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灯右观书(得风字八韵会试题)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继晷焚膏者,观书勤用功。

置檠当在左,据案乃宜中。

讵祗周人尚,应专韩氏攻。

光来无影乱,照处与神融。

千载阙言著,一端足理穷。

展编宁藉月,翻帙不生风。

顺手既称便,沃心都可通。

因思段成式,研北事堪同。

诗词问答

问:《赋得灯右观书(得风字八韵会试题)》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排律 押东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二十八

2. 得风字八韵会试题

参考注释

继晷焚膏

继:继续,接替;晷:日光;膏:油脂,指灯烛。点燃蜡烛或油灯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或工作。

用功

下功夫;努力学习

在图书馆里用功

据案

按住

据案其身。——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千载

千年。形容岁月长久。《汉书·王莽传上》:“於是羣臣乃盛陈‘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载同符’。” 唐 韩愈 《歧山下》诗:“自从 公旦 死,千载閟其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三年丧》:“惟我 纯皇 孝挚性成,力阻浮议,使千载之陋,更於一旦。”

一端

(1).指物件的一头。 鲁迅 《朝花夕拾·无常》:“门口是一块活板,人一进门,踏着木板的这一端,塑在那一端的他便扑过来,铁索正套在你脖子上。” 冰心 《寄小读者》十一:“我得了一支五彩漆管的铅笔,一端有个橡皮帽子。”

(2).指事情的一点或一个方面。 汉 王充 《论衡·实知》:“夫术数直见一端,不能尽其实。” 三国 魏 嵇康 《声无哀乐论》:“今粗明其一端,亦可思过半矣。” 清 方苞 《读邶鄘至曹桧十一国风》:“或同始而异终,或将倾而復植,岂可以一端尽哉?” 鲁迅 《呐喊·端午节》:“他自己说,他是自从出世以来,只有人向他来要债,他从没有向人去讨过债,所以这一端是‘非其所长’。”

(3).表布帛数量。古代布帛二端相向卷,合为一匹,一端为半匹,其长度相当于二丈。 汉 桓宽 《盐铁论·力耕》:“夫中国一端之縵,得 匈奴 累金之物。”《古诗十九首》之十八:“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綺。”《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币锦二两” 晋 杜预 注:“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所谓匹也。”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下:“﹝ 张友正 ﹞与染工为邻,或问其故。答曰:‘吾欲假其縑素学书耳。’于是与约,凡有欲染皂者先假之,一端酬二百金。如是日书数端。”

(4).方言。表示一舀的数量。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下十七:“ 盛佳秀 舀了一端饲。”

生风

(1) 刮风

(2) 挑起事端

无故生风

顺手

(1) 顺利;没有什么阻碍

比赛打得顺手,一路领先

(2) 不用费力地一伸手;顺便

顺手薅了一把草

说是买木器,顺手也就随便拿走的,我得去看看。——《故乡》

称便

认为方便而称赞

手续简化,大家称便

沃心

谓使内心受启发。旧多指以治国之道开导帝王。语出《书·说命上》:“启乃心,沃朕心。” 孔颖达 疏:“当开汝心所有,以灌沃我心,欲令以彼所见教己未知故也。”《梁书·武帝纪下》:“治道不明,政用多僻,百辟无沃心之言,四聪闕飞耳之听。” 唐 元稹 《高端婺州长史诰》:“朕尝因苦口,必念沃心。每思药石之臣,咸听肺肝之语。” 清 顾炎武 《答徐甥公肃书》:“身当史局,因事纳规,造厀之謨,沃心之告,有急於编摩者,固不待汗简奏功,然后为千秋金镜之献也。”

成式

(1).旧有的法规。《书·毕命》:“子孙训其成式惟乂。” 孔 传:“言后世子孙顺公之成法惟以治。” 唐 白居易 《除裴武太府卿制》:“以遵成式,无使改易,谨而守之,斯为称职。”

(2).一定的格式。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绍兴御府书画式》:“其装褾裁制,各有尺度,印识标题,具有成式。” 清 冯桂芬 《覆庄卫生书》:“惟碑版之作,前贤成式俱在,身处后代,不宜偭规矩而改错,故金石不妨言例,而他文不可言义法。”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