西门庆与 月娘尚气,彼此觌面,都不说话。—— 明· 笑笑生《 * 》

提撕

(1).拉扯;提携。《诗·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汉 郑玄 笺:“我非但对面语之,亲提撕其耳。”《剪灯馀话·芙蓉屏记》:“逝魄愿提撕,煢嫠赖将引。” 李大钊 《时》:“冀其翻然思反,复归于进步论者之林,与我们携手提撕,共到进步的大路上去。”

(2).教导;提醒。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序致》:“吾今所以復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也,业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 清 魏源 《<曾子章句>序》:“惟为己为人义利际,谆谆提撕而辟咡之,百世下如见其心焉。” 叶圣陶 《线下·校长》:“现在经先生的提撕,我们才恍然觉悟,知道这件事是不该随意玩的。”参见“ 提耳 ”。

(3).振作。 唐 韩愈 《南内朝贺归呈同官》诗:“所职事无多,又不自提撕。” 清 吴伟业 《途中遇雪即事言怀》诗:“昔贤长笑傲,吾道务提撕。” 杨度 《<游学译编>叙》:“及今日而提撕其精神,操炼其体魄,犹有可以自救者。”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