暇日游建平三闾故里庙貌荒凉惨动耳目噫贤者

作者:寇准 朝代:宋代

原文

人生苦远游,多是悲登眺。
况复念三闾,遗踪良可吊。
道直出章华,才高逐边徼。
冤声喷夜江,愁色迷1一1烟峤。
断碑没败莎,古木吟荒庙。
祠正少来奠,岸峻稀停棹。
神容渍老苔,坏壁通残照。
旧径失朱门,空庭起寒烧。
馀基虽索寞,清问长光耀。
旌贤谁再兴,勿使过者诮。

诗词问答

问:《暇日游建平三闾故里庙貌荒凉惨动耳目噫贤者》的作者是谁?答:寇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寇准的名句有哪些?答:寇准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人生

(1) 人一生中的活动

(2) 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与人的关系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远游

亦作“ 远游 ”。1.谓到远方游历。《论语·里仁》:“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楚辞·远游》:“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 汉 班彪 《北征赋》:“遂奋袂以北征兮,超絶迹而远游。” 唐 杜甫 《季秋江村》诗:“远游虽寂寞,难见此山川。” 明 刘基 《郁离子·九难》:“慷慨辞家,踊跃远游。” 潘漠华 《呵》诗:“一回想念已故人,一回想念远游的儿子。”

(2).见“ 远游冠 ”。

(3).见“ 远游履 ”。

见“ 远游 ”。

登眺

登高远望。 唐 李白 《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诗:“峯峦秀中天,登眺不可尽。” 宋 王安石 《赠宝觉》诗序:“闻 化城阁 甚壮丽,可登眺,思往游焉,故赋是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爱奴》:“自入馆以来,每欲一出登眺,輒錮闭之。”

况复

亦作“况復”。1.更加;加上。 隋炀帝 《白马篇》:“本持身许国,况復武功彰。” 唐 杜甫 《寄杜位》诗:“干戈况復尘随眼,鬢髮还应雪满头。” 明 梁辰鱼 《于虎丘殿阶遇张月容》曲:“眼波横,况復香肩偷凭。”

(2).何况,况且。《陈书·江总传》:“况復才未半古,尸素若兹。” 唐 马总 《意林·傅子》:“蜘蛛作罗,蜂之作窠,其巧亦妙矣,况復人乎?” 唐 刘驾 《寄远》诗:“得书喜犹甚,况復见君时。”

(3).仿佛,好像。 唐 寒山 《诗》之一三四:“呼之迴面视,况復不相识。”

三闾

指 屈原 。《后汉书·孔融传》:“忠非 三閭 ,智非 鼂错 ,窃位为过,免罪为幸。” 李贤 注:“即 屈原 也,掌王族三姓,曰 昭 、 屈 、 景 ,故曰‘三閭’。”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故 夷 、 皓 有安归之叹, 三閭 发已矣之哀。”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泛湘江》词:“唤起九歌忠愤,拂拭 三閭 文字,还与日争光。” 清 黄遵宪 《将应顺天试仍用前韵呈霭人樵野丈》:“辙乱旗翻屡败车,行吟憔悴比 三閭 。”

遗踪

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 宋· 苏轼《石钟山记》

章华

即 章华台 。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一》:“ 楚灵王 起 章华 之臺而 楚 人散。”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鉴 章华 之召灾,悟 阿房 之速祸。”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二八:“昔日 章华 宴, 荆王 乐荒淫。” 明 何景明 《岳阳》诗:“明朝又下 章华 路,江月湖烟綰别愁。”参见“ 章华臺 ”。

边徼

亦作“邉徼”。1.犹边境。《梁书·萧藻传》:“时天下草创,边徼未安。” 唐 李峤 《城》诗:“何辞一万里,边徼捍 匈奴 。” 宋 苏辙 《次韵子瞻人日猎城西》:“少小事邉徼,斩刈轻荼蓼。” 明 谢肃 《送陈德原之琼州宁远县知县》诗:“但使政成邉徼静,酿榴为酒且须酣。” 曹之骐 《腾越光复纪略》:“ 腾 则僻在边徼,交通梗塞,海内之人,知者盖鲜。”

(2).犹界限。 闻一多 《太平洋舟中见一明星》诗:“我才知道我已离了故乡,贬斥在情爱底边徼之外--飘簸在海涛上的一枚钓饵。”

