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歌何尝行

作者:曹丕 朝代:魏晋

艳歌何尝行原文

何尝快。
独无忧。
但当饮醇酒。
炙肥牛。
长兄为二千石。
中兄被貂裘。
小弟虽无官爵。
鞍马{马反}{马反}。
往来王侯长者游。
但当在王侯殿上。
快独摴蒲六博。
对坐弹棋。
男儿居世。
各当努力。
{⻊戚}迫日暮。
殊不久留。
少小相触抵。
寒苦常相随。
忿恚安足诤。
吾中道与卿共别离。
约身奉事君。
礼节不可亏。
上惭沧浪之天。
下顾黄中小儿。
奈何复老心皇皇。
独悲谁能知。

诗词问答

问:艳歌何尝行的作者是谁?答:曹丕
问:艳歌何尝行写于哪个朝代?答:魏晋
问:曹丕的名句有哪些?答:曹丕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何尝

(1) 用在肯定形式前表示否定,有“未尝”、“哪里”、“并不是”的意思

我何尝说过这样的话?(=我未尝说过这样的话)

历史的教训人们何尝忘记?

在那艰苦的条件下,我们何尝叫过一声苦?

(2) 用在否定形式前表示肯定

我何尝不想去?只是没有工夫(=我很想去,只是没工夫)

生物都有新陈代谢,细菌又何尝不是如此?

独无

犹言难道没有。《汉书·王莽传中》:“是时争为符命封侯,其不为者相戏曰:‘独无天帝除书乎?’” 清 赵青藜 《读左管窥·晏婴论》:“况 婴 系本公族,世为列卿,独无社稷责哉?”

饮醇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惟与 程普 不睦”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 普 颇以年长,数陵侮 瑜 。 瑜 折节容下,终不与校。 普 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 周公瑾 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后遂以“饮醇”指受到宽厚对待而心悦诚服。 清 梁章鉅 《浪跡丛谈·怀邗上诸君子廿四首》:“新交如故交,有道復有神。论政且论学,相亲如饮醇。”

肥牛

古指养于涤内以供祭祀或食用的牛。涤,养祭牲之室。《礼记·曲礼下》:“凡祭……天子以牺牛,诸侯以肥牛,大夫以索牛,士以羊豕。” 郑玄 注:“肥,养於涤也。”《史记·孟尝君列传》:“﹝ 马驩 ﹞廼多酿酒,买肥牛,召诸取钱者。”

长兄

(1).兄弟中排行最大者。《鹖冠子·世贤》:“﹝ 魏文王 ﹞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 扁鹊 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 扁鹊 最为下。’”古乐府《木兰诗》:“阿爷无大儿, 木兰 无长兄。” 唐 魏徵 《为李密檄荥阳守郇王庆文》:“ 微子 , 紂 之长兄。”

(2).犹兄台。男子相互间的尊称。《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赵先生 问道:‘此位长兄尊姓?’ 景芷江 道:‘这位是 乐清 匡先生 。’”

二千石

汉 制,郡守俸禄为二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斛。世因称郡守为“二千石”。《史记·孝文本纪》:“臣谨请(与) 阴安侯 列侯 顷王后 与 瑯玡王 、宗室、大臣、列侯、吏二千石议。”《汉书·循吏传序》:“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 颜师古 注:“谓郡守、诸侯相。” 晋 葛洪 《西京杂记》卷一:“京师大水,祭山川以止雨,丞相、御史、二千石祷祠如求雨灋。” 宋 宋□ 《新编分门古今类事·文翁掷斧》:“ 翁 呪曰:“吾得二千石,斧当著此。”因掷之,正中所欲处。后果为 蜀郡 太守。”

中兄

才德一般的兄长。《荀子·非相》:“中兄羞以为弟,中人羞以为友。”

仲兄,次兄。《鹖冠子·世贤》:“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 扁鹊 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 扁鹊 最为下。”

