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巳九日宴驼山四首·其四

作者:何吾驺 朝代:明代

辛巳九日宴驼山四首·其四原文

洒扫罗浮梦,居然药市间。

日暄行就谷,林密意兼山。

宴乐片云上,樵苏薄暮还。

神仙良有在,雨气乍潺潺。

诗词问答

问:辛巳九日宴驼山四首·其四的作者是谁?答:何吾驺
问:辛巳九日宴驼山四首·其四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辛巳九日宴驼山四首·其四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何吾驺的名句有哪些?答:何吾驺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参考注释

洒扫

用水喷洒地面,然后进行打扫

洒扫庭院

罗浮梦

传说 隋 开皇 中, 赵师雄 于 罗浮山 遇一女郎。与之语,则芳香袭人,语言清丽,遂相饮竟醉,及觉,乃在大梅树下。见旧题 唐 柳宗元 《龙城录》。因以为咏梅典实。 唐 殷尧藩 《友人山中梅花》诗:“好风吹醒 罗浮 梦,莫听空林翠羽声。” 明 文徵明 《千叶梅与方山人同赋》:“ 罗浮 梦断情稠叠,瑶圃风生珮陆离。”

居然

表示出乎意料

这么重的担子,他居然挑着走了二十里

就谷

谓荒年到有收成的地方去就食。《周礼·地官·廪人》:“若食不能人二鬴,则令邦移民就穀。” 郑玄 注:“就都鄙之有者。”《后汉书·刘嘉传》:“ 嘉 手杀 湛 ,遂到 云阳 就穀。”

密意

(1).亲密的情意。 南朝 陈 徐陵 《洛阳道》诗之二:“相看不得语,密意眼中来。” 宋 张先 《武陵春》词:“秋染青溪天外水,风棹采菱还。波上逢郎密意传,语近隔丛莲。”

(2).隐秘的含义。 朱自清 《送韩伯画往俄国》诗:“祝福你绘画的学徒!你将在红云里偷着宇宙的密意,放在你的画里。”

(3).佛教语。谓深奥难知的宗旨。 明 宋濂 《佛日普照慧辨禅师塔铭》:“ 元叟 见师气貌充然,谓曰:‘西来密意,喜子得之矣。’”

兼山

两山重迭。形容静止,比喻应安于所处的地位。语出《易·艮》:“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孔颖达 疏:“两山重叠,止义弥大,故曰兼山,艮也……止之为义,各止其所,故君子於此之时,思虑所及不出其己位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富春渚》诗:“洊至宜便习,兼山贵止託。” 宋 叶适 《朝议大夫知处州蒋公墓志铭》:“公又问 雍 得於兼山最要者, 郭君 曰:‘所得在艮。艮者,限也;限立而内外不越。’”

宴乐

饮宴作乐

片云

极少的云。 南朝 梁简文帝 《浮云诗》:“可怜片云生,暂重復还轻。” 唐 杜甫 《野老》诗:“长路关心悲 剑阁 ,片云何事傍琴臺。” 清 王夫之 《咏怀次韵》之二:“雷声偶逐片云起,轻碧无劳过雨凝。”

樵苏

(1).砍柴刈草。《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千里餽粮,士有飢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樵,取薪也。苏,取草也。”《梁书·武帝纪下》:“越界分断水陆採捕及以樵苏,遂致细民措手无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劳山道士》:“道士问众:‘饮足乎?’曰:‘足矣。’‘足宜早寝,勿悮樵苏。’众诺而退。”

(2).打柴砍草的人。 晋 左思 《魏都赋》:“樵苏往而无忌,即鹿纵而匪禁。” 唐 虚中 《石城金谷》诗:“狐兔閒生长,樵苏静往来。” 清 吴伟业 《芦洲行》:“樵苏犹到 钟山 去,军中日日烧陵树。”

(3).柴草。 晋 潘岳 《马汧督诔》:“城中凿穴而处,负户而汲,木石将尽,樵苏乏竭,芻蕘罄絶。” 唐 杜甫 《哭李尚书》诗:“樵苏封葬地,喉舌罢朝天。”《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后遭 安禄山 贼党 史思明 攻陷 东都 ,杀戮僧众,将鐘磬毁为兵器,花果伐为樵苏。”

(4).指日常生计。《南齐书·东昏侯纪》:“郊郭四民皆废业,樵苏路断,吉凶失时。” 唐 曹松 《己亥岁》诗之一:“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明 谢榛 《秋日怀弟》诗:“生涯怜汝自樵苏,时序惊心尚道途。”

薄暮

傍晚

每薄暮下管键。——清· 方苞《狱中杂记》

加以薄暮逆夷又发火烧潮音街。——《广州军务记》

神仙

(1) 神话中指能力非凡、超脱尘世、长生不老的人物

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守以兵解, 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实未尝死。——《梅花岭记》

(2) 道家指人所能达到的至高神界的人物。比喻能预料或看透事情的人;又比喻逍遥自在、无牵无挂的人

雨气

潮湿的空气;水气。 唐 沉佺期 《乐城白鹤寺》诗:“潮声迎法鼓,雨气溼天香。” 宋 苏舜钦 《杭州巽亭》诗:“凉翻帘幌潮声过,清入琴尊雨气来。” 元 张养浩 《拟四季归田乐·夏》诗:“溪光林樾润,雨气桑麻香。”

潺潺

水缓缓流动的样子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