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彻上人游台雁

作者:释如珙 朝代:宋代

送彻上人游台雁原文

多人乞语过台雁,上人亦向那边游。
寒拾不能登妙觉,只为贪著山水幽。
巨罗长年抱膝坐,痴痴更是不知休。
春花正开香满路,日轮卓午山气收。
乘兴去时宜速速,乘兴回来莫悠悠。

诗词问答

问:送彻上人游台雁的作者是谁?答:释如珙
问:送彻上人游台雁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如珙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如珙名句大全

释如珙送彻上人游台雁书法欣赏

释如珙送彻上人游台雁书法作品欣赏
送彻上人游台雁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过台

旧时妓女陪客吃酒。 明 无名氏 《认金梳》第三折:“酒席间过臺添兴,我到的来至门桯。”

上人

(1) 旧时尊称僧人

(2) 佛教称德行高尚的人

知道善而行之,上人矣

(3) 指职位高的统治者

(4) 上等人

农工商贾劳苦营生,非上人之所为

(5) 〈方〉∶指父母或祖父母

(6) 凌驾于他人之上

边游

游历边地。 唐 张乔 《江上送友人南游》诗:“ 瀟湘 见来雁,应念独边游。” 唐 康骈 《剧谈录·刘相国宅》:“有中朝宿德,常话在名场日,失意边游。”

寒拾

唐 诗僧 寒山 和 拾得 的并称。 陈衍 《元诗纪事·行端》:“《灵隐寺志》: 端 文字不由师授,自然能通,自称 寒 拾 里人。”

不能

(1)

不可能;不能够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实现

(2)

〈方〉∶不允许,不可以

不能不谈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并论

(3)

〈方〉∶不至于

妙觉

佛家语。谓佛果的无上正觉。《三藏法教》:“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故名妙觉性。” 唐 李邕 《楚州淮阴县婆罗树碑》:“妙觉常圆,什门上首。” 清 龚自珍 《法性即佛性论》:“法名不觉本无性,佛名妙觉觉法性。”

山水

(1) 山上流下来的水

(2) 山和水,指山明水秀的自然风景

山水相连

(3) 指山水画

泼墨山水

吴道玄…因写 蜀道山水,始创山水之体,自为一家。—— 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长年

(1) 〈方〉∶船的主人

(2) 船工

(3) 指老年人

抱膝

以手抱膝而坐。有所思貌。《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亮 躬耕垄亩,好为《梁父吟》”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每晨夕从容,常抱膝长啸。” 唐 白居易 《邯郸冬至夜思家》诗:“ 邯郸 驛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宋 文天祥 《楼桑》诗:“天下 卧龙 人,多少空抱膝。” 清 萧芷厓 《冬日村居》诗之一:“小窗时抱膝,闲捡旧农书。”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春花

(1).春天的花。 晋 陶潜 《赠长沙公》诗:“爰采春花,载警秋霜。” 南朝 宋 鲍照 《中兴歌》之七:“九月秋水清,三月春花滋。”参见“ 春花秋月 ”。

(2).青春年华;少壮之时。《文选·苏武<诗>之三》:“努力爱春花,莫忘欢乐时。” 李善 注:“喻少时。” 吕延济 注:“ 武 勗其妻善爱仪容,莫忘平生欢乐之时。”

(3).旧时宫廷中立春日以金银珠翠等造饰的座花,表示迎春。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打春》:“前 明 正统 中,每岁立春, 顺天府 别造春牛春花进御前及 仁寿宫 ,凡三座。每座用金银珠翠等物,费钱九万餘。”

(4).春天开花。亦指春天开花的作物。《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发动妇女解决劳动力不足的困难》:“春花田塍田坎百分之八十的草没有铲。”参见“ 春花作物 ”。

日轮

(1).太阳。日形如车轮而运行不息,故名。 北周 庾信 《镜赋》:“天河渐没,日轮将起。” 唐 韩愈 《送惠师》诗:“夜半起下视,溟波衔日轮。” 钱仲联 集释:“《列子》:‘日初出,大如车轮。’”《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东方大明,日轮红焰焰钻将出来了。” 茅盾 《一个够程度的人》:“早就该是阳光普照的时候了,然而,除了 江 左一带山峰的上空,那本来应当是挂着日轮的地方,稍微见得明亮,此外整个天宇可以说是铅色。”

(2).指帝王车驾。 唐 鲍溶 《读淮南李相行营至楚州诗》:“来年二月 登封 礼,去望台星扈日轮。”

卓午

正午。 唐 李白 《戏赠杜甫》诗:“ 饭颗山 头逢 杜甫 ,头戴笠子日卓午。” 元 无名氏 《昊天塔》第二折:“今日时当卓午,家中必然有人寄书信来。” 清 龚自珍 《伪鼎行》:“卓午不受日,当夜不受月与星。” 陈毅 《枣园曲》:“先生雅量多风趣,常巾履萧然酣睡,直过卓午。”

山气

(1).山中的云雾之气。 汉 淮南小山 《招隐士》:“山气巃嵸兮石嵯峨,谿谷崭巖兮水曾波。” 唐高宗 《九月九日》诗:“野浄山气歛,林疏风露长。” 金 元好问 《僧寺阻雨》诗:“山气森岑入葛衣,砧声偏与客心期。”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石牌楼后面的夕阳在西方一抹淡紫的山气中隐没下去。”

(2).山中气候;山中空气。 明 袁宗道 《夏日小斋杂兴》诗之三:“最怜山气爽,徙榻傍窗纱。” 郭沫若 《游里加湖》:“傍晚在湖边林际散步,山气肃穆,沁人心脾。”

乘兴

乘着一时高兴

时宜

当时的需要或潮流

不合时宜

速速

(1).犹迅速。《古文苑·石鼓文》:“鹿鹿速速,君子之求。” 章樵 注:“速速,疾行貌。” 宋 苏舜钦 《感兴》诗之三:“速速伐虎丛,无使自沉瘵。”《东周列国志》第四五回:“吩咐各军,速速前进便了。” 毛 * 《反对本本主义》:“我们要大声疾呼,唤醒这些同志:速速改变保守思想!”

(2).鄙陋貌。

(3).疏远貌。《楚辞·刘向<九叹·逢纷>》:“心戃慌其不我与兮,躬速速其不吾亲。” 王逸 注:“速速,不亲附貌也。”

回来

(1) 从外边归来

那件事等你回来再定

(2) 回到原地

我回来了

悠悠

(1) 长久,遥远

悠悠长夜

(2) 遥远的

悠悠未来

(3) 形容从容不迫

(4) 众多

(5) 荒谬

悠悠之谈

(6) 飘动的样子

羌笛悠悠雪满地。——宋· 范仲淹《渔家傲》

(7) 庸俗

(8) 形容忧伤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尔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形容悠闲自在

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悠悠自得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