貂裘

用貂的毛皮制做的衣服

小弟

(1) 幼弟

小弟闻姊来。——《乐府诗集·木兰诗》

(2) 男性朋友相互之间的谦称

(3) 年轻的男仆或男服务员

官爵

官职爵位

倘若不知,一时触犯了这样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连性命也难保呢!——《红楼梦》

鞍马

(1) 泛指马和马具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诗》

(2) 指人骑的马

而操舍鞍马,仗舟楫,与 吴越争衡。—— 司马光《资治通鉴》

(3) 骑马的人

门前冷落鞍马稀。——白居易《琵琶行》

(4) 一种体育器材,形状略像马,背部有两个半圆环,可以调整高度,用来做体操

来王

指古代诸侯定期朝觐天子。《书·大禹谟》:“无怠无荒,四夷来王。” 孔 传:“言天子常戒慎无怠惰荒废,则四夷归往之。”《南齐书·萧赤斧传》:“ 世祖 嗣兴,增光前业,云雨之所沾被,日月之所出入,莫不举踵来王,交臂纳贡。” 何启 胡礼垣 《新政论议》:“修文德以服远人,来享来王著其效。”

长者

(1) 年纪大、辈份高的人

伤长者之意。——《战国策·燕策》

为长者折枝。——《孟子·梁惠王上》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唐· 杜甫《兵车行》

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2) 指有德行的人

忠厚长者

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史记·魏公子列传》

以君为长者。——《战国策·魏策》

(3) 显贵的人

王侯

王爵和侯爵,也泛指显赫的爵位

摴蒲

亦作“ 摴蒱 ”。古代博戏名。 汉 代即有之, 晋 时尤盛行。以掷骰决胜负,得采有卢、雉、犊、白等称,视掷出的骰色而定。其术久废。后为掷骰的泛称。 三国 魏 曹丕 《艳歌何尝行》:“小弟虽无官爵……但当在王侯殿上,快独摴蒲、六博,对坐弹棋。”《晋书·后妃传上·胡贵嫔》:“帝尝与之摴蒱,争矢,遂伤上指。” 宋 刘克庄 《菩萨蛮·戏林推》词:“小鬟解事高烧烛,羣花围绕摴蒲局。”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二》:“今之摴蒲, 朱窝 云:‘起自 宋 朱河 《除红谱》,一云 杨廉夫 所作。’然其用有五子、四子、三子之异,视古法弥简矣。” 清 钱泳 《履园丛话·园林·拙政园》:“ 明 嘉靖 中御史 王献臣 筑, 文待詔 有记。御史殁后,其子好摴蒱,一夕失之,归於 徐氏 。”参阅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卷六。

六博

见“ 六簙 ”。

弹棋

见“ 弹棊 ”。

男儿

(1) 男子汉

男儿有泪不轻弹

(2) 指丈夫

努力

尽量将力量使出来

努力钻研业务

日暮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日暮时分,炊烟袅袅

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不久

(1)

很快,不需太多时间

水库不久就能完工

(2)

指相隔不长的时间

插完秧不久就下了一场雨

(3)

离现在或过去某个时候不远的将来

好在桂升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不久就要出来的,你放心好了

小相

祭祀或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时作赞礼和司仪的人

原为小相。——《论语·先述》

触抵

亦作“ 触觝 ”。 1.犹言抵触顶撞。《诗·鲁颂·閟宫》“秋而载尝,夏而楅衡” 汉 郑玄 笺:“秋将尝祭,於夏则养牲,楅衡其牛角,为其触觝人也。” 汉 焦赣 《易林·观之大壮》:“触抵墙壁,不见户房。” 三国 魏 曹丕 《艳歌何尝行》:“少小相触抵,寒苦常相随。” 明 何景明 《题大司马王晋溪先生<十牛图>》诗:“风林烟草恣牧放,水涉沙眠无触觝。”

(2).指触犯刑法。《荀子·非十二子》:“今之所谓士仕者,污漫者也,贼乱者也,恣睢者也,贪利者也,触抵者也,无礼义而唯权势之嗜者也。” 王先谦 集解引 王念孙 曰:“触抵,谓触罪过也。”

寒苦

(1)

