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冻徐州腊月八日大雪与贰守秦侯及同馆生联

作者:吴当 朝代:元代

原文

故国徐城壮,崇台楚骑骁。

豪华虽寂寂,名物尚翘翘。

游士宾王日,群农祭腊朝。

冻流胶舴艋,寒木寄鹪鹩。

三尺冬堪瑞,经旬气未销。

太平还有象,景色苦相撩。

发耀因明月,凝威借怒飙。

深藏寻隐曲,厚积上嶕峣。

阴瓦千塍玉,珍瓷六合窑。

中规仍毁璧,鋈槁尚敷镣。

向日潜生魄,迎曛颇沃焦。

危峰明带缟,疏柳弱垂髫。

甸壤疑翻卤,堂皇讶长硝。

丱银坚出冶,灰蜃盛涂𨋫。

委壑终含垢,流澌始觉熇。

时和调玉烛,阳律长葭萧。

秋思抽梁赋,民情慕角招。

休徵自有瑞,纯嘏贵能徼。

同乐期重赏,赓歌视不佻。

履穿东郭倩,舄赐尚方乔。

旅馆时操翰,华裾每驻镳。

饮倾金错落,醉拂锦妖娆。

逸思翀霄鹤,羁情在鞲雕。

危言能有采,庶不愧刍荛。

诗词问答

问:《守冻徐州腊月八日大雪与贰守秦侯及同馆生联句侯许携酒共赏违期不至遂拾馀韵以赋残雪凡联句已用者置不取》的作者是谁?答:吴当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吴当的名句有哪些?答:吴当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排律 押萧韵

参考注释

故国

(1) 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国

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孟子·梁惠王》

(2) 祖国,本国

见故国之旗鼓,感乎生于畴日。——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生活习惯基本上保持故国的一套

(3) 故乡,家乡

取醉他乡客,相逢故国人。——唐· 杜甫《上白帝城诗》

(4) 旧都。南宋时指汴京

(5) 指旧地;古战场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豪华

(1) 富丽堂皇,以富裕、奢侈为特征的

豪华饭店

(2) 过分铺张,牵涉大量的支出或费用的

生活豪华

寂寂

形容寂静

寂寂人定初。——《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庭院寂寂。——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寂寂荒山

名物

事物及名称:制度名物,容有差殊|名物词。

翘翘

1.出群貌。 2.高而危殆貌。 3.引申为惶恐谨慎貌。 4.上举貌。 5.众多貌。 6.企盼貌。

游士

(1).指 战国 时的说客。《韩非子·和氏》:“官行法则浮萌趋於耕农,而游士危於战陈。”《史记·孟尝君列传》:“天下游士冯軾结靷东入 齐 者,无不欲彊 齐 而弱 秦 者;冯軾结靷西入 秦 者,无不欲彊 秦 而弱 齐 者。” 宋  曾巩 《<战国策目录>序》:“ 战国 之游士则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乐於説之易合,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

(2).泛指云游四方以谋生的文人。 汉  桓宽 《盐铁论·晁错》:“日者, 淮南 、 衡山 修文学,招四方游士, 山 东儒墨咸聚于 江  淮 之间,讲议集论,著书数十篇。”《后汉书·孔融传》:“郡人无后及四方游士有死亡者,皆为棺具而歛葬之。”《新五代史·李从荣传》:“ 从荣 又命其寮属及四方游士试作《征淮檄》,陈己所以平一天下之意。”

古代称从事游说活动的人。《国语·齐语》:“为游士八十人,奉之以车马衣裘,多其资币,使周游於四方,以号召天下之贤士。”《史记·秦始皇本纪》:“ 吕不韦 为相,封十万户,号曰 文信侯 ,招致宾客游士,欲以并天下。” 唐  李百药 《寄杨公》诗:“分庭接游士,虚馆待时英。”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少吏论》:“《管子·八观篇》云:‘论贤不乡举,则士不及行。’谓游士不及土著。”

宾王

亦作“賔王”。1.谓辅导帝王。宾,通“ 儐 ”。语本《易·观》:“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王弼 注:“居近得位,明习国仪者也,故曰利用宾于王也。”《文选·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子大夫选名升学,利用賔王。” 刘良 注:“言当选名之秀,进於太学,利於时用,賔佐王道。”

(2).指辅佐帝王的高官近臣。 陈夔龙 《梦蕉亭杂记》卷一:“自维潦倒风尘,忽焉十载,此来 河 干待渡,徘徊渡口,但有憔悴可怜之状,敢詡鳶肩火色,希冀宾王?”

