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歌

作者:华岳 朝代:宋代

酒歌原文

尝闻子美清江曲,日典春衣耽美禄。
又闻太白游长安,市上熏熏醉眠熟。
风流国裹太平时,处处红楼漾酒旗。
王孙公子恣行乐,繁弦脆管相追随。
谁知寥落天涯客,笠顶清风杖挑月。
芒鞋踏遍山水雄,夺身欲入黄金阙。
方嗟萧索向西园,刮面寒风雨涨天。
回头忽喜黑衣至,急破红泥倾数船。
虽无皓齿歌金缕,也扫新诗狂欲舞。
儿童拍手笑攔街,应怪吴侬喜如许。
长江波浪卷银山,去去仍悲道路难。
只凭一醉进未得,更借高风吹片帆。

诗词问答

问:酒歌的作者是谁?答:华岳
问:酒歌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华岳的名句有哪些?答:华岳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清江曲

词牌名。双调五十六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三仄韵。因其为 宋 苏庠 泛舟 清江 所作,故名。

春衣

春季穿的衣服。 北周 庾信 《春赋》:“ 宜春苑 中春已归, 披香殿 里作春衣。” 唐 施肩吾 《长安春夜吟》:“露盘滴时河汉微,美人灯下试春衣。” 宋 陆游 《雨》诗:“纸帐光迟饶晓梦,铜炉香润覆春衣。”

美禄

(1).《汉书·食货志下》:“酒者,天之美禄,帝王所以颐养天下,享祀祈福,扶衰养疾。”后因以“美禄”指酒。 唐 元稹 《谢赐设状》:“陛下载分美禄,特降珍羞。空怀满腹之惭,未有沃心之便。” 元 马致远 《清江引·野兴》曲:“天之美禄谁不喜,偏只説 刘伶 醉。”

(2).高官厚禄。《南史·孔奂传》:“太守身居美禄,何为不能办此。”

太白

(1) 星名,即金星,又称“长庚”、“启明”

察日行以处位太白。——《史记·天官书》

(2) 山名,位于陕西省眉县东南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 峨眉巅。—— 李白《蜀道难》

(3)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阴脾经。输(原)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主治胃痛,腹胀,吐泻,痢疾等。直刺0.5—1寸。灸 3—5分钟

游长

闲散多余。《陈书·宣帝纪》:“后宫僚列,若有游长,掖庭启奏,即皆量遣。”

熏熏

亦作“燻燻”。1.和悦貌。《诗·大雅·凫翳》:“鳬翳在亹,公尸来止熏熏。” 毛 传:“熏熏,和説也,欣欣然乐也。”《文选·张衡<东京赋>》:“君臣欢康,具醉熏熏。” 薛综 注:“熏熏,和悦貌。”

(2).众多貌。 汉 扬雄 《太玄·交》:“往来熏熏,得亡之门。” 司马光 集注引 王涯 曰:“熏熏,众多之皃。”

(3).温暖貌。《云笈七籤》卷六二:“阳气以至,徧体燻燻如春月也。”

风流

(1) 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

是真名士自风流

(3) 放荡不羁

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

(4) 具有 * 特点或 * 上得到满足

风流小说

(5) 风俗教化

风流笃厚,禁罔疏阔。——《汉书·刑法志》

(6) 遗风,流风余韵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风度;仪表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 杜甫《咏怀古迹》

(8) 风韵,多指好仪态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

太平

社会安定

安于太平之乐。——宋· 苏轼《教战守》

处处

(1) 在各个地方

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陶渊明《桃花源记》

(2) 在各个方面

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3) 在所有地方

神州处处掀起建设祖国的浪潮

红楼

(1).红色的楼。泛指华美的楼房。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上》:“ 长乐坊 安国寺 红楼, 睿宗 在藩时舞榭。” 宋 史达祖 《双双燕》词:“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 清 洪昇 《长生殿·偷曲》:“人散曲终红楼静,半墙残月摇花影。”

(2).富贵人家女子的住房。 唐 白居易 《秦中吟》:“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 宋 王庭珪 《点绛唇》词:“花外红楼,当时青鬢颜如玉。”

(3).犹青楼。妓女所居。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当时红楼中有某校书尤艷。” 清 周友良 《珠江梅柳记》卷二:“二卿有此才貌,误落风尘,翠馆红楼,终非结局,竹篱茅舍,及早抽身。”

