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杖歌

作者:杨维桢 朝代:元代

箫杖歌原文

空心劲草琅轩节,瘦如笔枝赤如铁。
壶公手中曾掷之,黄公石上飞星裂。
玑天道人双眼青,见之不减九节藤。
神丁未窥混沌窍,中有万壑铜龙声。
道人亲凿崆峒玉,九漏玲珑尺度足。
黑蛇飞来膝上横,道人手中啸鸾鹄。
自言奇音不敢作,寒星堕地风折岳。
去年台山解虎斗,今年狼山敲豸角。
铁崖相见洞庭东,腰间笛佩苍精龙。
湘江雨脚吹雌风。
相呼道人木上座,杖陂水拔须眉峰。

诗词问答

问:箫杖歌的作者是谁?答:杨维桢
问:箫杖歌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杨维桢的名句有哪些?答:杨维桢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空心

肚子空着,没有吃东西

这剂药空心吃

空心酒(没有吃东西先喝下去的酒)

劲草

(1) 茎坚韧的草

(2) 比喻坚强不屈的人

劲草不为劲风而折

壶公

(1).传说中的仙人。所指各异。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汝水》:“昔 费长房 为市吏,见 王壶公 悬壶於市, 长房 从之,因而自远,同入此壶,隐沦仙路。” 唐 王悬河 《三洞珠囊》:“ 壶公 谢元 , 歷阳 人。卖药於市,不二价,治病皆愈。”《云笈七籤》卷二八引《云台治中录》:“ 施存 , 鲁 人。夫子弟子,学大丹之道……常悬一壶如五升器大,变化为天地,中有日月,如世间,夜宿其内,自号‘ 壶天 ’,人谓曰‘ 壶公 ’。” 明 高启 《鹤瓢》诗:“ 壶公 本解飞腾术, 丁令 寧为濩落材!” 清 杨守知 《咂嘛酒歌》:“ 刘伶 大笑 阮籍 哭,直欲跃入 壶公 壶。”

(2).山名。在 福建省 莆田县 南。昔有人隐此,遇一老人引于绝顶,见宫阙台殿,曰“此壶中日月也”,因名。见《九域志》。 唐 黄滔 《莆山灵岩寺碑铭》:“左漱寒泉,右拥迭巘,危楼豁 壶公 之翠,上方视 鰌海 之波。”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福建二·兴化府》:“ 壶公山 ……顶有泉,出石穴中,其盈缩应海潮。中有双蟹,名曰 蟹井泉 。有 真浄巖 ,登之可遍眺郡境。又有 灵云 、 虎邱 、 盘陀 诸巖。泉石罗列,名胜不一。”

黄公

(1). 中国 古代寓言中一个谦虚过分而使事情走向反面的人物形象。《尹文子·大道上》:“ 齐 有 黄公 者,好谦卑。有二女,皆国色。以其美也,常谦词毁之,以为丑恶。丑恶之名远布,年过而一国无聘者。”

(2). 汉 代术士。《西京杂记》卷三:“有 东海 人 黄公 ,少时为术,能制蛇御虎……及衰老,气力羸惫,饮酒过度,不能復行其术。 秦 末,有 * 见於 东海 , 黄公 乃以赤刀往厌之,术既不行,遂为虎所杀。” 汉 张衡 《西京赋》:“ 东海 黄公 ,赤刀粤祝,冀厌 * ,卒不能救。”《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当初 黄公 有道术,能以赤刀制虎,尚且终为虎害。”

(3).指 东汉 太尉 黄琼 。 明 何良俊 《世说新语补·德行》:“ 徐孺子 尝事 江夏 黄公 ,后 黄公 亡殁, 孺子 往会葬,无资以自致,齎磨镜具自随,所在取直,然后得前。”参阅《后汉书·徐稺传》。

(4).泛指卖酒者。 唐 白居易 《晚春沽酒》诗:“醉卧 黄公 肆,人知我是谁。” 宋 林逋 《秋日湖西晚归舟中书事》诗:“水痕秋落蟹螯肥,闲过 黄公 酒舍归。”参见“ 黄公酒壚 ”。

(5).指 秦 末之 黄石公 。又称 圯上老人 。 宋 范仲淹 《上张右丞书》:“ 黄公 ,天人也,有以跪履而投帝师之道者,岂以孺子而捨诸?”

