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春日望海

作者:杨师道 朝代:唐代

奉和圣制春日望海原文

春山临渤海,征旅辍晨装。
回瞰卢龙塞,斜瞻肃慎乡。
洪波回地轴,孤屿映云光。
落日惊涛上,浮天骇浪长。
仙台隐螭驾,水府泛鼋梁。
碣石朝烟灭,之罘归雁翔。
北巡非汉后,东幸异秦皇。
搴旗羽林客,跋距少年场。
龙击驱辽水,鹏飞出带方。
将举青丘缴,安访白霓裳。

诗词问答

问:奉和圣制春日望海的作者是谁?答:杨师道
问:奉和圣制春日望海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奉和圣制春日望海是什么体裁?答:五古
问:杨师道的名句有哪些?答:杨师道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34_13

参考注释

春山

(1).春日的山。亦指春日山中。 唐 王维 《鸟鸣涧》诗:“人閒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金 元好问 《游黄华山》诗:“归来心魄为动荡,晓梦月落春山空。”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潘太守诗》:“莫待 瀟湘 芳草緑,春山处处子规声。”

(2).春日山色黛青,因喻指妇人姣好的眉毛。 唐 李商隐 《代董秀才却扇》诗:“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 元 吴昌龄 《端正好·美妓》套曲:“秋波两点真,春山八字分。” 清 洪楝园 《后南柯·释酗》:“问何时消除芥蔕,终不免愁锁春山未展开。”

(3).指春神。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打春》:“立春日, 大兴 、 宛平 县令设案於午门外正中,奉恭进皇帝、皇太后、皇后芒神土牛,配以春山。”

渤海

(1).我国的内海,位于 辽 、 冀 、 鲁 、 津 三省一市间,东至 辽东半岛 南端,南至 山东半岛 北岸。《庄子·说剑》:“绕以 渤海 ,带以 常山 。”《史记·秦始皇本纪》:“上亲禪 高里 ,祠后土,临 渤海 。” 唐 骆宾王 《浮查》诗:“ 渤海 三千里,泥沙几万重。”

(2).我国 唐 代以 靺鞨 族为主体所建的政权。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下:“ 渤海 贡马脑樻、紫瓷盆。”《新唐书·北狄传·渤海》:“ 渤海 ,本 粟末 靺鞨 附 高丽 者,姓 大 氏。” 宋 岳飞 《申省承州捷状》:“所有逐次生擒 女真 、 契丹 、 渤海 、 汉 儿军 高太保 等。”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三章第一节:“ 渤海 部又东奔 挹娄 故地 东牟山 ,酋长 * 建国自立,称 震国王 。七一二年, 唐睿宗 封 * 为 忽汗州 都督、 勃海 郡王,后世遂号 渤海 。”

征旅

(1).出征的军队。 三国 魏 曹植 《应诏诗》:“命彼掌徒,肃我征旅。”《书刊》1978年第5期:“追恋当年征旅,思潮难平,毅然试笔。”

(2).旅客。 晋 潘岳 《上客舍议》:“使客舍洒扫以待征旅,择家而息。”

晨装

清晨整治行装。 唐 白居易 《江南喜逢萧九彻因话长安旧游戏赠五十韵》:“离筵开夕宴,别骑促晨装。” 唐 刘长卿 《送顾长》诗:“晨装林月在,野饭浦沙寒。” 唐 韦应物 《酬元伟过洛阳夜燕》诗:“晨装復当行,寥落星已稀。”

回瞰

回头看。 南朝 齐 谢朓 《和徐都曹出新亭渚诗》:“结軫青郊路,迴瞰苍江流。”

龙塞

即 龙城 。泛指边远地区。 南朝 梁 江淹 《萧骠骑谢甲仗入殿表》:“官骑辰居,羽林天部,瞰城 龙塞 ,言伏 鬼方 。” 唐 杜牧 《贵游》诗:“斧鉞旧威 龙塞 北,池臺新赐 凤城 西。” 清 董俞 《落花篇》:“别有征夫泪霑臆,雁沙 龙塞 无消息。”参见“ 龙城 ”。

斜瞻

侧看, 南朝 梁 刘孝标 《自江州还入石头》诗:“前望苍龙门,斜瞻白鹤馆。”

