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园杂咏

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

山园杂咏原文

桃花烂熳杏花稀,春色撩人不忍违。
俗客年来真扫迹,清樽日暮独忘归。
鱼行池面红云散,鹊起枝头绛雪飞。
莫道颠狂无诉处,卧看香篆掩斋扉。

诗词问答

问:山园杂咏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问:山园杂咏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陆游的名句有哪些?答:陆游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桃花

亦作“ 桃华 ”。1.桃树所开的花。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 唐 张志和 《渔父》词之一:“ 西塞 山前白鷺飞,桃花流水鱖鱼肥。” 元 贯云石 《折桂令·送春》曲:“落日啼鹃,流水桃花。” 清 龚自珍 《宋先生述》:“朱书如桃华,日罄五七十纸。” 杨朔 《海市》:“年年桃花开时,就像那千万朵朝霞到海岛上来。”

(2).形容女子容貌。 唐 温庭筠 《照影曲》:“桃花百媚如欲语,曾为无双今两身。” 清 徐士銮 《宋艳·驳辨》:“诗云:一从蕙死兰枯后,刚道桃花好面皮。”

(3).指桃花马。 唐 岑参 《玉门关盖将军歌》:“桃花叱拨价最殊,骑将猎向城南隅。” 宋 郭昭符 《秋日同知州潘赞善朝阳岩闲望归郡中书事》诗:“画橈渌水沙棠轻,朱鞅追风桃花速。”

(4).“ 桃花水 ”的省称。指春汛。 宋 苏轼 《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相逢为我话留滞,桃花春涨孤舟起。”

(5).病名。癣的一种。 清 陆长春 《香饮楼宾谈·徐氏二女》:“次女犯桃花百日,为美玉之玷。”

烂熳

见“ 烂漫 ”。

春色撩人

撩:撩拔,挑逗、招惹。春天的景色引起人们的兴致。

不忍

(1).不忍心,感情上觉得过不去。《穀梁传·桓公元年》:“先君不以其道终,则子弟不忍即位也。”《史记·项羽本纪》:“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

(2).不忍耐;不忍受。《论语·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二:“ 阮士瑀 伤於虺,不忍其痛,数嗅其疮。” 宋 苏轼 《休兵久矣而国用日困策》:“不忍药石之苦、针砭之伤,一旦流而入於骨髓,则愚恐其苦之不止於药石,而伤之不止於针砭也。”

(3).不收敛。《楚辞·离骚》:“ 浇 身被服强圉兮,纵欲而不忍。” 汉 朱浮 《为幽州牧与彭宠书》:“高论 尧 、 舜 之道,不忍 桀 、 紂 之性,生为世笑,死为愚鬼,不亦哀乎?”

(4).不能忍受;不愿意。《孟子·离娄下》:“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史记·亷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 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三国志平话》卷上:“﹝妻子﹞到於庵门,见学究疾病,不忍见之,用手掩口鼻,斜身与学究饭吃。”

(5).舍不得。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予初閲时,不忍释卷。”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 香山 诗﹞古体则令人心赏意愜,得一篇輒爱一篇,几於不忍释手。” 郭小川 《木瓜树的风波》诗:“此刻呀,他还不忍和同志们告别。”

俗客

(1).指不高雅的客人。 唐 韩愈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竹洞》:“洞门无锁钥,俗客不曾来。” 宋 梅尧臣 《舟中夜与家人饮》诗:“且独与妇饮,颇胜俗客对。” 清 查慎行 《雨夜过徐淮江》诗之一:“五经自课佳儿读,半刺曾嫌俗客通。”

(2).指尘世间人,与神仙或出家、隐逸之人相对。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李卫公靖》:“ 靖 俗客,非乘云者,奈何能行雨?”《三国演义》第三八回:“ 孔明 吟罢,翻身问童子曰:‘有俗客来否?’童子曰:‘ 刘皇叔 在此,立候多时。’”

