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口登舟

作者:李殷鼎 朝代:明代

津口登舟原文

戒涂常畏险,去去复登舟。

峡口云无定,津前水自流。

孤篷横落日,客梦迫残秋。

暝色浑无际,寥天望转幽。

诗词问答

问:津口登舟的作者是谁?答:李殷鼎
问:津口登舟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津口登舟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李殷鼎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殷鼎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参考注释

戒涂

见“ 戒途 ”。

去去

越去越远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宋· 柳永《雨霖铃》词

峡口

(1).指 西陵峡 口,为 长江 出 蜀 的险隘。 晋 陆机 《辨亡论下》:“彼若弃长技以就所屈,即 荆 杨 而争舟楫之用,是天赞我也。将谨守峡口,以待禽耳。”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引《直都记》:“自 黄牛滩 东入 西陵 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紆曲,而两岸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 唐 杜甫 《峡口》诗之一:“峡口 大江 开,西南控百蛮。”

(2).泛称峡谷之口。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北即 苍山 ,至此南尽。中穿一峡,西去甚逼,而峡口稍旷。” 清 阮元 《由龙洞岩下西过三龙潭》诗:“ 三龙潭 峡口,如防復如堂。” 杨朔 《黄河之水天上来》:“在这个极险的山峡中间, 河 水从三条峡口奔腾而出,真象千军万马似的。”

自流

(1) 自然地流动;自动地流

(2) 不加约束,听其自然;做自己乐意的事

晚自习不许自流

孤篷

(1).孤舟的篷。 宋 朱熹 《水口行舟》诗之一:“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捲孤篷看,依旧青山緑水多。”

(2).常用以指孤舟。 唐 皮日休 《鲁望以轮钩相示缅怀高致因作》诗之三:“孤篷半夜无餘事,应被严滩聒酒醒。” 宋 范成大 《过松江》诗:“去年匹马兀春寒,今此孤篷窘秋热。” 明 无名氏 《赠书记·认女作子》:“怜伊漂泊逐孤篷,抚育朝昏伴老翁。” 清 陈维崧 《减字木兰花·岁暮灯下作家书竟再系数词楮尾》词:“水鸟斜飞,又逐孤篷一夜归。” 于右任 《嘉陵江上看云歌赠子元省三陆一》诗:“扣舷而歌歌未终,雨打孤篷衣如洗。”

落日

夕阳

客梦

异乡游子的梦。 唐 王昌龄 《送高三之桂林》诗:“留君夜饮对 瀟 湘 ,从此归舟客梦长。” 宋 蒋捷 《一剪梅·宿龙游朱氏楼》词:“天不教人客梦安。昨夜春寒,今夜春寒。” 明 沉仕 《玉包肚·题情》曲:“被窝中客梦初醒,心坎上离愁重到。”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李兰青诗》:“余亦挂帆去, 瞿塘 灩澦 秋。相看几万里,客梦共悠悠。”

残秋

指秋天将尽的时节。 唐 沉佺期 《饯唐郎中洛阳令》诗:“郊筵乘落景,亭传理残秋。” 唐 权德舆 《舟行夜泊》诗:“萧萧落叶送残秋,寂寂寒波急暝流。”

暝色

暮色;夜色。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诗:“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唐 杜甫 《光禄坂行》:“树枝有鸟乱鸣时,暝色无人独归客。” 茅盾 《子夜》一:“从桥上向东望,可以看见 浦东 的洋栈像巨大的怪兽,蹲在暝色中。”

无际

无边

无边无际的大草原

天望

(1).谓人始死,望天而招魂。《礼记·礼运》:“及其死也,升屋而号,告曰:‘皋某復。’然后饭腥而苴孰,故天望而地藏也。” 孔颖达 疏:“天望,谓始死望天而招魂。”

(2).上天的期望。《后汉书·蔡邕传》:“臣愿陛下忍而絶之,思惟万机,以答天望。” 宋 曾巩 《韩琦制》:“及受末命,戡济艰难,以己狥时,坐定大议,天望人事,脗无间然。”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