酒旗

(1).星座名。在轩辕星南。 晋 葛洪 《抱朴子·酒诫》:“盖闻昊天表酒旗之宿,坤灵挺空桑之化。”《晋书·天文志上》:“轩辕右角南三星曰酒旗。酒官之旗也。主宴饗饮食。五星守酒旗,天下大餔。”

(2).即酒帘。酒店的标帜。 唐 刘长卿 《春望寄王涔阳》诗:“依微水戍闻鉦鼓,掩映沙村见酒旗。” 宋 周邦彦 《蓦山溪》词:“十载却归来,倦追寻酒旗戏鼓。” 清 唐孙华 《春日漫成》诗:“平桥浅水通村笠,草市斜阳颭酒旗。”

王孙公子

泛指贵家子孙。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若夫王孙公子,优游贵乐,婆娑綺紈之间,不知稼穡之艰难。”《古今小说·汪信之一死救全家》:“王孙公子、富家巨室,人人来买 宋五嫂 鱼羹喫。”《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他这个徒弟因交游甚广,认得的王孙公子极多。”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五七章:“昔日的王孙公子,达官贵人,今天都成了难民。”

行乐

一般以为是“寻欢作乐”、“享乐”的同义词,只是感 * 彩略有不同

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把“行乐”讲成“持乐观态度”比较更接近作者原意)。——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世间行乐亦如此。——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繁弦

亦作“ 繁弦 ”。 1.繁杂的弦乐声。 汉 蔡邕 《琴赋》:“于是繁絃既挹,雅韵復扬。” 唐 王维 《鱼山神女祠歌·送神曲》:“悲急管兮思繁弦,神之驾兮儼欲旋。”

(2).比喻虫鸣声。 茅盾 《三人行》五:“现在是人声渐寂,草虫的繁弦从各处起来,回荡于清凉的夜气中间。”

脆管

笛的别称。 唐 白居易 《<霓裳羽衣歌>和微之》:“清絃脆管纤纤手,教得《霓裳》一曲成。” 元 张宇 《上巳日游平湖》诗:“脆管当筵清似语,扁舟争岸疾如梭。”

追随

(1)

(2) 仿效前人的事迹

(3) 跟随

经常追随着他的记者们

寥落

稀疏;稀少;冷落

疏星寥落

天涯

在天的边缘处。喻距离很远

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同是天涯沦落人。——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清风

清凉的风

清风徐来

清风明月

芒鞋

亦作“ 芒鞵 ”。用芒茎外皮编织成的鞋。亦泛指草鞋。 唐 张祜 《题灵隐寺师一上人十韵》:“朗吟挥竹拂,高揖曳芒鞋。” 宋 苏轼 《宿石田驿南野人舍》诗:“芒鞵竹杖自轻软,蒲荐松牀亦香滑。”《西游记》第四三回:“芒鞋踏破山头雾,竹笠冲开岭上云。” 闻一多 《死水·大鼓师》:“一角斜阳倒挂在檐下,我蹑着芒鞋,踏入了家村。”

山水

(1) 山上流下来的水

(2) 山和水,指山明水秀的自然风景

山水相连

(3) 指山水画

泼墨山水

吴道玄…因写 蜀道山水,始创山水之体,自为一家。—— 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黄金阙

比喻月宫。 宋 欧阳修 《内直对月寄子华舍人持国廷评》诗:“水精宫锁黄金闕,故比人间分外寒。”

萧索

衰败;冷落

苍茫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村落

西园

(1).园林名。 汉 上林苑 的别名。《文选·张衡<东京赋>》:“岁维仲冬,大閲 西园 ,虞人掌焉,先期戒事。” 薛综 注:“ 西园 , 上林苑 也。”《资治通鉴·汉灵帝光和四年》:“帝著商贾服,从之饮宴为乐。又於 西园 弄狗,著进贤冠,带綬。”

(2).园林名。在 河南省 临漳县 邺县 旧治北,传为 曹操 所建。 三国 魏 曹植 《公宴诗》:“清夜游 西园 ,飞盖相追随。” 唐 张说 《邺都引》:“城郭为墟人代改,但见 西园 明月在。”