(2) 受寒冻之苦

松柏虽寒苦,羞逐桃李春。——李白诗

(3) 贫穷困苦

寒苦的生活

相随

(1).亦作“ 相隋 ”。谓互相依存。《老子》:“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之相随。” 马王堆 汉 墓帛书《老子·道经》作“相隋”。

(2).伴随;跟随。《史记·苏秦列传》:“是何庆弔相随之速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夫説贵抚会,弛张相随。” 马烽 《饲养员赵大叔》:“说完,匆匆忙忙相随那女人走了。”

忿恚

愤怒;怨恨;使恼怒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史记·陈涉世家》

安足

立足,存身。《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遣人与子书,刻期兵至,举火为应”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典略》:“ 瓚 遣行人 文则 齎书告子 续 曰:‘不然,吾亡之后,天下虽广,汝欲求安足之地,其可得乎!’”

中道

(1) 半路;中途

中道而返

中道还兄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而中道崩殂。——诸葛亮《出师表》

若中道而归。——《后汉书·列女传》

(2) 中庸之道

(3) 指一种特定的德操和哲理,据认为,人持有它就可以不至于趋向自满和自苦的两个极端而从速彻悟

别离

(1) 离别;分离

别离家乡,踏上征途

心知长别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商人重利轻别离。——唐· 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

(2) 》

约身

(1).约束自身。《论语·颜渊》“克己復礼为仁” 何晏 集解引 汉 马融 注:“克己,约身。” 刘宝楠 正义:“约如约束之约。约身,犹言修身也。”

(2).俭约自奉。 汉 王符 《潜夫论·遏利》:“ 季文子 相四君,马不餼粟,妾不衣帛; 子罕 归玉; 晏子 归宅:此皆弃利约身,故无怨於人,世厚天禄,令问不止。”《隶释·汉费亭侯曹腾碑阴》:“ 腾 守足退居,约身自持。”《后汉书·郎顗传》:“故 孝文皇帝 綈袍革舃,木器无文,约身薄赋,时致升平。”

奉事

(1).侍候;侍奉。《战国策·秦策四》:“ 薛公 入 魏 而出 齐 女…… 齐 女入 魏 而怨 薛公 ,终以 齐 奉事王( 秦昭王 )矣。”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前奉贤尊命,不弃小国,许令次女 瑶芳 ,奉事君子。”《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我情愿做你侧室,奉事你与夫人,完我餘生。” 谢觉哉 《不惑集·爱父母》:“奉事老人不是封建……是 * 主义社会崇高的美德。”

(2).信奉;供奉。《后汉书·皇甫嵩传》:“ 鉅鹿 张角 自称‘大贤良师’,奉事 黄 老 道。”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东迁道人》:“﹝道人﹞化缘募铸观音铜像,积久乃成,相好端严,晨夕奉事。” 清 夏燮 《中西纪事·通番之始》:“﹝ 利玛竇 ﹞以为与其国所奉事之天主教合,故中外称之无异词。”

礼节

礼仪规矩

教皇授职仪式上的礼节

礼节甚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仓廪实而知礼节。——《史记·货殖列传》

此妇无礼节。——《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沧浪

(1).古水名。有 汉水 、 汉水 之别流、 汉水 之下流、 夏水 诸说。《书·禹贡》:“ 嶓冢 导 漾 ,东流为 汉 。又东为 沧浪 之水。” 孔 传:“别流在 荆州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夏水》:“ 刘澄之 著《永初山川记》云:‘ 夏水 ,古文以为 沧浪 ,渔父所歌也。’” 宋 姜夔 《清波引》词序:“余久客古 沔 , 沧浪 之烟雨, 鸚鵡 之草树……无一日不在心目间。”

(2).青苍色。多指水色。《文选·陆机<塘上行>》:“发藻玉臺下,垂影沧浪泉。” 李善 注:“ 孟子 曰:‘沧浪之水清。’沧浪,水色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窣禄勤那国》:“水色沧浪,波涛浩汗。”《吕氏春秋·审时》“后时者,弱苗而穗苍狼” 清 毕沅 辑校:“苍狼,青色也。在竹曰‘苍筤’,在天曰‘仓浪’,在水曰‘沧浪’。” 清 龚自珍 《贺新凉》词:“一棹沧浪水,一行行淡烟疏柳,平生秋思。”

