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

作者:杨亿 朝代:宋代

南朝原文

五鼓端门漏滴稀,夜签声断翠华飞。
繁星晓埭闻鸡度,细雨春场射雉归。
步试金莲波溅襪,歌翻玉树涕沾衣。
龙盘王气终三百,犹得澄澜对敞扉。

诗词问答

问:南朝的作者是谁?答:杨亿
问:南朝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南朝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杨亿的名句有哪些?答:杨亿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五鼓

见“五更”条

戊申晦五鼓。——清· 姚鼐《登泰山记》

端门

(1).宫殿的正南门。《史记·吕太后本纪》:“ 代王 即夕入 未央宫 ,有謁者十人持戟卫端门,曰:‘天子在也,足下何为者而入?’”《后汉书·左雄传》:“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牋奏,副之端门。” 王先谦 集解引 胡三省 曰:“宫之正南门曰端门。尚书於此受天下奏章,令举者诣公府课试,以副本纳之端门,尚书审覈之。” 宋 晁冲之 《上林春慢》词:“鹤降詔飞,龙擎烛戏,端门万枝灯火。”《前汉书平话》卷下:“日正端门登极位,万国来朝有道君。”

(2).太微垣南藩二星,东曰左执法,西曰右执法,左、右执法之间叫“端门”,为太微垣的南门。《后汉书·李固传》:“加近者月食既於端门之侧。” 李贤 注:“端门, 太微宫 南门也。”《晋书·天文志上》:“太微,天子庭也……南蕃中二星间曰端门。”

漏滴

漏壶滴下的水点。 辽 王徽 《然灯夜述怀》诗:“夷身幸入 华胥 境,甚惜今朝漏滴残。” 明 孟称舜 《死里逃生》第四折:“天上定盘浑不错,人间漏滴果无差。”

签声

古代晚间报更时,更筹掷地的响声。 宋 欧阳修 《夫人阁》诗之五:“玉殿籤声玉漏催,綵花金胜巧先裁。” 宋 周邦彦 《法曲献仙音》词:“蝉咽凉柯,燕飞尘幕,漏阁籤声时度。”

翠华

(1).天子仪仗中以翠羽为饰的旗帜或车盖。《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建翠华之旗,树灵鼉之鼓。” 李善 注:“翠华,以翠羽为葆也。” 南朝 梁 沉约 《九日侍宴乐游苑》诗:“虹旌迢递,翠华葳蕤。”

(2).为御车或帝王的代称。 唐 陈鸿 《长恨歌传》:“ 潼关 不守,翠华南幸。” 宋 陆游 《晓叹》诗:“翠华东廵五十年,赤县神州满戎狄。” 清 陈维崧 《游顾龙山》诗:“闻説当年翠华廵,朱旗暗卷残碑在。”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拜坛》:“想翠华,守枯 煤山 几枝花。”

繁星

多而密的星星

满天繁星

闻鸡

(1).听到鸡叫。指黎明。 明 何景明 《祭亡兄东昌公文》:“始在 巴陵 ,闻鸡,通衙执烛视事。”

(2).见“ 闻鸡起舞 ”。

细雨

小雨。 南朝 梁简文帝 《和湘东王首夏诗》:“冷风杂细雨,垂云助麦凉。” 唐 刘长卿 《别严士元》诗:“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宋 陆游 《小园》诗:“点点水纹迎细雨,疎疎篱影界斜阳。” 茅盾 《子夜》十九:“现在是蒙蒙细雨,如烟如雾。”

春场

春季郊外为射猎而整出的空地。 唐 李商隐 《公子》诗:“春场铺艾帐,下马雉媒娇。” 宋 欧阳修 《公子》诗:“下马春场鸡鬭距,鸣弦初日雉惊媒。”

射雉

(1).射猎野鸡。古代的一种田猎活动。《易·旅》:“射雉,一矢亡,终以誉命。”《三国志·魏志·辛毗传》:“﹝ 辛毗 ﹞尝从帝射雉。”

(2). 魏 晋 以后多以射雉为戏。 晋 潘岳 有《射雉赋》。 唐 陈子良 《游侠篇》:“东郊鬭鸡罢, 南皮 射雉归。” 宋 陆游 《怀成都十韵》:“鬭鸡南市各分明,射雉西郊常命中。”

(3).指 春秋 时 贾大夫 以射雉博取其妻言笑的故事。《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昔 贾大夫 恶,娶妻而美,三年不言不笑。御以如皋,射雉,获之。其妻始笑而言。 贾大夫 曰:‘才之不可以已。我不能射,女遂不言不笑。’”后遂以“射雉”为因才艺博得妻室欢心的典故。 宋 苏轼 《和梅户曹会猎铁沟》:“不向如皋闲射雉,归来何以得卿卿。”《西湖二集·文昌司怜才慢注禄籍》:“从来女子多皮相,一笑须从射雉回。” 清 方文 《甘泉山展墓》诗:“西风空有椎牛恨,北闕曾无射雉缘。”

金莲

旧指缠足妇女的小脚

三寸金莲

玉树

(1).神话传说中的仙树。 唐 李白 《怀仙歌》:“仙人浩歌望我来,应攀玉树长相待。” 金 元好问 《幽兰》诗:“钧天帝居清且夷,瑶林玉树生光辉。”