舴艋

小船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词

寒木

(1).耐寒不凋的树木,多指松柏之类。常用来比喻坚贞的节操。《文选·陆机<演连珠>之五十》:“是以迅风陵雨,不谬晨禽之察;劲阴杀节,不凋寒木之心。” 刘孝标 注:“夫冒霜雪而松柏不凋,此由是坚实之性也。”《南齐书·孝义传赞》:“孝为行首,义实因心。白华秉节,寒木齐心。” 宋  朱熹 《伏读云台壁间秘阁郎中盘谷传丈题诗辄次元韵呈诸同游》:“只有空山无岁月,倚天寒木但苍然。”

(2).泛指寒天的树木。 南朝  梁简文帝 《登城诗》:“靡靡见虚烟,森森视寒木。” 唐  寇泚 《度涂山》诗:“流月挥金戈,惊风折寒木。”

(3).指木柴。 唐  顾况 《焙茶坞》诗:“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

鹪鹩

属于鹪鹩属( Napothera )及几个有关属的许多种画眉型的小鸟,尤指一种非常小型的欧洲鹪鹩,身上深褐色,有黑色斑点斑纹,尾短而竖立,善鸣唱

三尺

(1) 指剑,剑约长三尺,故以“三尺”为剑的代称

(2) 指法律。古时把法律条文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法律为“三尺法”,简称“三尺”

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太平

社会安定

安于太平之乐。——宋· 苏轼《教战守》

景色

风景;景致

一片森林的景色

苦相

(1).犹薄命。 晋  傅玄 《豫章行·苦相篇》:“苦相身为女,卑陋难再陈。” 唐  王建 《原上新居》诗之十二:“苦相常多泪,劳生自悟虚。”

(2).苦楚的表情。如:他一脸苦相。

发耀

焕发光辉。 南朝  梁  江淹 《让太傅扬州牧表》:“皇极不爽,国步斯泰,虽 金  嬀 各政, 姬  华 异治,未有革序变伦而能流英发耀者也。” 唐  柳宗元 《晋问》:“为鏑,为鏃,为鍭……当空发耀,英精互绕,晃荡洞射,天气尽白。” 宋  欧阳修 《湖州长史苏君墓志铭》:“文章发耀兮星日光辉。”

明月

(1) 明亮的月亮

明月几时有

(2) 指夜明珠

隐曲

(1).幽深曲折。 汉  刘向 《列女传·阿谷处女》:“处子曰:‘ 阿谷 之隧,隐曲之地,其水一清一浊,流入於海。’”

(2).鲜为人知的苦衷,难言之隐。 明  唐顺之 《与王龙溪郎中书》:“而亦若不免以世俗之疑相疑者何也?无乃故为迂其问以剔抉圣贤之隐曲,而白之於世也乎?” 章炳麟 《中华民国解》:“而於吏治得失,民生隐曲,曾不一语及之。”

(3).指房事。《素问·阴阳别论》:“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 王冰 注:“隐曲,谓隐蔽委曲之事也。” 章炳麟 《五无论》:“人若不恶淫者,纳采问名,既公布婚姻之礼,何以夫妇隐曲当在屏蔽之中,不如犬豕之遵大路?”