肃慎

亦作“ 肃眘 ”。古民族名。古代居于我国东北地区。 周武王 、 成王 时曾以楛矢、石砮来贡。一般认为 汉 以后的 挹娄 、 勿吉 、 靺鞨 、 女真 都和它有渊源关系。亦泛指远方之国。《左传·昭公九年》:“ 肃慎 、 燕 、 亳 ,吾北土也。” 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邪与 肃慎 为邻,右以 暘谷 为界。”《汉书·武帝纪》:“海外 肃眘 ,北发 渠搜 , 氐羌 徠服。” 颜师古 注:“《周书》序云:‘ 成王 既伐东夷, 肃眘 来贺。’即谓此。” 明 张居正 《拟唐回鹘嗢没斯率众内附诏宰相李德裕撰<异域归忠传>赐之群臣贺表》:“嘉靖 殷 邦,爰致 氐 羌 之享;丕单 武 烈,聿来 肃慎 之庭。”参阅《文献通考·四裔四》。

洪波

* 浪

大海掀起洪波

地轴

地球的自转轴,与赤道平面垂直,贯通地球中心及南北的直线

孤屿

孤立的岛屿。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江中孤屿》诗:“乱流趋正絶,孤屿媚中川。” 唐 孟浩然 《陪张丞相自松滋江东泊渚宫》诗:“云物凝孤屿,江山辨四维。”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山》诗:“ 赤城 渐微没,孤屿前嶢兀。”

云光

(1).云层罅缝中漏出的日光。 晋 王嘉 《拾遗记·前汉下》:“﹝ 昭帝 ﹞使宫人歌曰:‘……云光开曙月低河,万岁为乐岂云多。’” 唐 杜牧 《商山麻涧》诗:“云光嵐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餘家。” 元 袁桷 《元日朝回》诗之二:“花气欲浮金凿落,云光疑下锦流苏。”

(2).指美女头发的光泽。 唐 王绩 《辛司法宅观妓》诗:“云光身后荡,雪态掌中回。” 唐 李百药 《戏赠潘徐城门迎两新妇》诗:“云光鬢里薄,月影扇中新。”

(3).云母的一种。《云笈七籤》卷七五:“云母五名。第一精者名云光。”

(4). 汉 宫殿名。《西京杂记》卷一:“ 汉 掖庭有 月影臺 、 云光殿 ……不在簿籍,皆繁华窈窕之所栖宿焉。”

落日

夕阳

惊涛

令人惊恐的波涛

惊涛拍岸。——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骇浪

汹涌澎湃,令人心惊的浪涛。 汉 王粲 《浮淮赋》:“凌惊波以高騖,驰骇浪而赴质。” 唐 杜甫 《奉汉中王手札》诗:“已觉良宵永,何看骇浪翻。” 清 梅曾亮 《陆母林孺人像赞》:“祁祁守礼,骇浪如砥。”

仙台

《初学记》卷十一引 晋 司马彪 《续汉官志》:“尚书省在 神仙门 内。”后因称尚书省为“仙臺”。 南朝 梁 王筠 《和刘尚书诗》:“客馆动秋光,仙臺起寒雾。” 唐 王勃 《上许左丞启》:“守愚空谷,歛迹仙臺。”

螭驾

传说神仙所乘的螭龙驾的车。 唐 杨师道 《奉和圣制春日望海》:“仙臺隐螭驾,水府汎黿梁。”

水府

(1).神话传说中水神或龙王所住的地方。 晋 木华 《海赋》:“尔其水府之内,极深之庭,则有崇岛巨鰲,垤堄孤亭。” 唐 刘禹锡 《和牛相公题姑苏所寄太湖石》:“初辞水府出,犹带龙宫腥。”

(2).用为水神的称号。《宋史·礼志五》:“詔封 江州 马当 上水府, 福善安江王 ; 太平州 采石 中水府, 顺圣平江王 ; 润州 金山 下水府, 昭信泰江王 。”

(3).指水的深处。 唐 韩愈 《贞女峡》诗:“悬流轰轰射水府,一泻百里翻云涛。” 唐 姚合 《庄居野行》诗:“採玉上山巔,探珠入水府。”

(4).星官名。《晋书·天文志上》:“东井西南四星曰水府,主水之官也。”

(5).膀胱的别名。俗称尿脬。 汉 张仲景 《伤寒论·太阳病上》:“君泽泻之咸寒,咸走水府,寒胜热邪。”

鼋梁

《竹书纪年》卷下:“ 穆王 三十七年,伐 楚 ,大起九师,东至于 九江 ,叱黿鼉以为梁。”后因以“黿梁”借指帝王的行驾。 南朝 梁 江淹 《赤虹赋》:“视鱣岫之吐翕,看黿梁之交积。”

