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云深(寓忆秦娥)

作者:张辑 朝代:宋代

碧云深(寓忆秦娥)原文

风凄凄。
井阑络纬惊秋啼。
惊秋啼。
凉侵好梦,月正楼西。
卷帘望月知心谁。
关河空隔长相思。
长相思。
碧云暮合,有美人兮。

诗词问答

问:碧云深(寓忆秦娥)的作者是谁?答:张辑
问:碧云深(寓忆秦娥)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碧云深(寓忆秦娥)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张辑的名句有哪些?答:张辑名句大全

张辑碧云深(寓忆秦娥)书法欣赏

张辑碧云深(寓忆秦娥)书法作品欣赏
碧云深(寓忆秦娥)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凄凄

(1) 形容寒凉

风雨凄凄。——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形容悲伤凄凉

凄凄不似向前声。——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井阑

(1).古代登高攻城的器具。《三国志·魏志·明帝纪》“ 曹真 遣将军 费曜 等拒之” 裴松之 注引《魏略》:“ 亮 ( 诸葛亮 )乃更为井阑百尺以射城中。”

(2).同“ 井栏 ”。 唐 薛奇童 《怨诗》之一:“杨叶垂阴砌,梨花入井阑。” 唐 白居易 《渭村退居诗》:“井阑排菡萏,檐瓦鬭鸳鸯。” 唐 李贺 《恼公》诗:“井槛淋清漆,门铺缀白铜。”

络纬

虫名。即莎鸡,俗称络丝娘、纺织娘。夏秋夜间振羽作声,声如纺线,故名。 汉 无名氏 《古八变歌》:“枯桑鸣中林,络纬响空堦。” 唐 李白 《长相思》诗:“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簞色寒。” 清 沉用济 《寄衣曲》:“去年寄衣秋月明,络纬索索窗前明。” 郁达夫 《采石矶》诗:“络纬啼歇疏梧烟,露华一白凉无边。”

惊秋

(1).秋令蓦地来到。 唐 韦应物 《府舍月游》诗:“横河俱半落,泛露忽惊秋。” 唐 无名氏 《落叶赋》:“见一叶之已落,感四序之惊秋。”

(2).喻迅速凋零衰败。 宋 蔡襄 《方山渡口占》:“江上行人空自愁,壮年双鬢已惊秋。” 宋 苏辙 《次韵王适送张耒赴寿安尉》:“緑鬢惊秋半欲黄,官居无处觅林塘。”

月正

正月。《书·舜典》:“月正元日, 舜 格于文祖。” 孔 传:“月正,正月。” 孔颖达 疏:“正训长也,月正言月之最长,正月长於诸月,月正还是正月也。”

谓皓月正当中天。 唐 周贺 《宿李枢书斋》诗:“夜凉书读遍,月正户全开。”

卷帘

卷起或掀起帘子。《乐府诗集·杂曲歌辞·西洲曲》:“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緑。” 五代 张泌 《江城子》词:“睡起卷帘无一事,匀面了,没心情。”《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那时许多星官神将早排列在阶下。只听殿头官喝道:‘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班。’”

望月

望日的月相;满月

知心

彼此非常了解而关系密切

知心朋友

关河

关塞;关防。泛指山河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宋· 柳永《八声甘州》

长相思

(1).指丝棉。《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文綵双鸳鸯,裁为合懽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一:“被中著绵谓之长相思,绵绵之意。”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卷一:“长想思,谓以丝缕络绵,交互网之,使不断,长相思之义也。”

(2).乐府《杂曲歌辞》名。内容多写男女或友朋久别思念之情,故名。 南朝 和 唐 代诗人写此题者甚多,常以“长相思”三字开头,句式长短错落不一。

(3). 唐 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因 南朝 梁 陈 乐府《长相思》而得名。又名《双红豆》、《忆多娇》等。

相思

互相思念,多指男女彼此思慕

碧云

(1).青云;碧空中的云。《文选·江淹<杂体诗·效惠休“别怨”>》:“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 张铣 注:“碧云,青云也。” 唐 戴叔伦 《夏日登鹤岩偶成》诗:“愿借老僧双白鹤,碧云深处共翱翔。” 宋 刘克庄 《沁园春》词:“悵佳人未来,碧云冉冉;王孙去后,芳草萋萋。” 程善之 《古意》诗:“高城回首碧云边,玉漏淙淙天未曙。”

(2).喻远方或天边。多用以表达离情别绪。 唐 韦应物 《奇皎然上人》诗:“愿以碧云思,方君怨别餘。” 宋 王禹偁 《仲咸以四韵见寄因次原韵兼纾客情》:“喜霽未遑抽赋笔,劳君先惠碧云诗。” 宋 柳永 《倾杯》词:“最苦碧云信断,仙乡路杳,归雁难倩。”

美人

(1)

(2) 美女

一个长着油光发亮的黑头发、红嘴唇、眼睛一点也不怯懦的大胆的美人

(3) 品德高尚的人;贤人

全州的美人和绅士都聚集在那里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