(3).借指青苍色的水。 唐 韩愈 《合江亭》诗:“长綆汲沧浪,幽蹊下坎坷。” 明 高棣 《题台江别意饯顾存信归番禺》诗:“沧浪浩荡杳难期,此别重逢又几时。”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谭诗·以诗存人》:“﹝ 华硕宣 ﹞《湖上》云:‘忽惊鸥鷺起,渔笛响沧浪。’”亦借指青苍的天空。 唐 寒山 《诗》之五九:“天高不可问,鷦鵊在沧浪。”

(4).形容头发斑白。 唐 姚合 《奉和前司苏郎中惊斑鬓之什》:“遶鬢沧浪有几茎,珥貂相问夕郎惊。”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 关河 泱漭连兵气,齿髮沧浪寄病身。”

(5).《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后遂以“沧浪”指此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孺子‘沧浪’,亦有全曲。” 清 陈梦雷 《寄答李厚庵百韵》:“君节诚不亏,鼓枻歌‘沧浪’。”

下顾

(1).下视。 唐 杜甫 《陪王侍御同登东山最高顶宴姚通泉晚携酒泛江》诗:“东山高顶罗珍羞,下顾城郭销我忧。”《新唐书·孟郊传》:“ 李观 亦论其诗曰:‘高处在古无上,平处下顾二 谢 ’云。”

(2).敬词。称客人来访。《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里面有人应诺,出来相謁,便问:‘老兄下顾,有何见教?’” 明 张四维 《双烈记·访道》:“今日下顾,良慰鄙怀。”《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今日既承下顾,掀过这鞭子去,现成儿的酒席,咱们喝酒。”

(3).敬词。请人给予照顾。《水浒传》第九回:“ 柴进 对押解两个公人道:‘小可大胆,相烦下顾,权把 林教头 枷开了,明日牢城营内但有事务,都在小可身上。’”

黄中

(1).心脏;内德。古代以五色配五行五方,土居中,故为黄为中央正色。心居五脏之中,故称黄中。《易·坤》:“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於四支,发於事业,美之至也。” 汉 蔡邕 《司空杨秉碑》:“非黄中纯白,穷达一致,其恶能立功立事。”《南史·沉约传》:“汝并黄中英爽,终成奇器。”《魏书·高允传》:“ 高子 黄中内润,文明外照,必为一代伟器。”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下》:“同柢者,其玉步同;异柢者,其玉步异。是以有黄中而无阴血,无所析也。”

(2).中间黄色。 晋 陆机 《桑赋》:“故其形瑰族类,体艳众木,黄中爽理,滋荣烦縟。” 宋 韩维 《谢到水仙二本》诗:“黄中秀外干虚通,乃喜嘉名近帝聪。”原注:“此花外白中黄,茎干虚通如葱,本生 武当 山谷间,土人谓之天葱。” 清 钱谦益 《蜡梅》诗之二:“莫以黄中笑梔貌,狗蝇今日遍江乡。”

(3).指皇帝。《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六·唐五郊乐章》:“黄中正位,含章居贞。”参见“ 黄中君 ”。

小儿

(1) 小孩子;小儿子

两小儿辩斗。——《列子·汤问》

(2) 又

两小儿笑曰。

最喜小儿无赖。——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3) 谦称自己的儿子

奈何

(1) 怎么办

无可奈何

(2) 如何

奈何不礼

不予我城奈何。——《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为之奈何。——《史记·项羽本纪》

(3) 又

且为之奈何。

奈何取之尽锱铢。(锱铢(zīzhū ),古代重量单位,一铢等于二十四分之一两,六铢为一锱,喻微小。)—— 唐· 杜牧《阿房宫赋》

奈何饮于酒肆。——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4) 惩治;对付

等我慢慢的奈何他

皇皇

旺盛的样子

矞矞皇皇。——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