(4).指 * 。《素问·至真要大论》:“湿客下焦,发而濡泻,及为肿隐曲之疾。” 王冰 注:“隐曲之疾,谓隐蔽委曲之处病也。”

厚积

(1).丰富的储备。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篡卒》:“德行者,兵之厚积也。” 宋  陆游 《僧庐》诗:“富商豪吏多厚积,宜其弃金如瓦砾。”

(2).广储。《史记·孟尝君列传》:“僕妾餘粱肉而士不厌糟穅。今君又尚厚积餘藏,欲以遗所不知何人,而忘公家之事日损。” 宋  苏轼 《杂说送张琥》:“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於此矣。”

嶕峣

亦作“嶣嶤”。 1.峻峭;高耸。《汉书·扬雄传下》:“ 泰山 之高不嶕嶢,则不能浡滃云而散歊烝。” 颜师古 注:“嶕嶢,高貌也。” 晋 陶潜 《拟挽歌辞》之三:“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嶤。” 宋 司马光 《送张太博肃知岳州》诗:“波涛汹涌动寒野,楼阁嶣嶤压暮云。” 明 陈宏绪 《寒夜录》卷上:“山虚水深,万籟萧萧,古无人踪,惟石嶕嶢。”

(2).指高山。 清 周亮工 《百丈岩瀑布同公蕃赋》诗:“雷耕石骨劈嶕嶢,波诡云腾百丈高。”

中规

(1).同圆规相符。《荀子·劝学》:“鞣以为轮,其曲中规。”

(2).引申为合乎准则、要求。《礼记·玉藻》:“古之君子必佩玉……行以肆夏,周还中规,折还中矩,进则揖之,退则扬之,然后玉鏘鸣也。” 唐  白居易 《寓意诗》之一:“天子建明堂,此材独中规。”

毁璧

《文选·左思〈吴都赋〉》“哂 澹臺 之见谋,聊袭海而徇珍” 刘 逵注引 晋  干宝 《搜神记》:“ 澹臺子羽 齎璧渡 河 ,风波忽起,两龙夹舟。 子羽 奋剑斩龙,波乃止。登岸,投璧於 河 , 河伯 三归之。 子羽 毁璧而去。”后以“毁璧”为鄙弃财宝之典。 唐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谈玄明毁璧,拾紫陋籯金。” 五代  李瀚 《蒙求》诗:“ 澹臺 毁璧, 子罕 辞寳。”

向日

(1)  往日;从前

向日所议非小女,原是舍甥女。——《玉娇梨》

(2) 朝着太阳;面对太阳

潜生

暗暗滋生。 明  刘基 《谕瓯栝父老文》:“官缺其人,偷惰潜生。”

沃焦

(1).亦作“ 沃燋 ”。古代传说中东海南部的大石山。《文选·郭璞<江赋>》:“出 信阳 而长迈,淙 大壑 与 沃焦 。” 李善 注引《玄中记》:“天下之大者,东海之 沃焦 焉,水灌之而不已。 沃焦 ,山名也,在东海南方三万里。”《文选·嵇康<养生论>》“或益之以畎澮,而泄之以 尾閭 ” 李善 注引 晋  司马彪 曰:“一名 沃燋 ……在 扶桑 之东,有一石,方圆四万里,厚四万里,海水注者无不燋尽,故名 沃燋 。”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 沃焦 之石,何气所然。” 清  邓旭 《钱塘看潮》诗:“伊昔惟闻东流之水无尽期, 沃焦 澒洞为漏巵。”

(2).古代传说中的异人。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二:“东方有 螗螂 、 沃焦 。”

危峰

高峻的山峰。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傍危峰,立禪室,临浚流,列僧房。” 唐  白行简 《贡院楼北新栽小松》诗:“移根依厚地,委质别危峰。” 清  曹寅 《赴淮舟行杂诗》之十二:“危峰如卓繖,百里望龙潭。”

垂髫

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因以“垂髫”指儿童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堂皇

(1) 形容气势盛大

这么多的台阶,显得多么堂皇。——艾青《钢都夜》

(2) 冠冕堂皇

如火如荼兵气扬,勤王名号正堂皇。——清· 泣红《胭脂血弹词》

标签:大雪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