(3).园林名。在 江苏省 苏州市 。 明 代始建。其罗汉堂有五百罗汉像,姿态各殊,为 清 代泥塑杰作。

(4).园林名。在 湖北省 武昌县 西。《资治通鉴·梁简文帝大宝元年》:“辛酉, 纶 集其麾下於 西园 。”

刮面

吹面;扑面。 宋 杨万里 《兰溪解舟》诗之四:“际晚江风刮面来,晓寒已去却重回。” 清 金农 《闻喜县中早发行四十里宋秀才士谔乃出丰馔相邀午食因纪长歌并以述连日劳役之不同也》诗:“脯腊膎胰非不饱,未免秋风刮面思蓴羹。”

风雨

(1).风和雨。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之一:“嘉穀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风雨萧萧夜正寒,扁舟急桨上危滩。”

(2).刮风下雨。《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视觅,天輒风雨,岭震云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汉书·朱博传》:“﹝ 朱博 ﹞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实上 愫方 哀怜他,沉默地庇护他,多少忧烦的事隐瞒着他,为他遮蔽大大小小无数次的风雨。”参见“ 风雨如晦 ”。

(4).比喻纷纷的议论和各种各样的传说。《文汇报》1992.2.15:“ 周 余 离婚,被毫不留情的新闻界大肆渲染,重笔浓墨,闹得满城风雨。”参见“ 满城风雨 ”。

回头

(1) 把头转向后方

(2) 悔悟;改邪归正

及早回头

(3) 少等一会儿;过一段时间以后

回头再谈

回头见

黑衣

王宫卫士的代称。上古王宫卫士身穿黑衣

补黑衣之数。——《战国策·赵策》

皓齿

洁白的牙齿。《汉书·司马相如传上》:“皓齿粲烂,宜笑的皪。” 唐 权德舆 《六府诗》:“木兰泛方塘,桂酒启皓齿。” 宋 柳永 《思归乐》词:“皓齿善歌长袖舞,渐引入醉乡深处。” 清 陈梦雷 《今日良宴会》诗:“清歌发皓齿,妙节协笙簧。” 郭沫若 《芍药及其他·<丁东草·石榴>》:“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参见“ 皓齿朱脣 ”。

金缕

(1).指金缕衣。 三国 魏 曹丕 《营寿陵诏》:“丧乱以来, 汉 氏诸陵无不发掘,至乃烧取玉匣金缕。” 前蜀 韦庄 《清平乐》词:“云解有情花解语,窣地绣罗金缕。”

(2).指金丝。 唐 白居易 《秦中吟·议婚》:“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 清 陈维崧 《采桑子·为汪蛟门题画册》词之四:“玉树宫墙,金缕鞋帮,胆怯潜提出洞房。”

(3).金属制成的穗状物。 南朝 梁简文帝 《 * 颂》:“幢号摩尼,旛悬金缕。” 唐 温庭筠 《定西番》词:“双鬢翠霞金缕,一枝春艷浓。” 华锺彦 注:“金鏤,釵穗也。”

(4).曲调《金缕曲》、《金缕衣》的省称。 唐 罗隐 《金陵思古》诗:“綺筵《金缕》无消息,一阵征帆过 海门 。”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词:“举大白,听《金缕》。” 明 唐寅 《题桑》诗:“娉婷红粉歌《金缕》,歌与桃花柳絮听。” 清 李渔 《玉搔头·呼嵩》:“常虑韶光同逝水,《金缕》一日歌千遍。”

(5).指柳条。 唐 戴叔伦 《长亭柳》诗:“雨搓金缕细,烟褭翠丝柔。” 唐 温庭筠 《杨柳枝》词:“金缕毿毿碧瓦沟,六宫眉黛惹香愁。” 华锺彦 注:“金缕,柳条也。” 明 无名氏 《鸣凤记·夏公命将》:“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金缕。”

诗狂

狂放不羁的诗人。 唐 元稹 《放言》诗:“近来逢酒便高歌,醉舞诗狂便欲魔。” 金 元好问 《天涯山》诗:“诗狂他日笑 遗山 , 饭颗 不妨嘲 杜甫 。” 清 张问陶 《壬申三月四日去郡口占》:“絶口不谈官里事,头衔重整旧诗狂。”