(6).指 夏黄公 。四皓之一。 唐 杜甫 《寄李十二白》诗:“ 苏武 元还 汉 , 黄公 岂事 秦 ?” 仇兆鳌 注:“ 黄公 ,四皓之一。避 秦 入 商山 。”参阅《史记·留侯世家》。

(7).鸟名。黄鹂。 宋 苏轼 《书普慈长老壁》诗:“久参白足知禪味,苦厌黄公聒昼眠。”自注:“鸟名。” 王文诰 辑注:“黄公,黄鸝也。”

飞星

(1).流星。《汉书·天文志》:“﹝ 阳朔 ﹞四年闰月庚午,飞星大如缶,出西南,入斗下。” 唐 杜甫 《中宵》诗:“飞星过水白,落月动沙虚。” 元 萨都剌 《坐清风楼》诗:“归鸟如云过,飞星拂瓦流。”

(2).指运气;命运。《西游补》第一回:“ 行者 道:‘……今日只是我的飞星好,不该受念咒之苦。’”

(3).形容快速。《西游记》第三三回:“看他挑着两座大山,飞星来赶师父。”《英烈传》第十三回:“ 朱 兵火箭、火炮,飞星放去,便烧起来。”

道人

(1)

(2) 旧时对道士的尊称

(3) 称道教徒为道人

(4) 和尚的旧称

眼青

(1).犹青眼。谓以正眼相看表示重视。 唐 王勃 《送白七序》:“同人者,少方见 阮籍 之眼青;知我者,希不学 冯唐 之首白。” 宋 苏轼 《陈季常见过》诗之一:“但得君眼青,不辞奴饭白。” 清 李渔 《慎鸾交·心归》:“他那里呼 刘 讯 阮 不絶声,要故意在人前示眼青,全不怕招疑衅。”

(2).眼睛睁着。形容精神兴奋。 明 李贽 《三叛记》:“ 杨胖 平日好瞌睡,不知此夜何忽眼青,乃无上事,忻然而笑。”

不减

不次于,不少于

其英雄本色不减当年

神丁

天神的使者。《云笈七籤》卷一○二:“仙真列侍,神丁卫轩。” 元 杨维桢 《览古》诗之二九:“孰借神丁火,焚却青囊书?” 清 魏源 《栈道杂诗》之五:“思剗两戒雄,神丁万牛闢。”

混沌

(1) 我国民间传说中指盘古开天避地之前天地模糊一团的状态

(2) 形容蒙昧无知的样子

(3) 糊涂(常用来骂人)

中有

即中阴。《俱舍论·分别世品》:“死生二有中,五藴名中有;未至应至处,故中有非生。”《大乘义章》卷八:“两身之间,所受阴形,名为中有。”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四讲:“ 犊子 主张有‘中有’(‘生有’与‘死有’之间的状态),此论也有‘中间涅槃’即在中有中入灭的说法。”详“ 中阴 ”。

铜龙

(1).铜制的龙形器物。(1)装饰品。《汉书·成帝纪》“太子出 龙楼门 ”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张晏 曰:“门楼上有铜龙,若白鹤、飞廉之为名也。”(2)喷水器。 晋 陆翽 《邺中记》:“ 华林园 中, 千金堤 上,作两铜龙,相向吐水,以注 天泉池 。” 唐 李绅 《题法华寺五言二十韵》“龙喷疑通海,鲸吞想漏川”自注:“寺内有 梁 朝铜龙吐泉,铜鲸饮水,以注诸院。”(3)漏器的吐水龙头。亦借指漏壶。 唐 李商隐 《深宫》诗:“金殿销香闭綺櫳,玉壶传点咽铜龙。” 明 李东阳 《送进士归省》诗:“宵辞禁漏铜龙尽,晓散朝行白鷺稀。” 清 王韬 《变法上》:“铜龙沙漏,璿璣玉衡, 中国 已有之於 唐 虞 之世。”(4)受水器。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 晋文王 欲修九龙堰, 阮步兵 举 陈协 , 文王 用之,掘地得古承水铜龙六枚,堰遂成。”(5)笔架、笔套之类文具。 南朝 梁 庾肩吾 《谢赉铜砚笔格启》:“管抚铜龙,还笑 王生 之璧。”(6)铜制曲柄小喇叭状吹奏乐器。 清 袁枚 《续新齐谐·吹铜龙送枉死魂锅上有守饭童子》:“铜龙以铜为之,曲其柄,如今之马上小叭喇状,声甚凄切。”

(2).见“ 铜龙门 ”。

人亲

人之双亲。指父母。《庄子·外物》:“人亲莫不欲其子之孝。”《吕氏春秋·劝学》:“忠孝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显荣人子,人臣之所甚愿也。”

崆峒

(1)

(2) 山名,在甘肃

(3) 岛名,在山东

(4) 指仙山

此去定教扶圣主,将军真可倚崆峒。——《杨家将演义》

九漏

(1).佛家语。指由身、口、意所造恶业而产生的种种烦恼。九,九穴(眼、耳、鼻、口及两便);漏,烦恼的异称。 唐 张说 《唐玉泉寺大通禅师碑》:“心洞九漏,悬解先觉。”

(2).笛子的别名。 元 杨维桢 《内人吹篴词为顾瑛题盛子昭画》诗:“美人何处窃九漏,耳谱亦解传《伊》《凉》。” 元 张宪 《铁笛道人遗筚篥》诗之五:“不似酒边呼 李衮 ,静携九漏月中吹。”

