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题池州弄水亭

作者:杜牧 朝代:唐代

春末题池州弄水亭原文

使君四十四,两佩左铜鱼。
为吏非循吏,论书读底书?晚花红艳静,高树绿阴初。
亭宇清无比,溪山画不如。
嘉宾能啸咏,宫妓巧妆梳。
逐日愁皆碎,随时醉有余。
偃须求五鼎,陶只爱吾庐。
趣向人皆异,贤豪莫笑渠。

诗词问答

问:春末题池州弄水亭的作者是谁?答:杜牧
问:春末题池州弄水亭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春末题池州弄水亭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杜牧的名句有哪些?答:杜牧名句大全

杜牧春末题池州弄水亭书法欣赏

杜牧春末题池州弄水亭书法作品欣赏
春末题池州弄水亭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使君

汉代称呼太守刺史,汉以后用做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乐府诗集·陌上桑》

左铜鱼

铜质鱼形符契的左半。 唐 杜牧 《春末题池州弄水亭》诗:“使君四十四,两佩左铜鱼。”参见“ 左鱼 ”、“ 左符 ”。

循吏

守法循理的官吏。《史记·太史公自序》:“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作《循吏列传》第五十九。” 唐 张说 《奉和赐崔日知》诗:“明主徵循吏,何年下凤凰?”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文说·史体因革》:“传之为体,大抵记公卿之行事, 迁 始传《循吏》, 晋 曰《良吏》。”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袁随园》:“平心而论,其为宰时,清勤明快,无愧循吏。” 章炳麟 《訄书·通法》:“一郡之吏,无虑千人,皆承流修职,故举事易而循吏多。”

花红

(1) 为庆贺喜事而赠送的插花挂红的衣料礼品

花红缎匹

有拏获宋江者,赏钱万万贯,执双花红。——《水浒传》

(2) 盈利

(3)

(4) 一种落叶小乔木( Malus asiatica ),叶子卵形或椭圆形,花粉红色。果实球形,像苹果而小,黄绿色带微红,是常见的水果

(5) 这种植物的果实。也叫“林檎”或“沙果”

(6) 赏金

亭宇

泛指亭台楼阁。 唐 韦应物 《西亭》诗:“亭宇丽朝景,帘牖散暄风。” 宋 范仲淹 《献百花洲图上陈州晏相公》诗:“阑干红屈曲,亭宇碧参差。”

无比

没有能够相比的

可怜体无比。——《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无比的优越性

不如

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

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公孙丑下》

自以为不如。——《战国策·齐策》

嘉宾

佳宾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小雅·鹿鸣》

啸咏

见“ 啸咏 ”。

亦作“ 啸咏 ”。犹歌咏。《晋书·阮孚传》:“窃以今王莅镇,威风赫然……正应端拱啸咏,以乐当年耳。”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刘方玄》:“唯闻厅西有家口语言啸咏之声,殆不多辨。” 宋 苏轼 《与张朝请书》之三:“新春海上啸咏之餘,有足乐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罗刹海市》:“宫中有玉树一株,围可合抱……叶类碧玉,厚一钱许,细碎有浓阴,常与女啸咏其下。”

宫妓

犹宫女。因宫女多能歌舞,故称。《南齐书·张敬儿传》:“卿大收宫妓,劫夺天藏。”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吴王 夫差 筑 姑苏之臺 ,三年乃成,周旋詰屈,横亘五里,崇饰土木,殫耗人力,宫妓数千人。” 唐 李贺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三月》:“军装宫妓扫蛾浅,摇摇锦旗夹城暖。” 宋 郑文宝 《南唐近事》:“公为学士日,常视草金鑾内殿,深夜入还翰苑,当时皆宫妓秉烛以送。”

妆梳

(1).梳妆打扮。 元 张寿卿 《红梨花》第三折:“他粧梳的异样儿新,眉分八字真,口吐樱桃,眼转秋波,鬢挽乌云。” 元 卢挚 《朱履曲·雪中黎正卿招饮赋此五章》曲:“虽不至撏绵扯絮,是谁教剪玉跳珠?是谁把溪山粉粧梳?” 清 葆光子 《物妖志·兽类·鼠狼》:“禁之不令粧梳,即欲自縊投井。”

(2).梳妆打扮的款式。 唐 白居易 《时世粧》诗:“ 元和 粧梳君记取,髻堆面赭非华风。”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一折:“他则待人前卖弄些好粧梳,扮一个峩冠士大夫。” 元 睢景臣 《哨遍·高祖还乡》套曲:“更几箇多娇女,一般穿着,一样粧梳。”

