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刚烈公遗像敬成五律四章·其一

作者:杜有韦 朝代:清代

原文

闻说干镆器,腾辉正少年。

万言空献策,一障竟乘边。

小试原堪惜,孤忠更懔然。

东林遗泽在,大节继先贤。

诗词问答

问:《题李刚烈公遗像敬成五律四章·其一》的作者是谁?答:杜有韦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杜有韦的名句有哪些?答:杜有韦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参考注释

闻说

犹听说。 唐 孟浩然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诗:“闻説梅花早,何如北地春?”《水浒传》第二三回:“江湖上多闻説 武二郎 名字,不期今日却在这里相会。” 清 吴伟业 《闻台州警》诗之一:“闻説 天台 踰万丈,可容长啸碧峯头?”

干镆

亦作“ 干莫 ”。古代名剑“干将”、“莫邪”的并称。亦泛指利剑。 唐 张九龄 《故太仆卿上柱国华容县男王府君墓志》:“挥干鏌之锋,截无不断。” 宋 王禹偁 《酬种放徵君》诗:“褒我尘埃韵,铅刀化干鏌。” 明 徐芳 《城门高》诗:“直取龙津为窟宅,干莫夙驾蚪螭驂。” 清 林则徐 《题潘功甫舍人宣南诗社图卷》诗:“连璧 潘郎 最年少,豪端光燄腾干莫。”参见“ 干将 ”。

腾辉

闪耀光辉。 唐 寒山 《诗》之二○三:“光影腾辉照心地,无有一法当现前。”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幽怪一·汉宫老婢》:“俄而皓月腾辉,山空境寂。”

少年

古称青年男子,现在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

少年儿童读物

言空

空言,空泛之言。 宋 梅尧臣 《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邇来道颇丧,有作皆言空。”

献策

犹献计。《三国志·魏志·傅嘏传》:“时论者议欲自伐 吴 ,三征献策各不同。” 唐 李端 《送郭良辅下第东归》诗:“献策不得意,驰车东出 秦 。” 宋 苏轼 《过岭寄子由》诗:“投章献策谩多谈,能雪寃忠死亦甘。” 清 冯桂芬 《怀人》诗:“献策归来恋旧林,循陔至乐胜朝簪。”

乘边

防守边境。《汉书·韩安国传》:“今以陛下之威,海内为一,天下同任,又遣子弟乘边守塞。” 颜师古 注:“乘,登也,登其城而备守也。”《新唐书·解琬传》:“前后乘边积二十年…… 华 虏安之。” 宋 王安石 《省兵》诗:“方今将不择,独以兵乘边。”

小试

(1).小加试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 宋 辛弃疾 《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词:“一编书是帝王师。小试去征西。”《负曝闲谈》第十二回:“ 殷必佑 是没有见过世面的人,听了心痒难熬,想出去小试其技。” 吴玉章 《和朱总司令游南泥湾》诗:“事本在人为,经纶权小试。”

(2).旧时太学生、童生应贡举及学政、府县之考试。 宋 陈亮 《上孝宗第三书》:“去年一发其狂论於小试之间,满学之士口语纷然,至腾谤以动朝路,数月而未已。” 明 丘濬 《大学衍义补·清入仕之路》:“《宋史》所谓繆种流传,今日时文之弊,殆类此也。然此又不但科试为然,而提学宪臣之小试又有甚焉者也。”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谭诗·以人存诗》:“ 邹 君 春帆 ……工於帖括,屡困小试。”参见“ 小考 ”。

孤忠

(1).忠贞自持,不求人体察的节操。 宋 曾巩 《韩魏公挽歌词》:“覆冒荒遐知大度,委蛇艰急见孤忠。” 明 王世贞 《鸣凤记·忠良会边》:“只恐孤忠有功难建,须期个地转天旋,要使离人再得圆。” 清 宋儒醇 《南渡》诗:“独有 史督辅 ,尽瘁继以死。一片孤忠心,众 * 肆毁。” 清 顾炎武 《井中心史歌》:“独力难将 汉 鼎扶,孤忠欲向 湘 纍弔。”

(2).指忠贞自持的人。 清 蒋士铨 《冬青树·自序》:“窃观往代孤忠,当国步已移,尚间关忍死於万无可为之时,志存恢復。”

懔然

亦作“懔然”。1.危惧貌;戒惧貌。《荀子·议兵》:“ 紂 刳 比干 ,囚 箕子 ,为炮烙刑;杀戮无时,臣下懍然莫必其命。” 杨倞 注:“懍然,悚栗之貌。”《陈书·儒林传·张讥》:“吾每登座,见 张讥 在席,使人懍然。” 宋 叶适 《庐州钱公墓志铭》:“朕思之懍然,太子宜常在念。” 叶圣陶 《义儿》:“重重地训斥他一顿,使他没搬进学校就觉得懔然。”

(2).严正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轻诋》:“ 桓公 懍然作色……四坐既骇, 袁 亦失色。”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 镇北 之负誉矜前,风飇懔然。”《清史稿·礼志三》:“ 关帝 力扶炎 汉 ,志节懍然。”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四章:“她咬着嘴唇,懔然地瞪视着这些人。”

东林

(1).东边的树林或竹林。 南朝 梁 江淹 《效阮公诗》之一:“孤云出北山,宿鸟惊东林。” 唐 杜甫 《舍弟占归草堂检校卿示此诗》:“东林竹影薄,腊月更须栽。”

(2).指 庐山 东林寺 。 唐 张乔 《送僧鸾归蜀宁亲》诗:“高名彻西国,旧跡寄 东林 。” 宋 王禹偁 《寄杭州西湖昭庆寺华社主省常上人》诗:“任夸西掖吟红药,何似 东林 种白莲。”亦泛指僧寺。 唐 司空曙 《闲园即事寄暕公》诗:“欲就东林寄一身,尚怜儿女未成人。”参见“ 东林寺 ”。

(3).指 明 末东林党。 清 侯方域 《太常公家传》:“公暇时,时共 攀龙 讲学, 魏广微 忌之,曰:‘此崛彊老者,‘东林’之魁渠也。’”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先祖太常,家父司徒,久树‘东林’之帜。”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但是,‘疾恶太严’,‘操之过急’, 汉 的清流和 明 的“东林”,却正以这一点倾败。”参见“ 东林党 ”。

(4).指东林书院。 清 赵翼 《寄题同年项任田青士居祠堂》诗:“ 东林 威标榜, 邹 顾 屹山斗。” 清 黄遵宪 《己亥续怀人诗》:“寻遍 东林 南北部,一家钩党古无人。”参见“ 东林书院 ”。

遗泽

(1).留下的德泽。《宋书·孝武帝纪》:“猥以眇躬,属承景业,阐扬遗泽,无废厥心。” 宋 洪迈 《夷坚支志甲·王仲共》:“还南城,未几,疽发背而死。 万石 竟不霑遗泽。”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七:“按 西林氏 自从龙入 关 ,重侯累相,武达文通,在 丰沛 故家中遗泽最远。”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西湖长生祠》:“政并 白 苏 遗泽远,文成《雅》《颂》继声难。”

(2).遗墨;遗物。 宋 洪迈 《夷坚三志·叶熙绩》:“又方料理故父致仕遗泽,为姻戚道此梦,以资笑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王成》:“嫗喜,极赞盛德,曰:‘釵值几何?先夫之遗泽也。’” 瞿秋白 《赤都心史》八五:“他是一个 托尔斯泰 派,此来也是特为趁车进谒 托氏 遗泽的。”

大节

(1) 高尚的节操

(2) 重要的节日

先贤

已故的有才德的人

先贤祠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