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奔牛闸

作者:杨万里 朝代:宋代

过奔牛闸原文

春雨未多河未涨,闸官惜水如金样。
聚船久住下河湾,等待船齐不教放。
忽然三板两板开,惊雷一声飞雪堆。
众船遏水水不去,船底怒涛跳出来。
下河半篙水欲满,上河两平势差缓。
一行二十四楼船,相随过闸如鱼贯。

诗词问答

问:过奔牛闸的作者是谁?答:杨万里
问:过奔牛闸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杨万里的名句有哪些?答:杨万里名句大全

杨万里过奔牛闸书法欣赏

杨万里过奔牛闸书法作品欣赏
过奔牛闸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春雨

(1).春天的雨。《庄子·外物》:“春雨日时,草木怒生。” 唐 方干 《水墨松石》诗:“垂地寒云吞大漠,过 江 春雨入全 吴 。” 明 刘基 《春雨》诗:“春雨和风细细来,园林取次发枯荄。”

(2).用以比喻恩泽。 明 无名氏 《鸣凤记·林遇夏舟》:“幸天恩同沾春雨,最堪悲,又分襟云山两处暌违。”

(3).曲名。 苏曼殊 《本事诗》:“《春雨》楼头尺八簫,何时归看 浙江 潮。”自注:“《春雨》,曲名。”

闸官

管理闸门的官吏。 清 陆长春 《香饮楼宾谈·鼋移家》:“有老翁持红柬谓闸官曰:‘明日贱眷移居,漕船乞暂缓放行。’”

河湾

河流中弯曲的河段

等待

不行动,直到所期望的人或事出现

等待一个有利的机会

忽然

突然地,动作、行为的发生或情况的变化来得迅速又出乎意料地

忽然抚尺一下。——《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天气忽然冷了起来

三板

(1).古代筑墙、坟所用的板,每块高二尺,三板为六尺。《战国策·赵策一》:“ 智伯 从 韩 、 魏 以攻 赵 ,围 晋阳 而水之,城下不沉者三板。” 宋 苏轼 《徐州谢奖谕表》:“百堵皆作,盖僚吏之劬劳;三板不沉,本朝廷之威德。” 清 吴伟业 《清江闸》诗:“石高三板浸,鼓急万夫争。”

(2).亦作“ 三版 ”。即舢板。近海或江河上用桨划的小船。 唐 钱起 《江行无题》诗:“一湾斜照水,三版顺风船。” 宋 陆游 《舟中作》诗:“蘧蒢作帆三版船,渔灯夜泊 閶门 边。” 清 郁永和 《采硫日记》卷上:“二十三日乘三板登岸。”原注:“三板即脚板也。海舟大,不能近岸,凡欲往来,则乘三板。至欲开行,又拽上大船载之。”

(3). * 。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二折:“高如我三板儿的人物也出不得手,强如我十倍儿的声名道着处有。”

惊雷

(1) 使人震惊的雷声

春天的第一声惊雷

(2)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

雪堆

雪的淤积物

怒涛

汹涌的波涛

怒涛翻卷

怒涛拍岸

出来

(1)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朝着说话人所在地

(2) 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从里向外

小伙子,拿点干劲出来

(3) 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由隐蔽到显露

群众的积极性都焕发出来了

我认出他来了

(4) 表示动作完成,兼有使一种新的事物产生或从无到有的意思

办法已经研究出来了

一定想得出好主意来

(5) 也可以表示动作使人或物在某一方面获得了某种好的能力或性能

他的嗓子练出来了

一行

(1) 一面;一边。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

(2) 一经

一行作吏

(3) 一群,多指同行的人

贫僧一行四人

十四楼

十四处官妓住的楼。 明 初建于 南京 。 明 杨慎 《词品·十二楼十三楼十四楼》:“ 永乐 中, 晏振之 《金陵春夕》诗‘花月春江十四楼’,人多不知其事,盖 洪武 中建 来宾 、 重译 、 清江 、 石城 、 鹤鸣 、 醉仙 、 乐民 、 集贤 、 謳歌 、 皷腹 、 轻烟 、 淡粉 、 梅妍 、 柳翠 十四楼于 南京 ,以处官妓。” 清 陈维崧 《沁园春·题徐渭文钟山梅花图同云臣南耕京少赋》词:“夹岸亭臺,接天歌板,十四楼中乐太平。”

相随

(1).亦作“ 相隋 ”。谓互相依存。《老子》:“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之相随。” 马王堆 汉 墓帛书《老子·道经》作“相隋”。

(2).伴随;跟随。《史记·苏秦列传》:“是何庆弔相随之速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夫説贵抚会,弛张相随。” 马烽 《饲养员赵大叔》:“说完,匆匆忙忙相随那女人走了。”

鱼贯

形容前后接连着,像鱼群游动一样

无毡衫者各用绳索束腰,攀木挂树,鱼贯而进。——《三国演义》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