梳妆打扮。 唐 王昌龄 《殿前曲》诗之一:“贵人妆梳殿前催,香风吹入殿后来。” 唐 刘禹锡 《历阳书事七十韵》:“容华本南国,妆梳学 西京 。”

逐日

(1) 一天天;每天

病情逐日好转

(2) 追赶太阳

夸父逐日

随时

(1) 不论何时

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去问他

(2) 指顺应时势

随时以行

有余

(1) 有剩余

绰绰有余

(2) 有零

五十有余

须求

求取。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须求趋竞,不顾羞惭。” 王利器 集解:“须求,《少仪外传下》作‘干求’。”

五鼎

(1).古代行祭礼时,大夫用五个鼎,分别盛羊、豕、肤(切肉)、鱼、腊五种供品。见《仪礼·少牢馈食礼》。《孟子·梁惠王下》:“前以三鼎,而后以五鼎与?” 明 陆采 《怀香记·钦赐异香》:“莫把年华空断送,整五鼎三牲脩供。” 明 沉受先 《三元记·辞亲》:“前呼后拥,显亲扬名,也胜是死后三牲五鼎之祭。”

(2).见“ 五鼎食 ”。

吾庐

我的屋舍。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一:“众鸟欣有託,吾亦爱吾庐。” 唐 白居易 《吾庐》诗:“吾庐不独贮妻儿,自觉年来侵身衰。” 元 张可久 《人月圆·三衢道中有怀会稽》曲:“不如归去, 香炉峰 下,吾爱吾庐。”

趣向

见“ 趣向 ”。

亦作“ 趣嚮 ”。亦作“ 趣乡 ”。1.志趣;志向。 唐 杜牧 《春末题池州弄水亭》诗:“趣向人皆异,贤豪莫笑渠。”《新唐书·陈子昂传》:“智者尚谋,愚者所不听,勇者徇死,怯者所不从,此趣向之反也。” 宋 张载 《经学理窟·学大原下》:“学者不论天资美恶,亦不专在勤苦,但观其趣嚮着心处如何。”

(2).好尚;兴味。 宋 梅尧臣 《和永叔内翰思白兔答忆鹤杂言》:“我闻二公趣向殊:一养月中物,一养 华亭 雏。”《 * 词话》第五三回:“ 西门庆 向 小玉 道:‘贼奴才,现今叫大娘,只是不应,怎的不是气我。’遂没些趣向,走出房去。”

亦作“ 趣嚮 ”。亦作“ 趣乡 ”。1.去向;奔向。《三国志·魏志·陈泰传》:“审其定问,知所趣向,须东西势合乃进。”《汉书·高帝纪上》“从间道走军” 唐 颜师古 注:“走谓趣向也。”《新编五代史平话·梁史上》:“ 崔公 同举事,趣向 大梁 归。”

(2).引申指途径。 宋 司马光 《与王介甫书》之一:“ 光 今所言,正逆 介甫 之意。明知其不合也,然 光 与 介甫 趣嚮虽殊,大归则同。”

(3).向往;趋附。《汉书·燕剌王刘旦传》:“ 长安 中民趣乡之,正讙不可止。”《金史·选举志一》:“至於 唐 宋 ,进士盛焉。当时士君子之进,不由是涂则自以为慊,此由时君之好尚,故人心之趣向然也。” 清 杨岘 《<燕下乡脞录>序》:“夫 程 朱 大贤人也,人即至不肖有不趣嚮者谁与?”

贤豪

(1).贤明豪迈。 汉 刘向 《说苑·政理》:“ 文侯 曰:‘子往矣,是无邑不有贤豪辩博者也。’” 宋 苏轼 《东坡志林·柳宗元敢为诞妄》:“其称 温 之弟 恭 亦贤豪絶人者。” 明 许三阶 《节侠记·开宗》:“公子贤豪,将军义侠。”

(2).贤士豪杰。《史记·刺客列传》:“ 荆軻 虽游於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新五代史·吴越世家·钱鏐》:“ 起 乃为置酒,悉召贤豪为会,阴令术者徧视之,皆不足当。”《明史·俞大猷传》:“ 大猷 负奇节,以古贤豪自期。” 孙中山 《檀香山兴中会成立宣言》:“用特集会众以兴中协贤豪而共济,抒此时艰,奠我中夏。”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