色迷

沉迷于女色的人

烟峤

亦作“烟嶠”。雾气迷蒙的山岭。 唐 韦应物 《酬郑户曹骊山感怀》诗:“日出烟嶠緑,氛氲丽层甍。”

断碑

断裂残缺的石碑。 宋 黄庭坚 《病起荆江亭即事》诗之五:“ 杨綰 当朝天下喜,断碑零落卧秋风。” 元 傅若金 《韩淮阴庙》诗:“ 高帝 旌旗俱寂寞,断碑零落后人看。” 清 方文 《富池晚泊》诗:“断碑零落荒草间,欲考其详罕知者。” 郁达夫 《钓台的春昼》:“嘱托了他以煮饭烧菜的杂务,我和船家就从断碑乱石中间爬上了 钓台 。”

祠正

主管宗祠祭事者。 清 王晫 《今世说·德行》:“ 荆元初 为 丹阳 巨族,族之人推 元初 为祠正。每春秋时享,庀俎豆,省牲牵,率羣从子姓,执籩祼献,不以年至为让,不以寒暑为解。”

少来

犹向来。《宋书·谢庄传》:“实因羸疾,常恐奄忽,故少来无意於人间,岂尚有心於崇达邪?”《南史·沉怀文传》:“吾少来如此,岂可一朝而变,非欲异物,性之所不能耳。”

神容

(1).神妙的姿容。 南朝 宋 鲍照 《舞鹤赋》:“忽星离而云罢,整神容而自持。”

(2).指精神容貌。 楼适夷 《一位严于律己的 * 员》:“他不爱住院,也不愿朋友上医院去探望。他不想使自己日益枯槁的神容,使朋友见了心里难受。”

残照

落日的光辉;夕照

朱门

(1) 古代王公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红色,表示尊贵

(2) 旧时借指豪富人家

空庭

幽寂的庭院。 南朝 宋 谢灵运 《斋中读书》诗:“虚馆絶諍讼,空庭来鸟雀。” 南朝 宋 鲍照 《秋夜》诗之二:“荒径驰野鼠,空庭聚山雀。” 唐 刘长卿 《客舍喜郑三见寄》诗:“穷巷无人鸟雀閒,空庭新雨莓苔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回:“良夜迢迢甚伴?对空庭寂寞,花光清絶。”

索寞

(1) 形容消沉,没有生气

今日见我颜色衰,意中索莫与先异。——《乐府诗集·鲍照·拟行路难》

(2) 寂寞萧索

山上杂草丛生,异常索寞

索寞红芳又一年,老郎空解惜春残。——宋· 王禹偁《暮春》

(3) 也作“索莫”、“索漠”

清问

清审详问。《书·吕刑》:“皇帝清问下民,鰥寡有辞于 苗 。” 孔 传:“ 帝尧 详问民患,皆有辞怨於 苗 民。” 孔颖达 疏:“ 帝尧 清审详问下民所患。” 唐 王勃 《九成宫颂》:“虔恭上帝,东朝悬待諫之旌;清问下人,南面听登闻之鼓。”《儒林外史》第三五回:“﹝ 庄徵君 ﹞躬身奏道:‘臣蒙皇上清问,一时不能条奏;容臣细思,再为启奏。’”

光耀

光采;荣耀

当然也是很光耀的事

旌贤

亦作“旍贤”。表彰贤人。《后汉书·胡广传》:“臣闻德以旌贤,爵以建事。”《三国志·吴志·贺邵传》:“宜率身履道,恭奉神器,旍贤表善,以康庶政。”《宋书·武帝纪下》:“可遣大使分行四方,旌贤举善,问所疾苦。”《旧唐书·李晟传》:“闕而未録,孰谓旌贤。”

再兴

再度兴盛。《国语·周语下》:“吾闻之曰:‘一姓不再兴。’今 周 其兴乎!”《后汉书·窦融传》:“ 更始 事业已成,寻復亡灭,此一姓不再兴之效。” 唐 杜甫 《北征》诗:“ 周 汉 获再兴, 宣 光 果明哲。” 仇兆鳌 注:“ 周宣 、 汉光 皆中兴主。”

诗文赏析


【原题】:
暇日游建平三闾故里庙貌荒凉惨动耳目噫贤者之祀世不绝享郡无正人遗弃若是感事伤俗因留斯句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