扫迹

见“ 扫跡 ”。

亦作“扫蹟”。1.扫帚扫过的痕迹。 晋 左思 《娇女》诗:“明朝弄梳臺,黛眉类扫跡。”

(2).扫除车轮痕迹。表示谢绝宾客。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或飞柯以折轮,乍低枝而扫跡。”

(3).指绝迹。 宋 陆游 《山园杂咏》之三:“俗客年来真扫迹,清樽日暮独忘归。”

清樽

见“ 清尊 ”。

日暮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日暮时分,炊烟袅袅

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忘归

(1).忘返。《楚辞·九歌·山鬼》:“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脩兮憺忘归。” 晋 左思 《吴都赋》:“ 舜 禹 游焉,没齿而忘归。” 唐 白居易 《琵琶行》:“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2).良箭名。以一去不复返,故称。《公孙龙子·迹府》:“ 龙 闻 楚王 张繁弱之弓,载忘归之矢,以射蛟兕於 云梦 之圃。”《文选·嵇康<赠秀才入军>诗之一》:“左揽繁若,右接忘归。” 李周翰 注:“忘归,矢名。”

鱼行

贩卖鱼的店铺。 宋 周密 《武林旧事·诸市》:“鲜鱼行、鱼行、南猪行、北猪行。” 朱心 《鱼抬梁·土堆亭》:“突然,有个鱼行老板向着 鲁班 一面招手一面喊:‘掌墨师! 张师傅 !’”

面红

谓争吵。《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 卢才 ﹞一味索取,两下面红了好几场,只是没有。”

云散

像天空的云那样四处散开。比喻曾经在一起的人分散到各个地方

旧友云散

鹊起

(1) 指趁机行动或乘势奋起

得时则蚁行,失时则鹊起。——《庄子》

(2) 比喻名声兴起、传扬;崛起

鹊起于庆命之会。——《晋书·孙惠传》

文名鹊起

枝头

树梢;树枝上。 唐 元稹 《元和五年予官不了罚俸西归》诗:“渐到柳枝头,川光始明媚。” 宋 翁森 《四时读书乐》诗:“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戴望舒 《残叶之歌·男子》:“你看,湿了雨珠的残叶,摇摇地停在枝头。”

绛雪

(1).炼丹家丹药名。《汉武帝内传》:“其次药有丸丹、金液……元霜,絳雪。” 唐 孟郊 《送萧炼师入四明山》诗:“絳雪为我饭,白云为我田。” 明 屠隆 《綵毫记·仙官列奏》:“论飞虹絳雪,抽关启钥披玄奥,鍊金丹九转功成,降羽轮三清自召。”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荔枝》:“何烦絳雪与元霜,涤暑仙丸远寄将。”

(2).比喻红色花朵。 宋 刘克庄 《汉宫春·秘书弟家赏红梅》词:“拚醉倒,花间一霎,莫教絳雪离披。” 明 高启 《杏园图为沉日新先生题》诗:“絳雪纷纷满翠条,扣门都是病家邀。”

颠狂

言谈举止违背常情,放荡不羁

香篆

(1).香名,形似篆文。 宋 洪刍 《香谱·香篆》:“﹝香篆,﹞鏤木以为之,以范香尘为篆文,然於饮席或佛像前,往往有至二三尺径者。” 宋 洪刍 《香谱·百刻香》:“﹝百刻香,﹞近世尚奇者作香篆,其文準十二辰,分一百刻,凡燃一昼夜已。” 宋 张孝祥 《蓦山溪》词:“绣工慵,围棋倦,香篆频销印。” 清 纳兰性德 《清平乐》词:“寂寂绣屏香篆灭,暗里朱颜消歇。”

(2).指焚香时所起的烟缕。因其曲折似篆文,故称。 宋 范成大 《社日独坐》诗:“香篆结云深院静,去年今日燕来时。” 金 萧贡 《拟回文》诗之三:“风幌半縈香篆细,碧窗斜影月笼纱。” 清 汪懋麟 《三月晦日漫兴》诗之四:“静看香篆低帘影,默听飞虫绕鬢丝。”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