(2).用珍宝制作的树。《汉武故事》:“上( 汉武帝 )於是於宫外起 神明殿 九间……前庭植玉树。植玉树之法,葺珊瑚为枝,以碧玉为叶,花子或青或赤,悉以珠玉为之。” 北周 庾信 《谢滕王集序启》:“ 甘泉宫 里,玉树一丛, 玄武闕 前,明珠六寸。” 宋 欧阳修 《汉宫》诗:“玉树人间老,珊瑚海底生。” 宁调元 《偶成》诗:“铜驼寂寂迷衰草,玉树依依恋夕阳。”

(3).槐树的别称。《三辅黄图·汉宫》:“ 甘泉谷 北岸有槐树,今谓玉树。”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下:“ 云阳县 界多 汉 离宫故地,有树似槐而叶细,土人谓之玉树。”

(4).美丽的树。 唐 宋之问 《折杨柳》诗:“玉树朝日映,罗帐春风吹。” 元 萨都剌 《望金陵》诗:“春风玉树留歌韵,暮日青山立画屏。” 清 刘献廷 《斐园松》诗:“白玉堂前緑玉树,横空百尺寒颼飀。”

(5).白雪覆盖的树。 唐 李白 《对雪献从兄虞城宰》诗:“庭前看玉树,肠断忆连枝。” 元 萨都剌 《钓雪图》诗:“村南村北人跡断,山前山后玉树迷。” 清 金人瑞 《对雪次韵》:“玉树诚堪爱,冰肌已久夸。” 瞿秋白 《赤都心史·兵燹与弦歌》:“﹝赤旗﹞时时招拂,荡漾着四周霜枝玉树间的晨光。”

(6).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谢太傅 问诸子姪:‘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 车骑 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於阶庭耳。’”后以“玉树”称美佳子弟。 唐 杜甫 《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诗之一:“叔父朱门贵,郎君玉树高。”《二刻拍案惊奇》卷三:“那翰林生得仪容俊雅,性格风流;所事在行,诸般得趣,真乃是天上謫仙,人中玉树。” 郁达夫 《迟桂花》:“可是我那年老的母亲,却仍是雄心未死,还在想我结一头亲,生下几个玉树芝兰来,好重振重振我们的这已经坠落了很久的家声。”

(7). 南朝 陈后主 所作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省称。 唐 李商隐 《陈后宫》诗:“寿献金茎露,歌翻‘玉树’尘。” 元 孙周卿 《蟾宫曲·自乐》曲:“低歌‘玉树’,烂醉金釵。” 清 纳兰性德 《梦江南》词:“遗踪陌上有铜驼,‘玉树’夜深歌。”

龙盘

亦作“ 龙蟠 ”。1.如龙之盘卧状。形容雄壮绵延的样子。 唐 李白 《金陵歌送别范宣》:“ 钟山 龙盘走势来,秀色横分 歷阳 树。” 明 徐复祚 《投梭记·逆节》:“王气龙蟠,奄有 长江 半,指日 江 东应纳款。” 陈去病 《夜宿张家口独步通桥望月》诗:“门外有长桥,蜿蜒如龙蟠。”参见“ 龙蟠虎踞 ”。

(2).形容书法飞动而苍劲有力。《晋书·王羲之传论》:“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

(3).喻豪杰之士隐伏待时。《三国志·魏志·杜袭传》:“ 袭 避乱 荆州 , 刘表 待以宾礼。同郡 繁钦 数见奇於 表 , 袭 喻之曰:‘吾所以与子俱来者,徒欲龙蟠幽藪,待时凤翔。’” 晋 张协 《七命》:“ 冲漠公子 含华隐曜,嘉遯龙盘,翫世高蹈。”《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标牓风流,远明 管 乐 。初九龙盘,雅志弥确。” 李善 注:“《周易》曰:‘初九,潜龙勿用’……《方言》曰:‘未升天之龙,谓之蟠龙。’”

王气

旧指象征帝王运数的祥瑞之气。《东观汉记·光武帝纪》:“望气者言, 舂陵城 中有喜气,曰:‘美哉王气,鬱鬱葱葱。’” 唐 刘禹锡 《西塞山怀古》诗:“ 王濬 楼船下 益州 , 金陵 王气黯然收。”《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这术士唤做 廖生 ……忽一日夜坐,望牛斗之墟,隐隐有龙文五采,知是王气。”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二五章:“ 崇祯 眼看我们 李闯王 要得天下,所以赶快挖了 李 家祖坟,泄了 李 家祖坟上的王气。”

三百

《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刑昺 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后以“三百”指代《诗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三百之蔽,义归无邪。” 清 姚鼐 《<敦拙堂诗集>序》:“文士得三百之义者,莫如 杜子美 。”参见“ 三百篇 ”。

澄澜

(1).清波。 隋 虞世基 《奉和幸江都应诏》:“澄澜浮晓色,遥林卷宿烟。”

(2).指澄清波澜。 唐 骆宾王 《上梁明府启》:“水镜澄澜,照翔鸞之舞影;鸣琴动操,叶驯翬之雅音。” 清 黄景仁 《登镇海城楼观海》诗:“避风无爰居,澄澜有水伯。”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