儿童

年纪小于少年的幼孩

儿童相见不相识。——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拍手

双手相拍或鼓掌

孩子们边跳舞边拍手

吴侬

吴 地自称曰我侬,称人曰渠侬、个侬、他侬。因称人多用侬字,故以“吴儂”指 吴 人。 唐 刘禹锡 《福先寺雪中酬别乐天》诗:“才子从今一分散,便将诗咏嚮 吴 儂。” 宋 张先 《喜朝天·清署堂赠蔡君谟》词:“佳景在,吴儂还望,分閫重来。” 元 张可久 《折桂令·游金山寺》曲:“误汲南泠,笑杀吴儂,不记《茶经》。”

如许

(1) 多么,这么

花儿美如许

(2) 如此多,那样多

这狗官竟贪污了如许资财

行路如许难,谁能不华发。——宋· 范成大《盘龙驿》

江波

江水;江中波浪。《文选·左思<蜀都赋>》:“贝锦斐成,濯色江波。” 刘逵 注引 谯周 《益州志》:“ 成都 织锦既成,濯於江水。” 宋 朱熹 《次敬夫登定王台韵》:“山色愁无尽,江波去不回。” 明 黄哲 《过梁昭明太子墓》诗:“虎战龙争二十秋,江波日夜自东流。” 王统照 《遗音》:“江边的风,受了水气的调和,虽是秋末冬初,尚不十分冷冽,有时吹了些树叶子落到江波上,便随着微细的波花,无踪影的流去。”

去去

越去越远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宋· 柳永《雨霖铃》词

道路

供人马车辆通行的路;两地之间的通道。也用于比喻事物发展或为人处世所遵循的途径

人生道路

自张材村以东道路皆官军所未尝行。——《资治通鉴·唐纪》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高风

(1).强劲的风。 汉 刘向 《九叹·远游》:“遡高风以低佪兮,览周流於朔方。” 唐 李白 《赠崔侍郎》诗:“高风摧秀木,虚弹落惊禽。” 清 吴伟业 《清风使节图》诗:“豫章夹日吟高风,岁久蟠根造物功。”

(2).指遭受强风。 唐 杜甫 《向夕》诗:“深山催短景,乔木易高风。”

(3).指秋风。《太平御览》卷二五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风(秋风)曰商风、素风、凄风、高风、凉风、激风、悲风。” 唐 杜甫 《奉送郭中丞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斜日当轩盖,高风卷旆旌。” 师尹 注:“高风,八月风也。” 明 刘基 《淡黄柳·台城秋夜》词:“高风淅淅,翻动林梢败叶。”

(4).高尚的风操。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序》:“覩先生之县邑,想先生之高风。”《北史·王罴王思政等传论》:“运穷事蹙,城陷身囚,壮志高风,亦足奋於百世矣。” 清 申涵光 《奉寄孙锺元先生时居蓟门九十二岁》诗:“ 邵 许 高风远尚存,传经一代又 苏 门。” 徐迟 《黄山记》一:“三个主峰,高风峻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

(5).高雅的艺术风格。 宋 梅尧臣 《次韵答王景彝闻余月下与内饮》:“呼我作卿方举酒,更烦佳句赏高风。”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卷十二:“ 东坡 谓书至于 颜 柳 而 钟 王 之法益微,诗至于 李 杜 而 魏 晋 以来高风絶尘亦少衰矣。”

(6).美善的风教、政绩。 唐 韦应物 《始至郡》诗:“昔贤播高风,得守媿无施。” 宋 苏轼 《杭州与莫提刑启》:“恭惟某官德望在人,才猷简上,肃高风於列郡,浹厚德於齐民。” 清 林则徐 《杭嘉湖三郡观风告示》:“忆昔 文翁 以《诗》《书》治 蜀 ,而 扬 马 之瑋製以兴; 何武 用儒术进贤,而 龚 唐 之高风克劭。”

片帆

孤舟;一只船。 唐 李颀 《李兵曹壁画山水各赋得桂水帆》:“片帆在 桂水 ,落日天涯时。” 宋 陆游 《秋思绝句》之五:“片帆忽逐秋风起,聊试人间万里途。”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放归》:“ 钱塘 云水连。见片帆东渡,顺流如箭。”《人民日报》1981.6.15:“若不退出 虎门 ,自有千百烧船妙法,烧尔片帆不返。”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