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陶句奉秋壁

作者:刘绍 朝代:元代

集陶句奉秋壁原文

结发念善事,驱役无停息。

迟迟将回步,玄发早已白。

严霜结野草,落叶掩长陌。

顾瞻无匹俦,素抱深可惜。

与子相遇来,岁月忽已积。

奇文共欣赏,载醪袪所惑。

愿就留君住,乐与数晨夕。

一形似有制,正尔不能得。

常恐大化尽,前途渐就窄。

且为陶一觞,是咨无不塞。

诗词问答

问:集陶句奉秋壁的作者是谁?答:刘绍
问:集陶句奉秋壁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刘绍的名句有哪些?答:刘绍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元音遗响卷十

参考注释

结发

(1) 束发

臣结发游学,四十余年。——《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2) 指结为夫妻

而我在万里,结发不相见。——江淹《杂体·李都尉从军》

结发同枕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善事

(1) 慈善的事;好事情

吉祥善事

(2) 好好侍奉

善事双亲

驱役

驱役:亦作“駈役”。 1.驱使;役使。 汉 王充 《论衡·对作》:“《六略》之书,万三千篇,增善消恶,割截横拓,驱役游慢,期便道善,归正道焉。” 宋 苏洵 《田制》:“富民之家,地大业广,阡陌连接,募召浮客,分耕其中,鞭笞驱役,视以奴僕,安坐四顾,指麾於其间。” 梁启超 《广诗中八贤歌》:“驱役教典庖丁刀,何况 欧 学皮与毛。”

(2).为内廷服役供驱使的人。《后汉书·皇后纪下·桓帝邓皇后》:“帝多内幸,博采宫女至五六千人,及駈役从使,復兼倍於此。”《资治通鉴·汉桓帝延熹八年》引此文作“驱役”。 胡三省 注:“驱役者,嬖倖挟势,驱掠良人,以供掖庭私役者也。”

(3).为官事奔走辛劳。 晋 潘岳 《在怀县作》诗之一:“驱役宰两邑,政绩竟无施。”

敺役:役使。引申为运用。 明 李东阳 《安平镇减水石坝记》:“利与害相值,必较多寡以为重轻,若敺役土石,当水之怒,费多而利寡,此古人所深戒。”

停息

停止;止息

暴风雨停息了

迟迟

(1) 行动比必要的或有时是想象的更为缓慢,久久不能完成

迟迟得不到结果

(2) 迟缓;拖延时间

迟迟才作出判决

玄发

(1).黑发。 汉 蔡邕 《青衣赋》:“玄髮光润,领如螬蠐。” 唐 宋之问 《入泷州江》诗:“镜愁玄髮改,心负紫芝荣。” 清 方文 《无题》诗:“何必高高髻,玄髮盘几曲。”

(2).指少年。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四三:“玄髮发朱颜,睇眄有光华。”《文选·谢惠连<秋怀>诗》:“各勉玄髮欢,无貽白首叹。” 吕延济 注:“玄髮,少年也。”

早已

(1) 很早就;事情完成很久或时间过去很久

开演时间还没到,戏院门口早已挤满了观众

(2) 〈方〉∶早前;从前

早已的事,不提了

严霜

(1) 寒冷的霜

严霜过后,叶子逐渐落下来

(2) 一种温度低到足以冻杀大部分露天园田草木和果实蓓蕾的霜

严霜结庭兰。——《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冬与严霜争。——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野草

地面生长的掺进植物,耕作中通常伤害作物或损害地方的外貌、经济方面无用的植物

落叶

落叶植物在生长季节末或一短时间内的叶子分离或脱落,或裸子植物在全年内断断续续的自然掉叶

长陌

长路。 晋 陶潜 《杂诗》之七:“寒风拂枯条,落叶掩长陌。” 南朝 齐 谢朓 《送江水曹还远馆》诗:“高馆临荒途,清川带长陌。” 明 高启 《题陶生兼寄周记室》诗:“马头交语临长陌,我手持杯君揖策。”

顾瞻

(1).回视;环视。《诗·桧风·匪风》:“顾瞻周道,中心怛兮。” 唐 张鷟 《游仙窟》:“余时渐渐去远,声沉影灭,顾瞻不见,惻愴而去。” 明 刘基 《晚同方舟上人登师子岩作》诗:“顾瞻望四方,悵焉愁思深。”

(2).泛指看、望。 唐 裴铏 《传奇·昆仑奴》:“时家中有 崑崙 奴 磨勒 ,顾瞻郎君曰:‘心中有何事,如此抱恨不已?何不报老奴。’” 唐 薛用弱 《集异记·阿足师》:“山岳檀施,曾不顾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谢》:“暗中鬼影憧憧,略不顾瞻。”

(3).瞻前顾后。谓慎重、周密地考虑。 唐 韩愈 《祭马仆射文》:“度彼四方,孰乐可据,顾瞻衡钧,将举以付。” 宋 范仲淹 《上时相议钊举书》:“然必顾瞻礼义,执守规矩,不犹愈於学非而博者乎。”