碣石

(1).山名。在 河北省 昌黎县 北。 碣石山 馀脉的柱状石亦称 碣石 ,该石自 汉 末起已逐渐沉没海中。《书·禹贡》:“导 岍 及 岐 …… 太行 、 恒山 ,至于 碣石 ,入于海。”《汉书·武帝纪》:“行自 泰山 ,復东巡海上,至 碣石 。” 唐 韦应物 《弹棋歌》:“岂如 昆明 与 碣石 ,一箭飞中隔远天。” 明 王錂 《春芜记·献赋》:“似迢遥乘槎海畔,把 碣石 相望。”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词:“往事越千年, 魏武 挥鞭,东临 碣石 有遗篇。”

(2).指墓碑。 唐 司空图 《偶诗》之三:“一掬 信陵 坟上土,便如碣石累千金。”

之罘

山名。也作 芝罘 ,在今 山东 烟台市 北。《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 ﹞登 之罘 刻石。” 宋 苏轼 《虔州八境图》诗之七:“相见 之罘 观海市,絳宫明灭是 蓬莱 。”后亦指 秦始皇 所立的 之罘 刻石。 明 何景明 《观石鼓歌》:“《之罘》《诅楚》几埋没,此石照耀垂千春。”

归雁

亦作“ 归鴈 ”。大雁春天北飞,秋天南飞,候时去来,故称“归雁”。 汉 苏武 《报李陵书》:“岂可因归雁以运粮,託景风以餉军哉。” 汉 张衡 《南都赋》:“归鴈鸣鵽,黄稻鱻鱼。” 晋 陆机 《拟古》诗之十二:“飜飜归鴈集,嘒嘒寒蝉鸣。” 唐 王维 《使至塞上》诗:“征蓬出 汉 塞,归雁入胡天。”

汉后

汉 帝。《南史·沉怀文传》:“昔 汉 后郊祀太一,白日重轮,神光四烛。”

东幸

封建时代谓皇帝亲临东方。《史记·孝武本纪》:“三月,遂东幸 緱氏 ,礼登中岳 太室 。” 唐 姚合 《敬宗皇帝挽词》诗之一:“从諫停东幸,垂衣 寳历 昌。”

秦皇

指 秦始皇 。 汉 班彪 《王命论》:“ 秦皇 东游以厌其气, 吕后 望云而知所处。”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 秦皇 灭典,亦造仙诗。” 唐 李白 《大猎赋》:“虽 秦皇 与 汉武 兮,復何足以争雄。” 金 元好问 《游泰山》诗:“ 秦皇 憺威灵, 茂陵 亦雄材。” 清 阎尔梅 《歌风台》诗:“屋上龙交生 汉祖 ,山中蛇斩应 秦皇 。”

搴旗

(1).拔取敌方旗帜。《吴子·料敌》:“然则一军之中,必有虎賁之士,力轻扛鼎,足轻戎马,搴旗斩将,必有能者。” 汉 司马迁 《报任安书》:“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 唐 杜甫 《前出塞》诗之二:“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广东纪事诗》:“笑他兵力输民力,斩将搴旗几十村。”

(2).高举旗帜。 黄远庸 《政党安在》:“其四……则临时奔赴,搴旗呐喊,好为生事者也。”

羽林

禁军

跋距

腾跃,跳越。 唐 杨师道 《奉和圣制春日望海》:“搴旗羽林客,跋距少年场。”

少年场

年轻人聚会的场所。《汉书·酷吏传·尹赏》:“ 长安 中歌之曰:‘安所求子死?桓东少年场。生时谅不谨,枯骨后何葬?’” 北周 庾信 《结客少年场行》:“结客少年场,春风满路香。” 唐 白居易 《重阳席上赋白菊》:“满园花菊鬱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李光 《友人刘竞生续学保定诗以送之》:“道路艰难阻且长,探丸击剑少年场。”

青丘缴

《淮南子·本经训》:“ 尧 乃使 羿 诛凿齿於 畴华 之野,杀九婴於 凶水 之上,缴大风於 青邱 之泽。” 高诱 注:“ 羿 于 青邱 之泽缴,遮使不为害也,一曰以缴繫矢射杀之。 青邱 ,东方之泽名也。”后因以“青丘缴”为圣君除暴安民之典。 唐 杨师道 《奉和圣制春日望海》:“将举 青丘 缴,安访白霓裳。”

白霓

见“ 白蜺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