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宗望郎中赴河东漕

作者:苏辙 朝代:宋代

送王宗望郎中赴河东漕原文

春初戎马掠河壖,属国仓皇不解鞍。
未免驱民馈边食,旋闻奉使辍郎官。
年高转觉精神胜,虑稳要令事业安。
持节近看葱岭雪,拥裘应惯雁门寒。

诗词问答

问:送王宗望郎中赴河东漕的作者是谁?答:苏辙
问:送王宗望郎中赴河东漕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辙的名句有哪些?答:苏辙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戎马

军马,借指军事、战争

戎马四万匹,兵车万乘。——《汉书·刑法志》

戎马生涯

河壖

亦作“ 河堧 ”。河边地。《史记·河渠书》:“五千顷故尽 河 壖弃地,民茭牧其中耳。” 裴駰 集解引 韦昭 曰:“谓缘 河 边地也。”《汉书·沟洫志》作“河堧”。 颜师古 注:“谓 河 岸以下,缘 河 边地素不耕垦者也。” 唐 高适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诗之八:“古堰对 河 壖,长林出 淇 口。”《清史稿·食货志一》:“凡隙地及水衝沙杂,与田不及亩者,及边省山麓河壖旷土,均永远免科。”

属国

古时附属于宗主国的国家

仓皇

匆促而慌张。也作“仓黄”、“苍皇”、“苍黄”

敌弃炮仓皇遁。——徐珂辑《清稗类钞》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仓皇出逃

不解

(1).不能解开;不能分开。《楚辞·九章·哀郢》:“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汉 枚乘 《七发》:“ 楚苗 之食,安胡之飰,摶之不解,一啜而散。” 明 李贽 《过桃园谒三义祠》诗:“谁识 桃园 三结义,黄金不解结同心。”

(2).不能解救;不能和解。 汉 孔融 《论盛孝章书》:“向使 郭隗 倒悬而王不解,临难而王不拯,则士亦将高翔远引。” 柳青 《狠透铁》:“有时甚至因為正直更被一部分人深恶痛绝,好象结了不解之仇。”

(3).不止;不罢休。《汉书·五行志上》:“归狱不解,兹谓追非,厥水寒, * 。”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谓释有罪之人而归无辜者也。解,止也。追非,遂非也。”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七:“男家送去一床哔叽被,女家不要,非得麻花被不解。”

(4).不懂,不理解。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声。” 唐 李白 《月下独酌》诗之一:“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 李筌 注《阴符经》,至‘禽兽之制在气’经年不解,梦乌衣人教之,遂通其义。” 余开选 《狮子》:“‘你要干啥?’ 王天明 不解地问。”

不懈怠。《诗·大雅·假乐》:“不解於位,民之攸塈。”《礼记·杂记下》:“三日不怠,三月不解。”

未免

(1) 实在是,不能不说是

你的发言未免长了些

(2) 不免

初次见面,未免有些拘束

边食

边粮;边饷。《汉书·食货志上》:“边食足以支五岁,可令入粟郡县矣。” 唐 王建 《水运行》:“远徵海稻供边食,岂如多种边头地。”

奉使

奉命出使。《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奉使则 张騫 、 苏武 。” 唐 张鷟 《游仙窟》:“僕从 汧陇 ,奉使 河源 。”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一:“ 秀水 钱籜石 侍郎,奉使祭告 尧 陵。”

郎官

(1).谓侍郎、郎中等职。 秦 代置郎中令,为皇帝左右亲近的高级官员。属官执掌护卫陪从、随时建议等。 西汉 因 秦 制不变。 东汉 以尚书台为行政中枢。其分曹任事者为尚书郎,职权范围扩大。 魏 、 晋 、 南北朝 时期,尚书郎官之制,略同于 汉 。 隋 分郎官为侍郎与郎。 唐 六部郎官,郎中之外,更置员外郎。 唐 以后郎官的设置,基本上无大变革。《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袁盎 曰﹞‘且陛下从 代 来,每朝,郎官上书疏,未尝不止輦受其言。’”《后汉书·明帝纪》:“ 馆陶公主 为子求郎,不许,而赐钱千万。﹝帝﹞谓羣臣曰:‘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 * 受其殃,是以难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裴安卿 做了郎官几年,陞任 襄阳 刺史。”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六·历代郎官》。

(2).湖名。在 汉阳城 东南。 宋 姜夔 《清波引》词序:“予久客 古沔 …… 郎官 、 大别 之幽处,无一日不在心目间。”参见“ 郎官湖 ”。

(3).指郎位星。 清 孙枝蔚 《式庐诗为石仲昭明府访方尔止处士而作》:“江天昨夜寒偏甚,忽有郎官过少微。”参见“ 郎位 ”。

精神

(1) 指意识、思维、神志等

精神为之。——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2) 又

俱用精神。

精神复旧。——《聊斋志异·促织》

(3) 指内容的实质所在;主要的意义

译者没有体会原文的精神

(4) 活力;精力

精神饱满

(5) 活跃;有生气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6) 意志

不挠之精神。——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牺牲精神。

事业

(1) 人们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的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活动

他的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的事业。——《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2) 特指没有生产收入,由国家经费开支,不进行经济核算的文化、教育、卫生等单位

公用事业

(3) 个人的成就

他立志要做出一番事业来

持节

拿看旄节。节,旄节,也叫符节,以竹为竿,上缀以旄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即凭证)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 匈奴使留 汉者。——《汉书·李广苏建传》

雁门

(1).郡名。 战国 赵 地。 秦 置郡。今 山西 北部皆其地。

(2).见“ 雁门山 ”。

(3).见“ 雁门关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