(4).眷顾,照应。 唐 韩愈 《苦寒》诗:“天王哀无辜,惠我下顾瞻。” 元 关汉卿 《蝴蝶梦》第二折:“教我两下里难顾瞻,百般的没是处。”

无匹

无比;无可匹配

举世无匹

素抱

(1).平素的志趣、抱负。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五:“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南史·刘瓛传》:“奉教使恭召,会当停公事;但念生平素抱,有乖恩顾。” 唐 韦应物 《端居感怀》诗:“沉沉积素抱,婉婉属之子。” 清 林则徐 《杭嘉湖三郡观风告示》:“先器识而后文艺,既端素抱於平时;本经史而为词章,盍展长才於寸管。”

(2).向来存于心间。 茅盾 《子夜》五:“对于父亲的生活和思想素抱反感的 荪甫 突然间把 屠维岳 刚才给与他的好印象一变而为憎恶。”

可惜

怜惜;爱惜

他不愿吃那些零七八碎的东西,可惜那些钱。——老舍《骆驼祥子》

相遇

遇见,遇到

这些候选人在许多讲坛上相遇进行辩论

岁月

年月日子;时间

岁月如流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奇文

(1) 新奇的文章——用于褒义

(2) 奇怪的文章——多用于贬义。奇特的文章共同欣赏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晋· 陶潜《移居》

欣赏

领略玩赏

欣赏这美景

载醪

携酒。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八:“ 子云 性嗜酒,家贫无由得。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 逯钦立 注:“载醪,载酒,抬酒送到。 丁 注:‘《汉书·扬雄传》:家素贫,嗜酒,人希至其门。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 宋 王安石 《用前韵戏赠叶致远直讲》:“载醪但彼惑,馈浆非我谍。”

晨夕

犹朝夕。旦与暮。天天;时时。 晋 陶潜 《移居》诗之一:“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逯钦立 校注:“数晨夕,算过了几朝几夕,言过日子。”《宋书·自序》:“入为通直郎,时上多行幸,还或侵夜, 邵 启事陈论即为简出。前后密陈政要,上皆纳用之,深相宠待,晨夕兼侍。” 宋 苏舜钦 《迁居》诗:“仰首羡日月,晨夕苦奔趋。” 冰心 《寄小读者》十六:“在 北京 城里,不能晨夕与湖山相对。”

形似

形式、外观相似。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下:“ 巫峡山 最嘉处,不问阴晴,常多云气,映带飘拂,不可绘画……余令画史以小舠泛中流摹写,始得形似。”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高青邱诗》:“ 李青莲 诗从未有能学之者,惟 青邱 与之相上下,不惟形似,而且神似。” 郭沫若 《中国美术的展望》:“一切成品仅存依稀仿佛的形似而失去生命。”

不能

(1)

不可能;不能够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实现

(2)

〈方〉∶不允许,不可以

不能不谈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并论

(3)

〈方〉∶不至于

大化

(1).谓化育万物。《荀子·天论》:“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

(2).谓人生的重要变化。《列子·天瑞》:“人自生至终,大化有四:婴孩也,少壮也,老耄也,死亡也。”

(3).指生命。 晋 陶潜 《还旧居》诗:“常恐大化尽,气力不及衰。” 明 唐寅 《刘太仆墓志铭》:“大化奄忽,投轨泉途。”

(4).指宇宙,大自然。 三国 魏 曹植 《九愁赋》:“嗟大化之移易,悲性命之攸遭。” 晋 陶潜 《神释》诗:“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清 周亮工 《岁暮远为客嘉平廿四日赋》:“昭昭大化内,岂有私阳春。”

(5).广远深入的教化。《书·大诰》:“肆予大化诱我友邦君。” 孔颖达 疏:“故我大为教化,劝诱我所友国君,共伐叛逆。”《新唐书·陈子昂传》:“陛下方兴大化,而太学久废,堂皇埃芜,《诗》《书》不闻,明詔尚未及之,愚臣所以私恨也。” 傅尃 《拟城南读书》诗:“乐静可言仁,大化浩穹宇。”

(6).佛教语。指佛的教化。《法华玄义》:“説教之纲格,大化之筌蹄。”

前途

(1) 将行经的前方路途

天明登前途。——唐· 杜甫《石壕吏》诗

(2) 喻未来的光景

况君前途尚可。——《世 说新语·自新》

前途似海。——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前途光明

(3) 他们;那一方。旧时居间者与人接洽时,隐去姓名,称另一方为前途

减半天五之数,前途愿出。——《老残游记》

无不

没有不;全是。《礼记·中庸》:“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幬。”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序:“风雨晦明,无不从顺。”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序》:“凡六经 孔子 之书,无不牵合其论,而上下其词也。” 鲁迅 《朝花夕拾·<狗·猫·鼠>》:“ 日耳曼 人走出森林虽然还不很久,学术文艺却已经很可观,便是书籍的装潢,玩具的工致,也无不令人心爱。”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