玲珑

(1) 精巧细微

小巧玲珑

(2) 灵活敏捷

娇小玲珑

(3) 形容玉相撞击的声音

尺度

准绳;衡量长度的定制

尺度有则

黑蛇

(1).黑色的蛇。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一:“有老僧斋罢,见一黑蛇上刹前李树,食其子焉。”

(2).比喻铁杖。 宋 苏轼 《铁拄杖诗》:“ 柳公 手中黑蛇滑,千年老根生乳节。”

人手

(1) 可动用的人力;可动员的人员;人力资源

(2) 专门做某种工作的人

人手太少

(3) 每人的手里

人手一册

鸾鹄

鸾与鹄。比喻贤臣。 唐 鲍君徽 《奉和麟德殿宴百僚应制》:“玉筵鸞鵠集,仙管凤皇调。” 元 虞集 《赋壶洲》:“鱼龙夜护黄金鼎,鸞鵠晨朝紫綺裘。”

不敢

(1)

没有胆量,没有勇气做某事

他不敢拒绝妻子的要求

(2)

不要

有事同众人好好商量嘛,可不敢一说话就瞪眼

(3)

谦词,不敢当

贵姓?不敢当,姓盛。——周立波《山乡巨变》

寒星

寒夜的星;寒光闪闪的星。 唐 孟郊 《石淙》诗:“百尺明镜流,千曲寒星飞。” 唐 陆龟蒙 《华阳巾》诗:“须是古坛秋霽后,静焚香炷礼寒星。”《老残游记》第二回:“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 郭小川 《茫茫大海中的一个小岛》诗:“连那几朵野花哟,都似寒星一般地抖。”

堕地

落地。指出生。 唐 杜甫 《锦树行》:“生男堕地要膂力,一生富贵倾邦国。” 宋 辛弃疾 《水龙吟》词:“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素娥 、 秋鸿 来自 岐山 ,竝为 可覲 述 仲仙 所产之女名 緑婴 ,以堕地时有緑鸚鵡适至也。”

去年

上一年

我从去年辞帝京。——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今年

指现在的这一年

豸角

(1).獬豸的角。獬豸,古代传说中神兽。生一角,能别曲直,触邪佞。 唐 白居易 《和梦游春诗一百韵》:“鹰韝中病下,豸角当邪触。纠谬静 东周 ,申冤动南 蜀 。” 明 何景明 《寿许司马》诗:“触邪持豸角,纠繆逆龙鳞。”

(2).见“ 豸角冠 ”。

相见

彼此会面

整个代表团在终点站与他们相见

洞庭

(1).广阔的庭院。《庄子·天运》:“帝张《咸池》之乐於洞庭之野。” 成玄英 疏:“洞庭之野,天池之间,非 太湖 之 洞庭 也。”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尔乃御文轩,临洞庭。” 宋 苏轼 《坤成节集英殿教坊词·教坊致语》:“洞庭九奏,始识《咸池》之音;灵岳三呼,共献后天之祝。”

(2).湖名。即 洞庭湖 。《韩非子·初见秦》:“ 秦 与 荆 人战,大破 荆 ,袭 郢 ,取 洞庭 、 五渚 、 江 南。”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 洞庭 九州间,厥大谁与让?”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莪州公诗》:“ 洞庭 春水添新涨,好看双飞返故林。”参见“ 洞庭湖 ”。

(3).湖名。 太湖 的别名。《文选·左思<吴都赋>》:“指 包山 而为期,集 洞庭 而淹留。” 刘逵 注引 王逸 曰:“ 太湖 在 秣陵 东,湖中有 包山 ,山中有如石室,俗谓 洞庭 。”参见“ 太湖 ”。

(4).山名。在 江苏省 太湖 中。有东西二山,东山古名 莫厘山 、 胥母山 、 元 明 后与陆地相连成半岛。西山即古 包山 。

湘江

湖南省最大的河,长江的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广西兴安,向东北流入洞庭湖,全长817公里

雨脚

随云飘行、长垂及地的雨丝

雨脚如麻。——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雌风

卑劣丑恶的作风

木上座

对木制手杖的戏称。《景德传灯录·杭州佛日和尚》:“ 佛日 禪师 见 夹山 , 夹山 问:‘什么人同行?’师举拄杖曰:‘唯有木上座同行耳!’” 宋 苏轼 《送竹几与谢秀才》诗:“留我同行木上座,赠君无语竹夫人。”

眉峰

亦作“ 眉峯 ”。眉毛;眉头。 宋 柳永 《雪梅香》词:“别后愁颜,镇歛眉峰。” 明 周履靖 《锦笺记·阅录》:“喜今日眉峯少整,无限惜花情,试向林园寻问。”《花月痕》第四五回:“眉峯离恨锁层层,欲断情丝总未能。” 艾芜 《山峡中》:“她的两条眉峰一竖,眼睛露出恶毒的光芒,看起来,却是又美丽又可怕的。”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